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写马超大战张飞,二人势均力敌,难分高下,最后马超被人说服归顺刘备。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知此事后,提出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为此事,诸葛亮给关羽写了封信,做他的思想工作:  亮闻将军欲与孟起(马超字)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张飞字)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诸葛亮这封信虽然打消了关羽入川比武之念,但笔者对这样做思想工作颇不以为然:  关羽要与马超比武,无非是对人…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写马超大战张飞,二人势均力敌,难分高下,最后马超被人说服归顺刘备。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闻知此事后,提出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为此事,诸葛亮给关羽写了封信,做他的“思想工作”: 亮闻将军欲与孟起(马超字)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张飞字)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若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是说不完的话题。今试举一例。 刘备入川受挫,派关平持信赴荆州请孔明助战。于是镇守荆州的重任落在关羽身上。这一用人错误导致‘联吴抗魏’战略方针夭折,荆襄尽失,关羽父子遇害身亡。 关羽败亡的原因姑且不论。仅从当时情势看,守荆襄的合适人选,根本不是关羽,而  相似文献   

4.
蜀汉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五十四岁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伐魏战场上。《三国志.蜀书》及《三国演义》写到这里,都特意提到了两个人的反应:长水校尉廖立,闻孔明亡,乃垂泣曰:‘君终为左衽矣!’原骠骑将军李严,闻亮卒,大哭发病而死。 廖立、李严何许人也?读过《三国》的人都不陌生。廖立,字公渊,在荆州时即追随刘备,年未三十擢以长沙太守,以才干称,入川先后任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对》巾称:“荆州北据汉沔、东连吴会、西接巴蜀、利尽南海,实用武之国”。他帮助雄才大略的刘备,把荆州巧妙地从孙权手中借来作为逐鹿中原的基地,后被刚愎自用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借荆州、失荆州的故事,在荆州妇孺皆知。 今天,这个“用武之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农业在湖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棉花产  相似文献   

6.
谨防偏见     
东汉末年,诸葛亮将庞统推荐给刘备作为辅佐的对象.庞统来到刘营,直接去见刘备,效古人毛遂自荐之法,未出示诸葛亮所写的荐书.看来庞统是要考察一下刘备的为人,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要获得初步的人际知觉.可是刘备见庞统自傲无礼、形貌丑陋古怪,心中不悦.但为了实现自己招贤的诺言,还是给了庞统一个小小的县官当-可见刘备对庞统的"知觉"是不佳的.庞统不满意刘备对自己的轻视,但毕竟有事先得到的关于刘备爱才的说法,所以未曾辞去,他要作进一步的观察.诸葛亮归来,见刘备如此处置,大  相似文献   

7.
京剧《龙凤呈祥》从刘备过江招亲开始,到张飞来到江边迎接刘备回返荆州结束。显然,孙刘之间的斗争通过美人计中的曲折,使这个戏摇曳多姿起来。不仅刘备、孙权要面对面地“斗争”,周围的乔玄、孙尚香、国太、鲁肃、周瑜、赵云等人都一一被“裹”进戏剧冲突,因此也就各具丰采。而一直到结尾才登台的张飞,仅仅是奉孔明之命前来迎接刘备,“任务”虽然重大,但执行起来并不艰巨,因为刘备身边已经有了一位怀抱尚方宝剑的孙尚香,同时还有一位骁勇无比的子龙将军,孙权的追兵是无  相似文献   

8.
礼与贿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古人重情义,讲礼仪,很看重人的修养,有时一个人仅凭温文尔雅的外表和不俗的谈吐,便可以赢得他人的信赖与欣赏。"三顾茅庐"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刘备久闻诸葛亮足智多谋,才华出众,便亲自寻访拜会,头两次刘皇叔碰了钉子,诸葛亮避而不见,刘备则礼贤下士,连续三次登门叩拜,每次都谦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读2017年秋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本"七年级《中国历史》16课《三国鼎立》"刘备三次登门恳请诸葛亮"中提到:"刘备的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就三次亲自登门求见,恳请他出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三顾茅庐’的佳话。"笔者认为,诸葛亮"隐居"这一提法不妥,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真可称为一部人才学.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书中的识贤任能的一代俊杰.然而,即使这些杰出人物在识才用人上也有失误.他们的失误表明了识才用人之难,也给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借鉴.诸葛亮失于识浅 被誉为“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的诸葛亮,是很会识人用人的.他择刘备、访庞统、收姜维、荐蒋琬和费袆,得心应手地使用众多的文臣武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奇策泉涌、智谋纵横的智者,在识才用人上却表现出才智之不足,因而出现了不少失误.  相似文献   

