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议制度是我国基本审判组织制度之一,但在司法实践中,合议制度很大程度被合议制独任化的潜规则所替代。本文试图描述合议制独任化的现状,揭示其成因、优势和缺点,并从合议制独任化的角度提出一些改革我国合议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合议制度是我国基本审判组织制度之一,但在司法实践中,合议制度上很大程度被合议制独任化的潜规则所替代。本文试图描述合议制独任化的现状,揭示其成因、优势和缺点,并从合议制独任化的角度提出一些改革我国合议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审判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日益成为建立现代法院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合议制度作为基本的诉讼制度,是通过合议庭的运行机制来体现的。但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现实条件的限制、操作环节的失当等因素的影响,合议庭机制的实际运行仍处于失衡状态。本文试以合议机制中案件承办人制度为研究主线,分析其角色定位与现状,探讨现实合议中出现独角戏现象的原因,并对完善合议制中案件承办人制度及相关机制提出建议对策,以解决现行合议庭横向运作机制之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实现合议制功能和作用所推行的审判长制度 ,与现行法律确立的合议制度客观上存在着种种冲突与不适 ,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需要研究和澄清的理论问题。在理论上明确审判长制度下的审判长的性质 ,矫正审判长的地位和权限以及走出固定合议庭的误区 ,有助于审判长制度与合议制度的协调 ,使我国的诉讼合议制度能够得到理性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山东视察时提出,要把规范、完善合议制度作为法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合议庭功能,确保司法的公正与效率。按照肖扬院长的指示,结合山东的实际,山东法院对合议制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就规范、完善合议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合议庭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审判组织,合议制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审判方式。人民法院组织法以及三大诉讼法都对实行合议制作出了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除依法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以外,其他的都要由合议庭来审理。合议制通过发挥…  相似文献   

6.
正合议庭"合而不议"现象使得诉讼法规定的合议制度流于形式,影响了合议制功能的发挥,背离了"合议庭负责制"的重要司法改革目标。直面合议庭"形合实独""审判分离"的现状,深挖"合而不议"的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在中国的推行,包括法院改革在内的司法改革已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最具总括性、涵盖性的时代主题,而其中有关合议庭制度的改革无疑是法院体制改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合议制现状包括其在组成和适用范围两个方面的描述,对其现状作出评价,并对合议制度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调查发现,人民陪审实践中“陪审虚化”依然严重,制度认同效果低下,基本理念错位,陪审员阅卷、意见表达难的问题未实质改观.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具多面性,包括规范设置、司法目的、司法任务、陪审文化和合议结构等因素:单一的制度完善或改革难以突破既有问题.因此,应在司法改革总体目标映射下应重新审视制度目的,强化陪审和诉讼的衔接,推动诉讼制度、陪审制度和社会互动三大主题的一体性、本真性改革.  相似文献   

9.
一合议制度在我国的审判制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基本运行机制是民主集中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规则,这种机制有利于防止司法专断,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当事人利益,也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由于行政诉讼审理对象的特殊性,因此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诉讼中的合议制给予异乎寻常的关怀。这体现了对集体的信赖而对  相似文献   

10.
当前贯彻合议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纠治史兴用合议制是我国诉讼法上的重要审判原则和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审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对于发挥审判人员的集体智慧和才能,加强审判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在审判实践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贯彻执行合议...  相似文献   

11.
朱晋峰 《证据科学》2020,(2):192-205
最高法民事证据规定对于完善我国证据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证据规定,对作为证据体系重要一环的鉴定意见,从实体和程序方面都做了全面规定,对于缓解司法鉴定在民事诉讼中的诸多困境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中部分条款也可能对司法鉴定制度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文对司法鉴定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的鉴定人负责制、鉴定意见撤销等基本内容,再次予以阐释、厘定,以期能确保司法鉴定体系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实体法规定相对完善,而在诉讼法领域却一直缺少与实体规定相对应的救济程序,导致公司违反社会责任,对社会公共利益构成危害时没有合适的诉讼程序对其进行追究,因此,构建公益诉讼程序应是完善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实践的重要步骤。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应从立法和实务操作上分别着手,改革我国的诉讼结构,构建公益诉讼制度,以期增加公司社会责任的可诉性,把公司社会责任真正落实到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荣晓红 《时代法学》2014,12(5):66-74
以刑事诉讼构造为视角开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要从刑事诉讼构造理论研究中汲取丰富营养,科学构建我国刑事诉讼构造,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辩论主义的嬗变与协同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唐力 《现代法学》2005,27(6):78-85
在民事诉讼中,关于案件事实解明中法院与当事人的作用分担,存在两种对立的原则:辩论主义与职权探知主义。古典辩论主义以私法自治为根据,主张案件事实的解明应当由当事人承担责任,法院恪守不介入的原则并受此约束。随着社会以及诉讼观念的变化,诉讼不再被纯粹视为当事人私人的问题;发现案件事实、作出符合实体真实的妥当判决,被作为法院的一项责任的观念逐渐形成,从而导致协同主义理念的产生。协同主义认为,民事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的探知,既不是当事人一方的责任,也不是法院单方面的任务,而是两者共同的责任;法院与当事人应当协同去发现案件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纠纷的妥当解决。  相似文献   

