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迪住在旧金山,是一个单亲妈妈,她的儿子名叫德里克.几年前,她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去世,留下了孤弱的她和嗷嗷待哺的德里克.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大玩笑,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骨子里不屈的精神敦促她自力更生.很快,她凭借着自己美容的绝活和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拥有了一个美容沙龙.儿子德里克活泼可爱又不失懂事,这样的她虽然是单亲妈妈,却也是一个成功的单亲妈妈.  相似文献   

2.
我不同意     
“No one can make you feel in fe-rior without your consent.”虽然罗斯福总统夫人没有丈夫那样赫赫有名,但她却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如果你自己不同意的话,没有人会让你觉得自卑。”  相似文献   

3.
1、 那年秋天,一天傍晚,她的丈夫下班时,在接近所住小区的十字路口,被一辆违规超车的小车撞了.小车逃跑了,丈夫被路人送到医院时,已陷入深度昏迷中,待医院方面查找到丈夫的亲人时,丈夫没能与亲人,当然也包括她,见最后一面便去世了.  相似文献   

4.
编译者按:1999年,在昂山素季被软禁期间,她的丈夫阿里克因癌症去世.缅甸军政府同意昂山素季前往英国奔丧,但由于担心军政府借这次机会,拒绝其返回缅甸,迫使其流亡国外,昂山素季留在了缅甸,未能见上丈夫最后一面.2002年5月6日,缅甸军政府解除了对昂山素季的软禁,她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但她却再也无法在今生今世与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丈夫重逢.这无疑是人生情感生活的一大遗憾.然而,在读过阿里克1991年得知昂山素季获当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时,为昂山素季的一本文集写的这篇序之后,我们无法不对从他那真实而生动的笔端跃然纸上的,一个真实可信、柔情似水而又坚强如钢的昂山素季肃然起敬,为其对爱情的坚贞不移、对母亲的女儿之情,以及对祖国的赤子之心而动容.而字里行间让人感觉到的夫妻鹣鲽情深,无疑使得这个人生遗憾更具有了震憾力.  相似文献   

5.
邱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透过落地窗帘的缝隙,她呆呆地望着窗外幽暗的夜空,心绪如流云.丈夫陈钢就在隔壁房间里玩电脑,半天也没有过来.夜,一片寂静.耳畔只有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清晰入耳,一声声撞击着内心深处最温柔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雨桦 《新青年》2005,(6):31
丈夫,妻子,情人。妻子和情人,是男人想同时拥有的,甚至男人有个愚蠢的想法,让妻子和情人成为好朋友,但是,这个想法好比徒步去月亮上走一趟。妻子恨情人,动摇了她的主妇地位,偷走了丈夫的心,破坏了她的婚姻。情人怨妻子让她不能名正言顺和爱她的人在一起。可是,情人不想当地下妻子。她要名正言顺的爱,她要合理合法的爱,她要光明正大的爱,要妻子所能享受到的一切。而爱着的女人最怕独守空房。新《婚姻法》已经出台,对包二奶的男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法律的处罚。你有上策,我有下策,不让我包二奶,我不包了。把老婆休了,我们感情不和,你法院不能干…  相似文献   

7.
我爱沙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父母生病或去世是我们与死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母亲从未吸过烟,可是却得了无法医治的肺癌。一天晚上,我躺在她的身边,听着她的呼吸伴着床边闹钟“滴滴”的声响,我第一次意识到时间总有一天会把我们分开。我下决心要在母亲生命最后的这段时间里尽量多陪陪她,这并不是出于要尽儿女的责任,而是因为我希望能在她的身边,我喜欢听她放声大笑,我希望能安慰她,同时也从她那里得到安慰。但是,找时间陪母亲却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挑战。像我所认识的人一样,我是一个大忙人。我有丈夫,有一个顽皮好动的4岁的儿子,我还要尽家庭主妇之责,…  相似文献   

8.
她叫舒晴,一年前她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一名80后的年轻妈妈;一年之后,她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首位分手师,并将电影《非诚勿扰2》的“离婚典礼”搬入了现实生活中.舒晴被称为分手师,但实际是“劝和”不“劝分”,虽然公司成立不久,但是在她的公司的调解下,已经有数对濒临离婚的夫妻破镜重圆.舒晴自己也调侃道,她是“最不称职“的分手师.不甘平凡,自主创业舒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和大多数80后女孩一样,2004年大学毕业后的舒晴,顺利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单位工作,两年后结婚,与丈夫定居石家庄.一年后,舒晴夫妇喜得贵子,这样平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2011年年初.婚后的舒晴虽然与丈夫过着甜蜜而平静的生活,但她总觉得人生中少了些什么.这是我要的生活么?舒晴一遍一遍的问自己.在很多个深夜里,舒晴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和孩子,想着自己稳定的“铁饭碗”,思量着幸福但平凡地度过余生是不是她最终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真相     
青藤茶 《新青年》2005,(5):50-51
她是惟一的幸存者,在一场丈夫、女儿与她自己的车祸中。发生时,她一无所知,知道后,失去一切。她筋脉尽断,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告诉她,丈夫死了,她沉重地闭上双眼,然后告诉她小女儿也没了,大滴的血从眼眶溢出。  相似文献   

10.
您沉淀了生活的苦,给我留下爱的浓香……1.天气愈发寒冷,外婆突然病了。风湿病引起的脚疼,走路已有些困难。妈一早来找我,说:"亚锦,去看看外婆吧,你怎么能说她老糊涂呢?别再让她生气了。"我苦笑。冬至那天,我和外婆吵架了。我怀孕一个多月了,可是,丈夫亚彬的婚外情搅得我心烦意乱,我想流产后离婚,外婆听说了,急匆匆地赶来劝我。  相似文献   

