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80年我在《文汇报》发了篇《家庭的淡化问题》。十年后,我又于1990年在《家庭》杂志上发表了《再谈家庭的淡化问题》。现在又过了十年,我起了再写《三谈家庭的淡化问题》的念头。写《三谈》,主要不是因为又“逢十”了,而是因为看了各报所刊登的8月8日新华社消息后,感慨万千。假若说“万千”是夸张,感慨有好几条却是实在话。这则消息说:宁夏回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看美国的“新闻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约专电 美国《哈泼斯》杂志1989年12月号刊登的一篇文章透露了一则过时的新闻:“今天春夏之交,美国10个州的5万多煤矿工人举行了长达4个月的罢工。这是一次空前的非暴力群众性劳工斗争。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和平请愿行动,却有数千矿工及家属以阻塞煤矿入口处的罪名被捕,当局还派军队多次向罢工工人开枪射击。” 女作家巴巴拉·恩雷赖克在她的这篇题为《被压得无声无息的大多数人》的文章里指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报纸当时正连篇累牍地在头版刊登苏联西伯利亚矿工罢工的消息。她接着批评说,这表明美国的新闻机构通常热衷于报道发生在外国,特别  相似文献   

3.
《团结》1995,(1)
记者:值此新春佳节,我代表《团结》杂志全体工作人员给您拜年。沛瑶主席:谢谢,也给同志们拜年,并通过党刊,向各地的民革党员同志们拜年。记者:在新的一年里,《团结》杂志为进一步落实“理论性、指导性、知识性”的办刊方针,不断提高刊物水平,发挥党刊的作用,增辟了“团结热线”专栏,以专访的形式,报道本刊读者所关心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绿原致何满子满子兄: 近好!读了你的文章《聂绀弩“收回了的意见”》(《书城杂志》创刊号),想写信跟你聊聊。你的文章后一部分谈的一个历史是非问题,可能是本文的重点所在,虽说同我并非不相干,但公道自在人心,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前一段谈聂绀弩的旧体诗,倒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袁鹰 《瞭望》1992,(20)
焕斗同志: 拜读你的新作《贞观皇后》,喜阅之余,忍不住提笔说几句话,叫几声好。 如果我没有记错,从1978年最初写唐太宗昭陵博物馆开幕的新闻起,你就同李世民开始打交道,盖己十三年于此矣。十多年来,你在写新闻、发消息、编刊物的同时,潜心于贞观史迹的搜集、寻访和研究工作,连续撰写了《贞观兼听史话》、《贞观革新史话》那两篇引起世人瞩目的文章,又出版了一本《贞观遗迹见闻》,简直快跻身于  相似文献   

6.
《瞭望》1984,(43)
(一) 自从《瞭望》创刊以来,我这个农村基层干部,一直是贵刊的积极订户和热心读者。每期《瞭望》一到,我都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阅读一遍。特别是中央领导的指示,瞭望论坛,不止一次地反复学习,从中领会精神实质,了解中央的决策和战略部署,以及国内外的形势。因为《瞭望》周刊刊登的很多文章,是报纸和其他杂志所没有的,所以,每期《瞭望》我都保存得好好的,一有空,就翻一翻,从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与祖国睽隔30年之后,董鼎山带着他的瑞典夫人和美国女儿回到了他梦魂萦绕的祖国,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次回来却开启了他继续以中文写作之门。30年来他主要以英文为《纽约时报》、《时报书评周刊》、《巴黎评论》等美国报刊写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用祖国的文字写东西,不免有些生疏。可是1979年他开始为《读书》杂志写《纽约航讯》后,于兹也已十年。在这十年中,他不但为《读书》写稿,而且逐渐为国内外的重要报刊写文章。特别是《天下真小》(三联书店)一书出版,他娓娓谈心的文体,深为国内读者所欣赏和爱好,文名不胫而走。 《天下真小》里的文章,极大部分是介绍美国文  相似文献   

8.
《瞭望》2010,(52)
<正> 本刊记者报道2010年12月21日,由《环球》杂志联合巴西《圣保罗页报》、巴西《环球》报、印度《喧嚣》杂志、埃及《十月》杂志、俄罗斯《俄罗斯报》、俄罗斯《地球回声》杂志、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墨西哥《MXNOTICIAS》杂志等八家新兴国家媒体举行的第二届"新兴声音:十大环球新闻"评选结果,在以"大转折时代的国际争端与协作"为主题的环球国际(2010冬季)论坛上发布。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从事政工二十多年以来与多种杂志相伴而行,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情有独钟。杂志给了我精神动力,使我受益匪浅。我对贵刊的总体印象是:刊登的文章起点高、跟形势快,能及时把握社会热点,反映大家关。心的问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所选稿件主题鲜明,面广点多,指导性强。杂志对于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难得的好教材。作为贵刊的一位热心读者,我也常为你们不能将刊物内容与形式很好地结合、版面意识较差而感到遗憾!我翻阅了今年出版的几期杂志,与前两年相比没有什么新意,大多是前20多页长文章多,版面黑鸦鸦一片;后…  相似文献   

