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价值观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目的性、合理性、正义性所做的根本的理论概括和论证。《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和最高目标,并从价值观上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合理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必然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这一根本价值指向,才能够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自由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方自由主义价值的侵入,引发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价值理念的些许误解,因而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自由价值的阐释,以厘清社会主义之自由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对认识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也称自由个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观点。其中,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自由个性理论的重要内容。其内容主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的历史发展导向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提法表明马克思关注的是个人自由发展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与虚假的集体到真实的集体的进展相一致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是建立在"公共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确立和谐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才 《理论视野》2006,(5):15-16
一个自觉发展的社会应有其明晰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体现该社会的本质规定,同时又对该社会的发展起规范和引导作用。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是和谐。和谐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晶。同时,也与社会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就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关联而言,和谐应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本质规定和本质特征。因此,必须将其提升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和谐就其社会状态而言,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一种合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自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自由,是以社会主义为内在价值逻辑的自由,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的自由。"自由"价值目标的构建与实现需要国家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不但要解放发展生产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要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政治支持、制度保证与文化准备。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含义是每个人获得不受自然力、社会和他人的强制性的限制而摆脱对物的依赖的自觉发展与选择的自由。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崔治忠 《理论探索》2015,(3):10-13,5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并发展了富强、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我国优秀的传统价值理念,在关注个体内在德性自觉生发的同时,又非常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遵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致力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西方主流价值观更适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拥有更为丰富和全面的内容,凸显了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力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又进一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与各种乌托邦社会主义流派企图通过先验理性和人道原则“发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同,马克思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精神的本质反映。劳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体”,因为劳动确立和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民主体立场和根本内容规定。以劳动自由为基础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理念,是科学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基本主张;以劳动平等为基础的按劳(需)分配和人民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基本主张。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劳动为“实体”的自由、平等、民主、公有、共享诸价值“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状况相适应,当代中国在人的发展问题上既存在着人对物的关系依赖,又存在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取向特征,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以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线索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独特历史发展时期.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切入点,通过制度与文化创新,不断改变人的社会关系,逐步摆脱"物对人"的支配和控制,是实现我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法治自觉和价值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法治国提供了价值支撑,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依法治国的价值内核,公民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立法以民主为本,执法以公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核心和基本原则,它使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找到通往人类解放之路。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这一人本价值观,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其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转换,形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推进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的具有公共性意蕴的现代化新路,是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忠实践行和时代拓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互动不仅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现实存在形式,也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出场语境。基于物质生产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的关系理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发展动力,通过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公共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实公共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意涵实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新时代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它启示我们要以依靠现实的人为实践主体,以立足现实的社会为存在基础,以推动公有制为主体的物质生产为根本动力,以培育互依性的人际关系为价值指向,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内容,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愿景,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本清源、厘清思路、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育价值观的探讨于月洁1.教育价值观所谓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满足主体(个人与社会)的一定需要的性质。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对人对社会的意义。理解教育价值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教育与主体——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教育价值观则是人们对教育满足社会与个人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邓凌 《理论导刊》2021,(8):101-1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延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对“社会契约论”特别是其中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批判了黑格尔赖以超克“社会契约论”的“绝对知识”以及它必然导向的“君主立宪制”主宰下的“国家伦理实体”后果。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个人必然消弭于伦理国家之中的“绝对知识”立场的超克,提倡“集体解放”的观念,最终要建立一个人与人互为发展关系的联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了现实的个人的责任与自由、现实的社会的责任与自治、现实的国家的责任与能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并不是人们随意选择的结果,而是社会客观历史进程的必然产物。正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无产者个人只有联合组成一个强大的集体,才能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砸碎束缚个人全面和自由发展的枷锁,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仍然必须以集体主义作为调节现实道德关系的主要手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实践证明,集体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延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对"社会契约论"特别是其中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批判了黑格尔赖以超克"社会契约论"的"绝对知识"以及它必然导向的"君主立宪制"主宰下的"国家伦理实体"后果。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个人必然消弭于伦理国家之中的"绝对知识"立场的超克,提倡"集体解放"的观念,最终要建立一个人与人互为发展关系的联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了现实的个人的责任与自由、现实的社会的责任与自治、现实的国家的责任与能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是推动中华价值观反思与重构、推动"中国梦"实现进程、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需要。以"自由"为例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是否可能"的问题,应从西方社会"自由"价值观的沉沦、中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科学诠释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同时,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何以可能"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提升当代中国价值体系的柔性与可塑性、并不断增加中国对外交往中的价值观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7)
作为科学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实现了价值性与真理性的统一、现实运动与终极理想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根本上是一种政治信仰,蕴含着社会理想并致力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由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就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一个立根于历史之上的过程,自由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在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自由程度将得到质的提升。重温马克思的自由观有助于我们理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的含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自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