11.
雨桦 《新青年》2007,(7):56-57
妻子经常犯的坏习惯是:爱唠叨,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记在心上.丈夫乱丢烟灰,她会跟在屁股后骂:你是猪啊,窝吃窝拉.丈夫脱下臭袜子,她会捂着鼻子尖叫:你要熏死人啊.  相似文献   

12.
九婆住在背街的一座4层旧楼里。10年前刚搬进来的时候,楼还是新的,她和丈夫住一个房间,女儿自己住一间,大学毕业以后女儿搬出去了,那房间就空了下来,平常用来堆放杂物。5年前,丈夫退休回家,九婆突然宣布与丈夫分居,搬了出来,住到了原来女儿的房里去。一起睡了几十年的夫妻,突然之间连话也没有了,除了非说不可的话,她和丈夫有时一个星期连一句话也说不上。  相似文献   

13.
提起吴玉音,很多人都熟悉,或是早闻其名,因为她是泰国华裔事业家中最为杰出的女企业家,在泰华工商界女强人中,她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独领风骚.不凡的业绩和人生经历,使她成为许多作家记者笔下赞颂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大企业家,有人说她是女强人,有人说她是慈善家,这些都是事实,总之吴玉音不愧为女中豪杰,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和风采.她出身于一个不是很富裕的侨商之家,丈夫早逝,当年她仅25岁,年轻寡妇,以坚强的意志挑起3个孩子的家庭重担,并接过丈夫的生意.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苦苦经营,创立了伟业,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4.
晓蓉 《新青年》2005,(11):7
每次随丈夫回家,最开心的就是听到婆婆爽朗地开怀大笑。不过,据丈夫说,20年前,可听不到婆婆这样舒心的笑声。婆婆是个苦命的女人,那一年腊月公公的去世,把全家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她的肩上。本来靠在乡里做事的公公每个月60几块钱的工资,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挺安稳,可公公这一走,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生活日渐拮据。那时,3个孩子都还未成年,最小的先生只有10岁。尽管他们的书读得都很棒,然而单靠着婆婆一个人,种几亩责任田的收益,除去上缴几乎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再要筹集一笔数目不小的学费谈何容易。婆婆愁得终日以泪洗面。祸不单行,刚刚办完公公…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在海外华侨妇女界抗日救亡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其中,美国华侨妇女简夫人(Madam Ethel S.Kam)为祖国抗战捐款输财时精神十分可贵,而她为祖国抗战四处奔走宣传的事迹则更加动人感人。 简夫人是美国底特律市郊一位40多岁的华侨妇女,丈夫早逝,她一直带着两个女儿孀居,开一家洗衣店为生,经济并不宽裕。 “七·七事变”爆发后,简夫人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抗战局势,她说:“我虽然未曾到过祖国,未曾见过祖国的一切,但是我是中国  相似文献   

16.
那时候她正不堪,父亲去世.事业受挫,婚姻破裂,人生的不幸赶着趟儿地朝她砸过来,她疲于应付,心力交瘁,整个世界在她眼里尽失颜色.每天晚上,一个人走向冰冷的家,她的腿沉得迈不动步,有好几次,她都想从楼梯上滚下来,她觉得自己真的撑不住了.  相似文献   

17.
1 年过四十的老妈依旧是美丽和妖娆的,她略施粉黛,穿戴时尚,一头栗色的卷发很随意地披在肩上.如果不说出真实年纪,谁都会以为她才年近三十,怎能想到,她唯一的儿子也已经上高一了.老妈长有一张清秀的娃娃脸,除了保养有方,更是因为她有一颗年轻的心,乐观、从容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8.
素问 《新青年》2004,(8):16
好像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被大人骗过说是捡来的,我的朋友们里面,有的来自垃圾筒,有的来自马路,我还是比较浪漫的,是从麦田里捡回来的.我妈妈还言之凿凿,说她回娘家的路上,远远望见青青麦田中央有个红红的包裹,煞是惹眼,走近一看,一个娃娃在里面张牙舞爪地哭.就这样她拯救了一个无辜的小生命.  相似文献   

19.
月亮 《新青年》2008,(7):10-11
一 凉西很美丽,她有着一双很迷人的丹凤眼.记忆中的她总是扎着一条长长的麻花辫子.我喜欢闻她身上那淡淡的茉莉花香味.她离开我已有两年之久,但我仍忘不了第一次看到她时的模样.她穿着素净淡雅的棉质长裙,那条又黑又长的麻花辫子安静地睡在阳光底下,额前的发丝被风儿吹得有些乱,却为她添了些许纤弱,看着让人心疼.  相似文献   

20.
罗西 《新青年》2002,(11):44
许君有一个令她骄傲的丈夫,所以常常带他出去应酬炫耀。她的朋友,包括一些闺中密友,后来都成为自己丈夫的好朋友。有时,姐妹们相聚,还会拿她丈夫的一些言行举止调侃、玩味、分享,她的老公仿佛就成了大家的“公共财产”,甚至有个“红粉知己”,有什么心事还会打电话向许君的先生“讨教”,三更半夜的,一聊就是一个钟头。这种事多了,许君开始警惕,之后是莫名地吃醋,她担心“红颜祸水”会从天而降。男人间有个游戏规则是“朋友之妻不可欺”,而女人间流行一首歌叫做:“女人为何为难女人”。许君害怕自己的先生有被“自己人瓜分”的危险,近来活得很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