10.
陈尧 《瞭望》2007,(34)
许多新官上任就职演讲免不了官话、套话、空话,人们听多了,连神经也变麻木了。今读《瞭望》新闻周刊第32期《市民眼中的"定海神针"》一文,大同市公安局长苏浩的就职演讲,让人眼前一亮。"我就敢说,我就是一只吃素的猫!"标新  相似文献   

11.
一位电影界的朋友来电话,问我听早晨的新闻广播没有。听是照例听的,只是当时有事情打岔了,不少消息听而不闻;经他一问,发了下怔,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原来他提醒我注意的是电影《黄土地》在波兰一九八六年电影观摩中受冷落的消息。承他关照,于是找《光明日报》来看了个究竟。 据报道来看,说“冷落”似乎还算是轻描淡写。一家电影院是几百张宽大舒适的座椅上竟无一名观众,对着空气在放映;其他两家是观众零零落落,放映到十来分钟便  相似文献   

12.
4月11日,民革中央《团结》杂志编辑部邀请首都社科界部分专家,举行“西部大开发与资本市场问题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陈栋生教授、《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副主任王利民博士、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郑文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黄群慧等专家应邀出席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培康,《团结》杂志顾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甘培根教授及民革中央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有人写文章介绍解放前的《中学生杂志》,说在30年代,《中学生杂志》经常指导读者修改作文,设置过一个专栏叫做《文章病院》。这句话分成两截,都没有错;把两截连成一气说,却不符合事实。《中学生杂志》自1930年1月创刊,经常从读者的来稿中挑选例文,加上批改而后发表,很受中学同学和老师们欢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党政论坛》编辑部: 我作为《党政论坛》的一个读者,也是从事基层党的工作数十年的党员干部,对市委党校能为党的基层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材料深表感谢.《党政论坛》使我深受教益.虽然我没有机会与你们直接接触,但与刊物是心心相印的. 我认为现在《党政论坛》的栏目安排和编排形式还是很好的,从头开始循序而读这本刊物,可以感受到既有理论的论述,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且文风端正.如第十期刊物出版后,我们展开了读者咨询活动,不少同志认为吴邦国同志的文章有指导意义,还对"案例分析"这个栏目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1,(22):21-21
西班牙《南方报》发表文章称:近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人们的普遍共识。然而,中国取得的经济奇迹并没有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世界上赢得多少好感。一些人把问题归咎于近几年来世界大部分媒体上传播的都是中国的负面消息。此外,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无知,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新经济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    1.各国舆论界,从美国《商业周刊》、英国《金融时报》、德国《时代》周刊、法国《费加罗报》到日本《经济新闻》等,都在竞相发表文章,讨论这一问题。我国《人民日报》去年以来也用几个“国际周刊”专栏讨论它,各国的主要通讯社更是连篇累牍地报道有关新经济的消息和资料,我国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参考消息》从1999年7月以来,已经转译汇集这类文章刊出了几个系列报道,可见其声势之大。    2.世界已经认可新经济。去年3月在里斯本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上,欧洲确认了新经济,认为它“最具有…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9,(11)
<正>每次外出,我都带着几本《侨园》杂志。或参加会议,或朋友相聚。因为它与我有缘,我愿意与他人分享我与这本杂志的美好回忆。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去大连几家有名的大宾馆,经常看见宾馆大厅里的书架上有《侨园》杂志,也看见有人坐在沙发上看这本杂志。我知道,因为该杂志是辽宁省外宣刊物,所以摆进涉外宾馆理所当然。近日,我到大连仲夏花园酒店参加大连市关工委工作会议,休息时我在大厅里又看到这本我非常熟悉的杂志,我顺手拿起杂志翻看起来……我对这本杂志的内容很感兴趣,尤其杂志每期都介绍华侨朋友的生活和  相似文献   

18.
<正>岁月如水流淌,老师恩情难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创刊40周年了,我虽然至今没有在上面发表过一篇稿件,但我是她的忠实读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对标样板!其中的一些故事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那是2000年8月,《人民日报》向当时的铁道部政治部约稿,让写一篇关于“九五”期间铁路加强政治工作的纪实通讯,要求有高度、有深度、有行业特点。我当时在《人民铁道》报社工作,当时的铁道部政治部领导将写作这篇稿件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压力很大。一是这方面的文章我过去写得少;二是这篇稿件涉及的时间跨度较长、内容繁多,无论是主题确定还是结构设置,难度都不小,一时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9.
在宣传思想战线工作的十多年里,我与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生命线”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结下了深厚情谊。多年来,这本在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声誉卓著、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领域举足轻重、在全国期刊界独树一帜的优秀杂志,为我指点迷津、输送营养,助我成长,获益匪浅。自2002年起,我开始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投稿,陆续发表了8篇文章。作为一个基层的作者代表,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选题撰稿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美国和欧洲不少媒体评出的2006年年度新闻与中国不沾边。这到底意味着西方人对中国的关注度有限,还是意味着中国已不再是他们眼中的"洪水猛兽"了呢?"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美联社评出的年度十大新闻是伊拉克局势、美国中期选举、核谈判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