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子张》里载:“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其中“学而优则仕”一直被人们误解为“读书做官论”,其实这是对孔子学习思想的歪曲。当年孔子说这话时,是把“优”当作“优裕”即为“余力”之义来说的,而非后人所误释的“优秀”。从这个角度讲,“学而优则仕”是说学习好了,有余力才能去做官:而“仕而优则学”则说做官有余力就应学习。  相似文献   

2.
“学而优则仕”曾是被批得臭不可闻的老话,是那位曾被批得体无完肤的孔子的门徒子夏说的。原话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那时,此话的罪名是“鼓吹读书做官论”。现在,应该给它恢复本来的“面貌”了。孔子办教育,据说有三千门徒,而有点成  相似文献   

3.
他们演绎着现代版的“学而优则仕”:“乌纱帽”下,有一顶货真价实的博士帽。  相似文献   

4.
学不可以已     
讲四句话。第一句话,要强化学习意识。先说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学而优则仕”。这是论语里的话,孔圣人的教导。在这句话之后紧接着还有一句话,叫“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构成了一个学习和做事的关系链。这两句话用现代话语体系来解读,大概是这样一个意思,“学而优则仕”是说只有掌握了知识,丰富了才学,才有资格做领导,才有条件去为老百姓办事。“仕而优则学”,是说如果想为老百姓办更多的事,或者说想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快一些,只能不断地深造学习,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5.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一语见《论语·子张》篇。这句话虽出自子夏之口,但确代表了孔子的思想。对这句话历来解释不一,有些学者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地进行了曲解,特别是对其中的“学而优则仕”释为:学习优秀了就去做官,并武断地认为孔子在鼓吹“渎书做官论”。这是一种荒诞的说法,给后人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也带来  相似文献   

6.
“学而优则仕”被视为古代的进身正途,而建国以来,基层路线已成为我国遴选干部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X"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指的是学问做得好,就可以当官。按照这个原则,封建社会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各级官吏,所谓“朝为种田郎,暮上天子堂”,指的就是那些“学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14):20-20
为政者需要学与思,古人早就有箴言。《论语》写道,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常人只重“学而优则仕”这后半句,并以此激励自己刻苦读书,希望来日出人头地。为政者则要看重前半句,善学善思,善作善成,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论语》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实中确实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怠于工作。  相似文献   

9.
应该由谁当领导──关于“学而优则仕”的阅读笔记宋方古有名训:"学而优则仕"。作为历史的产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实在是社会要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有经历不一定有经验,有学历不等于有学问,"学优"不一定"仕优"。在通常情况下,学而优者比学而劣者,毕竟智...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们纷纷走向人才市场择业。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种心理障碍。障碍之一,“学而优则仕”的自负心理少数大学生受陈腐观念影响,“官”念尤浓,认为考上大学即登龙门,就应得到“黄金屋”、“金交椅”的优厚待遇。如毕业于某省工  相似文献   

11.
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是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个突出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选人用人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要大力提倡选学风好的人做“官”,为“学而优则仕”正名。  相似文献   

12.
封建王朝的莘莘学子孜孜以求“学而优则仕”。北宋名相赵普则反其道而行之,官做得越大越“优”,越重视读书学习,后人赞其“仕而优则学”。据《宋史》中的《太祖世家》、《赵普传》记载,赵普幼时与赵匡胤同学,两人都厌恶读书。赵匡胤酷爱舞枪弄棒,赵普则“少习吏事”,侧重琢磨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3.
卜子夏,春秋时期晋国温邑人,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温县人。他是孔子高徒,魏文侯、李悝、吴起的老师,《论语》主编之一。他的一些言论,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等,学界可谓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4.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13):45-46
儒学教育的兴起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士。士把宫廷文化和官方教育带到民间,引起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私学教育的兴起。孔子就是儒学私学教育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有教无类”和“学而优则仕”的教  相似文献   

15.
你言我语     
仕而“优”则“学”?□孙信成中国古代实行的是科举考试,讲的是“学而优则仕”,于是古人常用“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劝勉别人。如今时代不同了,工农当家做了主人,对干部的要求也高了,讲求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一些同志随着职务...  相似文献   

16.
热词     
《廉政瞭望》2011,(7):11-11
“官念” 顾名思义,就是当官的念头。“官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是有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的。它的危害在于,让信奉的人要做“官”,不肯做公仆。这种想法和追求也许一时得逞,但是风光短暂.从总体上看是没有前途的。抱住“官念”不放,留下难成好干部,外调也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读书与做官     
在中国,把读书与做官紧紧连在一起,有着很久很久的历史,在百姓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最权威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当属“学而优则仕”了。所以,历朝历代,以“学而优”的标准择官用官,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我们党提出的干部“四化”标准,其中有一条叫“知识化”,说...  相似文献   

18.
王熠 《学习月刊》2012,(10):110-11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焦点。然而.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陈旧状态,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理想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思维惯性的特点.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9.
余三十有三,正值而立年间。素闻“学而优则仕”,故大学毕业伊始,便深研为官之道,精读厚黑诸学.近年来,多有研究成果见诸报端。今天披露于诸君的,是《“官八股”举要》。你道“官八股”是何物?乃大而无当,言之无物,貌似全面周到,实则左右逢源,言犹未言,不负责任之谓也。谓予不信,让吾举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政府一浪高过一浪的廉政风暴,一个个“蛀虫”被清除出干部队伍并得到应有的惩罚。人们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不禁要问:为什么党和政府痛下决心、竭尽全力治理腐败,可腐败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一、腐败产生的根源:1.传统的“官本位”意识,是腐败产生的思想根源。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国人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官本位”意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而优则仕”等广为流传的名言警句,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