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次一、引言:问题的提出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背后是什么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四、改革代表制度体现了把握细节之变的制度力量五、结语:必须加强和改善对代表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一、引言:问题的提出“代表制度”并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简称,它是指以人民代表为主体而展开的一系列关于代表的产生(选举)、代表的构成(地域、城乡、职业、  相似文献   

2.
陈词认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认识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对于陈词是什么,学者的意见存在分歧。可以将现有主流的定义分为三种类型:以科迪为代表的证据观;以弗里克为代表的思想表达观;以拉基为代表的思想交流观。通过对这三种类型定义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交流行为是定义陈词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人大代表就关注什么,这是作为农业大乡的来安县独山乡的县、乡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一项准则。今年以来,该乡人大主席认真组织开展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较好地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4.
丛杭青  朱健 《证据科学》2008,16(5):544-552
陈词认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认识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对于陈词是什么,学者的意见存在分歧。可以将现有主流的定义分为三种类型:以科迪为代表的证据观;以弗里克为代表的思想表达观;以拉基为代表的思想交流观。通过对这三种类型定义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交流行为是定义陈词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首先要弄清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什么?它和我们平常所说一般性工作建议有什么区别?《代表法》规定,代表建议是由法律规定的,由特定的人,通过特定问题的调查,向特定机关反映的,具有一定强制执行力行政监督行为,代表提建议的过程就是履行代表职务行为的过程,承办部门必须对代表建议的结果有所回应.  相似文献   

6.
<正> 在第二审法庭上,检察长或者检察员的身分和任务是什么?这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是以公诉人身分出席二审法庭,任务是支持公诉和对法庭在审判过程中是否违法实行监督;另一种意见认为是以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代表的身分出席第二审法庭,任务不再是支持公诉,而是实行审判监督。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工作报告供代表审决,代表们依据什么来评判该报告则是宪法实践中必需解答的问题。如果认定代表的评判标准与工作报告起草依据同根同源,那么显然不能将常委会上一年度工作报告作为基准;因为计划做什么是对象而不是依据。判断常委会一年工作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宪法》第67等条文意旨。按照这些规范来论断常委会四个报告,结论是它实际所做的与宪法规定职责有差异。需要改正工作目标对宪法的偏移,使报告尽可能符合宪法要求。  相似文献   

8.
律师的时尚     
章靖忠 《法治研究》2006,(10):27-27
时尚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笔者以为,时尚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时尚不是对物质财富的肤浅盲从,不是简单地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更不是奢侈。时尚是一种感性与理性交会相融的文化潮,是文化上、精神上的时尚,更多的时候,代表着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司法文书的种类很多,有审结报告、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庭审笔录、通知书、传唤证、送达证和提押票等。由于篇幅所限,现只能将其中最主要的几种分别介绍论述如后: 一、判决书(一)判决书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按照审判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对审理终结的案件,就实体问题作出处理决定的书面文件。  相似文献   

10.
三月的大地,绿柳含烟,春意盎然。随着万众瞩目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临近,人民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再一次把期盼投向肩负着人民重托的全国人大代表。这段时间,在皖全国人大代表特别是基层人大代表也成了江淮儿女关注的焦点。会前,他们在忙些什么?有什么感想?又准备在人代会上如何履行好代表的神圣职责?记者深入到部分代表中间,倾听了他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1.
人民检察院日常使用的司法文书,种类很多。但其主要的只有起诉书、公诉词、免予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抗诉书和补充侦查意见书等。现分别论述介绍如下: 一起诉书(一) 什么是起诉书?它有什么作用?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诉讼程序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的文书。因为是以公诉人的身分提出的,所以也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有些县的人大代表有两三百人,可每年人代会期间提出的建议仅100件左右,平均每3个代表提一件建议,试想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大代表在一年时间内都忙些什么?代表提建议权是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反映群众呼声、为民代言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 完善选举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目前选举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应当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第一,规定并坚持人民代表的必备条件,要选举具有治国之才和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到各级权力机关中去。建议在选举法中明文规定人民代表的必备条件,也就是人民代表参政议政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其中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不能单纯地追求代表的广泛性,也不能将代表的先进性片面地理解为只要是劳模,老实听话,勇于吃苦,有老黄牛精神,就当然要被选为代表。殊不知,如果让更多的这些人当代表,其结果必然导致参政议政能力不高,因这些代表限于文化水平较低,往往只知当代表光荣,但却不知代表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什么义务,他们往往既不能提出重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这样办,您满意吗?您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我对你们办理代表意见和建议很满意.” 这一问一答是商洛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求意见的一个片段. 一件件意见建议落地有声,回应了代表和群众的期盼.近年来,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民主权利,自觉履行督办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市三届人大以来代表提出的982件意见建议全部办理答复代表,办结率95.6%、满意率达99.8%,为全市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最近面向所有省人大代表和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就代表向选民述职一事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900多份问卷表明,有46郾2%的代表反对每年向选举单位述职。反对的理由是:代表一般都是兼职,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参加代表活动的同时,每年还要参加述职,这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代表不是全职的,却要承担述职的义务,这本身就有点权利义务不对称,而一旦述职不通过又会有什么结果?应该说,这种现象出现在作为人大监督主体的人大代表中是不应该忽视的。首先反对述职的代表接近半数,这个数字让人担忧;第二是反对的理由是“权利与义务不对称”,这个理…  相似文献   

16.
正人大代表要有奉献精神,是因为当人大代表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当了人大代表,就要有奉献精神。各级人大代表,大多是兼职的,都有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岗位,都需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而人大代表也是一种职务,这种职务就是无私的为人民服务。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只  相似文献   

17.
经常听到有些人大代表在人代会、常委会上审议发言时说,我今天主要是来向各位领导学习的,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们是来学习的"、"我们是来接受教育的",常常在电视中也能听到代表们这样"谦逊"地说。初一听好像没有什么问题,是谦虚的客套话,但是仔细一想,这话问题很大。不错,代表确实需要学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代表人民行使职权,是人民的代言人,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很强的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部分   一、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   (一 )关于司法改革的目标问题   司法改革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单一论”。认为司法改革的目标仅仅是司法公正,换句话说,司法公正是司法改革的唯一目标。   另一种观点是“双重论”。认为司法改革的目标既包括司法公正,同时还应包括司法效率。因为迟来的公正并非公正。因此,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统一。   也有代表认为,司法改革的目标还应当包括立法公正在内。因为立法公正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的重要前提,司法改革的推进必然涉及立法问…  相似文献   

19.
代表履职发言现象分析。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按理说是代表依法履职行权的职责所在.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可顾虑的,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0.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于法官如何能做到公正执法就有很深刻的理解和追求。古希腊人赋予正义女神这样的形象:她面部表情非常庄严,右手握利剑,代表惩处邪恶的正义;左手托一架天平,代表不偏不倚的公平;值得注意的是,女神的眼睛被一条黑色的带子蒙住,她究竟不想看到什么呢?我想,女神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