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廉立 《天津律师》2005,(6):51-53
案情介绍 2003年4月,天津外国语学院教师沈履伟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文自选集——《求是集》,其中文学论文15篇。在申报教授职称时,沈履伟用《求是集》这本书作为科研成果公开展示,其间群众揭露《求是集》中有抄袭他人已发表的论文,沈履伟分别找到原发表论文的作者——天津师大古籍研究所的董XX和南京学者封X,企图以“合作”的名义掩盖其抄袭的事实,但其教授职称的申报仍被天津市高评委否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02,(4):19
〔本刊讯〕2001年12月,《人民文学》杂志以接近整期的篇幅发表了由王光明、姜良纲合写的报告文学《中国有座鲁西监狱》。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今年3月18日,《人民文学》杂志社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这一长篇报告文学的作品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全国侨联副主席林丽韫,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赵东宛,原中宣部副部长、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翟泰丰,司法部副部长范方平,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王巨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宏,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崔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  相似文献   

3.
每月大事     
1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199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10亿美元中山舰整体打捞出水1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1996年全国共发生火灾36856起,直接损失10.3亿元1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反腐败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日报》刊登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1月31日《法制日报》公布《企业年度检验办法》2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举行第五次反腐败会议国务院召开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草案)》中…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宣言》是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宣言》的精神是推动人类改变自己命运的最根本的动力。自从《宣言》发表,世界发展出全新的面貌,《宣言》成为世界发展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5.
陈明远 《政府法制》2012,(20):23-23
1958年,作家张天翼、周立波、艾芜联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我们建议减少稿费报酬》,作家们的“觉悟”引来了一片叫好声。稿酬制度被逐步取消。《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怎样看待稿费》,用贬斥的语气提到了一个“为存款三万元而奋斗”的人,  相似文献   

6.
余杰:1973年10月3日生于四川省蒲江县,13岁开始发表作品。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主要作品有:《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文明的创痛》(自选集)、《说,还是不说》、《想飞的翅膀》等,另外还曾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余杰知识层面宽泛,其以针砭时弊和社会现实为原则的凌厉文风将年轻一代的锐气展露无遗,他自创的“抽屉文学”体式曾在全国风靡一时。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之间2000年年初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的“二余之争”着实在沉寂落寞已久的中国文坛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时间风雨满楼,那篇《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成了这…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样的,他的文学论文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我认为以下几点是特别值得称道的。鲜明的旗帜,精湛的议论,是叶圣陶文学论文的显著特色。叶老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如果从一九二一年三月在《晨报》发表《文艺谈》算起,他从事文学论文写作已经长达六十余年。他一贯主张“文学是人生的自我表现和批评”。为贯彻他的文学主张,除了自己创作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文学典故的密集化用,弗吉尼亚.伍尔夫使得小说成为表达其历史与文学观的又一场域。作为一部呈现伍尔夫在其小说初创期质疑与修正文学遗产的作品,《远航》对于考察作家的思想发展有着特殊意义。伍尔夫不仅借与自己同龄的主人公的成长表达了憧憬与梦想,亦与文学传统进行了对话。对《远航》中文学传统与作家的性别意识交互作用关系的辨析,成为理解伍尔夫从父权中心的文学传统中艰难蝉蜕的方式与形态的关键环节。伍尔夫一方面通过抗拒性阅读顽强表达了女性读者的不妥协立场,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女主人公命运的改写对传统的求婚叙述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9.
刘施 《法治纵横》2014,(14):10-11
近日,15位著名维吾尔作家、诗人、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联络200多位维吾尔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等,联合签名发表了《永不沉默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致维吾尔同胞的公开信》,信中向全体维吾尔同胞发出呼声和倡议.表明态度和责任,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新疆的大局稳定发出最强音。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前,林几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题为《拟议创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科教室意见书》l’](后简称《意见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发展现代法医学的反响。该篇论著个仅体现了林几规划中国现代法医学教育事业的思想体系,而且反映了林几一生执着追求法医学事业的科学实践。在纪念林几教授诞辰100)AJ年的时候,4温林几这篇文章,对我国法医学发展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l《意见书》发表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后,我国先后颁布了《刑事诉讼律》(1912年)和《解剖规则》(1913年),法律允许用剖验尸体方法解决案件中有关死冈与中毒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古希腊戏剧中,索福克勒斯的著作《俄狄浦斯王》被誉为希腊悲剧作品中的一部不朽的巨作,它主要讲述了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这么一个复杂的情节,人们称之为"恋母情结"。该情结在在古今文学系统中反复出现,直至1930年,中国式的"恋母情节"又在戏剧《雷雨》中得以显身,本文试从命运观的角度,剖析"恋母情节"带来悲剧根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读书的甜蜜     
有这样一件事,与读书有关,也使我难忘。 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从事反贪工作。一天,我在办公室询问一名证人。我的办公桌上,除了案卷,还有一本我常年订阅的《人民文学》。这本《人民文学》,一下吸引了证人的目光,他大为惊讶地说,啊,你们检察官也读《人民文学》呀!我当时质疑他的话。他便说,在社会上人们的印象中,检察官就是只懂法律的人。他的“只懂法律”让我很感慨:我们被人看成是文化单一,读书短浅,缺文少雅的人了。  相似文献   