15.
谷佳慧 《河北法学》2020,38(5):79-91
审限是我国司法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本土化制度。近年来,理论界对审限制度何去何从展开讨论,其历史演变成为重要依据。回溯历史,尤其是清代至今,审限制度受到了古今中西不同法律理念的冲击,历经规则变化:从清代律例中对审限制度进行详尽规定,到民国时期诉讼法典中废除审限而实践中沿用,再到20世纪80年代后立法重新确立审限制度。究其原因,在于审限制度来源自中国传统司法经验,与近现代中国提高诉讼效率的社会诉求相符合,可以保证案件进程;同时审限又是约束司法人员的重要制度--用行政责任来限制司法人员的司法权力,这也是传统中国"治吏"思想在近现代的延续。因此,审限作为一种与中国实际紧密贴合的司法制度,并非是造成今日学术界所争论的积案原因,反而是提升诉讼效率的良方。当下讨论审限制度发展,更需正视其对本土法律资源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背后"治吏"思想影响,结合法官责任制改革,从行政责任到司法责任,重新建构新时期的审限制度。  相似文献   

16.
温辉 《法学杂志》2020,(4):100-108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规定,《行政诉讼法》有关条款的含义需要予以厘清。行政公益诉讼以嵌入式写入《行政诉讼法》,不仅创设了一项制度,也添加了一条法律术语--监督管理职责。从实定法角度看,"监督管理职责"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准立法、准司法和实质意义行政。实践中,提起公益诉讼需满足《行政诉讼法》第49条规定的条件,如诉讼请求属于法院受案范围。监督管理职责的依据应包括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但检察机关对此应作出合法与否的判断。公益诉讼有着不同于(私益)行政诉讼的特殊性,为此,需要"两高"出台司法解释为公益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陈建贞 《行政与法》2006,(11):119-121
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一直是政府腐败和商业贿赂的一个重要领域,鉴于现行的诉讼机制不能很好地对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追责,为了有效防治政府采购中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及其泛滥,笔者认为宜建立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8.
Conducting case-commentary research on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is a key method for judges to produce legal documents, develop professional writing and creative skills, and enhance legal thinking. Such a stud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power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o improve the trial management mode. Consider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form,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s and case-commentary methods of the style of litigation documents can help reach the consensus of the legal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t also helps promote judgment rules and the spirit of the law. Legal commentaries convey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public legal services to the public.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the “one-stop” litigation service with the reform practice of judicial committees in China, and conduct detailed research on the procedural ruling function and guiding function of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By studying the guiding function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 style for judicial behavior, litigation procedure, and entity processing, it is good for judges to broaden their ideas and methods to write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enabling an examination of the localization path and method of the legal commentary research paradigm and demonstrating how to continue using the paradigm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Moreover, the study emphasizes how to exert the function of public legal services integrated with the style of civil litigation documents.  相似文献   

19.
张晓茹 《法学杂志》2012,33(2):87-92
对诉讼担当概念的理解不一致造成了我国学者对诉讼担当范围和类型的分歧。对诉讼担当的学理分类分歧主要存在于任意诉讼担当之中,因而建议采"与实体权一起进行诉讼追行委托的诉讼担当"与"仅仅就诉讼追行进行委托的诉讼担当"的分类,以达到诉讼担当内涵与外延的一致。从法定担当和任意担当的角度探索诉讼担当的具体形态,分析诉讼担当人与被担当人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关系,只要符合诉讼担当的概念、制度的设置目的并具有诉讼担当的功能都应当属于诉讼担当。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公益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公益诉讼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司法能动主义理论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将原告资格拓宽到了每一个公民,并且创立了书信管辖权制度、调查委员会制度等,以保证公益诉讼判决的实施。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二十几年来,在创建责任政府、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鉴于印度和中国各方面的相似性,其制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