11.
读《出师表》浅议公文文风白文杰章武三年(公元二二三年),刘备病死,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刘禅是个昏庸的国君,实际上担负蜀汉政治军事责任的是诸葛亮。建兴五年(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前,给刘禅上了一道表章-《出师表》,告诉刘禅...  相似文献   

12.
柳暗花明见此村从1985年开始,我国学者为弄清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裔情况,多次到诸葛亮的出生地山东沂南县、长期居留地湖北襄阳隆中、葬身地陕西勉县进行过调查,结果都一筹莫展,甚至连姓诸葛的人也找不到。在曾是蜀汉都城的成都,虽有少数几户姓诸葛,但都称自己的祖先是明清时从浙江入川经商而留居的,与诸葛亮攀不上亲。又有人发  相似文献   

13.
左右 《民主》2007,(2):41-41
诸葛亮辅佐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后主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他才华横溢,智谋无穷。然而,蜀国的灭亡,暴露了诸葛亮忽视人才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弱点。在他身后,蜀国基本上政无内治之人,战无征伐之将,以至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地步。按说,诸葛亮才智多谋,既懂得人才的重要,也有识才之慧眼,用才之本领,可为什么到了“蜀中  相似文献   

14.
正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历来倍受人们尊重,因此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到诸葛亮。李白在《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中,写下这样的诗句:"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李白把诸葛亮比作水中的鱼,鞠躬尽瘁协助刘备建立伟业,但李白不是欣赏战场上的诸葛亮,而是欣赏他能将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掌握在自己手中,李白要赛过诸葛亮的是智慧。  相似文献   

15.
奖惩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和工作方法,只有做到功必奖,过必惩,奖惩当,执法不开二门,才能严肃纪律,树立领导者的权威,调动下级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领导工作效率。怎样才能发挥奖惩的激励作用呢?笔者认为,领导者应遵循奖惩的基本原则,除了要讲究方法外,还应掌握奖惩的艺术。一、信赏必罚奖惩并举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刘备争得三分天下,除了“尽时人之器用”外,更重视治军的“赏罚严明”,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所载:“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  相似文献   

16.
据《三国演义》记载,刘备临死之时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太子刘禅即位后,蜀汉军政事务不论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诸葛亮为感先主刘备知遇之恩,倾心竭力,扶助嗣主,起早睡晚,事必躬亲,惟恐他人不尽心.在奖惩方面,"罚二十以上皆亲览",所有簿记书册,常亲自核校,最后操劳过度,过早病死.如果说,诸葛亮那种尽心尽力,为扶助蜀汉后主刘禅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刻苦工作精神值得人们称颂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17.
章立早 《团结》2005,(3):47-48
(一)“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后主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笨蛋”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使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名为太子的阿斗,当然无权过问政务,自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17岁那年,当刘备一命呜呼后,他匆匆登上皇位,名义上虽然成了一国之主,但一切政令和军令,事无巨细地都由诸葛亮和一班老臣包办。他不过是一位享享清福的安乐王,什么事情也不用操心。可是,当诸葛亮和那班全力…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军事上的运筹帷幄,思想上的深谋远虑,刻画得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党政论坛》2010,(8):57-57
话说当日刘备屯兵新野,听闻徐庶的推荐,有贤士“卧龙”诸葛亮隐居于不远的隆中,自比管仲乐毅,胸怀锦绣、腹有良谋,刘备便带关张亲自拜访。  相似文献   

20.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亲访隐居隆中的诸葛亮。诸葛亮深受感动,提出了整邦治国的宏图大略。这个宏图大略被后人称为“隆中对”。 今年元月23日,在江西省社会科学学会理事会上,江西省省长吴官正把一批社会科学工作者找到一起,引用了“隆中对”的典故,说出一番至诚至信的话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