13.
孙某于1992年9月在报纸《桃花垠》上发表了一篇纪实文章《神医妙术———韩某某传奇》,1993年7月在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群星璀璨》上发表了《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1993年8月在《沧州经济报》上又发表了同一文章。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相似文献   

14.
北流市白马镇农民王荣华耗费十年心血写成长篇小说《闯三关》,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定性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部曲》进行出版,小说分为三部,第一部《心声》,第二部《奋起》,第三部《雨果》,全书150余万字。该书出版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认为是中国主旋律作品。小说评论家说《闯三关》是中国“传统文学”向“小说理论文学”转型的一个成功尝试,;文学家说《闯三关》是延续了中国农村文学题材中曾一度影响着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的《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  相似文献   

15.
关于梦,有很多种解读。中国古代有《周公解梦》,外国近代有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无论何种解读,人们都试图从那些不被洞察的无意识中找出命运中的所谓必然。厚厚的《二十四史》中更是不乏这样的桥段:帝王将相,如伺从一个非凡的梦中得到所谓天赋之权的指引,从而为追随他的人一个堂皇的说辞。  相似文献   

16.
《尝试集》是胡适早期倡导文学革命时所写的一部白话诗集。其中大部分诗篇从1917年起,陆续发表在《新青年》等杂志上。1920年结集出版,至1940年时已印到16版。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曾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由于胡适后来投靠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多年来,人们对于这部作品没有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学》1995年第5期发表的陈恢先生与张光博先生商榷的文章,题为《是“正确百降”还是误导》(以下简称陈文),拜读之后,颇感震惊。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愿就文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个人认识。一、陈文是针对张文《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提出商榷,字里行间竟带着莫大的情绪,什么“发表社论”、“口气过大”等等,这究竟所谓何来?依读者之见,张文不过是谈了学习邓小平“特色理论”的一些体会,作为一家之言.提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8.
鲁迅杂文《谈金圣叹》作于一九三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同年七月发表于《文学》第一卷第一号,后收入《南腔北调集》。金圣叹是个什么人物?鲁迅为什么要谈金圣叹? 金圣叹,原名人瑞,江苏吴县人,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封建文人。在他生活的时代,封建统治集团极端腐败,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广大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军渐逐汇成不可抗拒的洪流。一六四四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金圣叹对这种天下大  相似文献   

19.
我和王清秀先生相识在《人大学》里。2002年,我参加了他撰写的《人大学》书稿研讨。看完书稿后,在书面意见开头情不白禁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赞成创立人大学。王清秀提出来并写成书,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加以研究,很有意义。该书具有开拓性,实属不易。作者以马列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进行分析,观点上站得住。”创新是灵魂。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华诞前夕,《人大学》于2003年5月出版了。该书出版填补了我国社科领域一项空白,为加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贡献。2004年4月29日,全国《法制日报》以《王清秀与我国第一部〈人大学〉》为题,发表了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20.
再谈李白诗中“卫尉张卿”和“玉真公主别馆”──答李清渊同志质疑郁贤皓《文学遗产》1992年第6期发表李清渊《李白赠卫尉张卿诗别考》,对七十年代的拙作《李白与张交游新证》(《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提出质疑;紧接着,1993年第3期又发表装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