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议》指出 ,要深化金融改革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 ,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我们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更加灵活地运用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再贷款率 )、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 ,根据宏观经济情况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 ,支持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根据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来决定资金的价格 ,从而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促进经济增长。近期 ,央行已公布利率市场化的整体计划 ,日前又进一步决定 ,放开金融机…  相似文献   

2.
林丕 《新视野》2000,(5):24-24
从1997年10月至2000年7月,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已连续出现了两年零10个月的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也已连续出现了两年的负增长(从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对这一现象应当怎样认识呢?它是不是通货紧缩呢?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认识。一  首先,我认为它不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有三个标志:(1)货币供应量显著减少;(2)物价持续负增长;(3)经济出现衰退(负增长)。  这三个标志并不是平列的,在三者之中,第一个是基本的、决定性的标志。这是因为,所谓通货紧缩,其基本内涵就是货币(即通货)供应量的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护货币币值稳定,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要采取各种调控手段。采取什么样的调控手段,取决于各时期的经济金融情况。朱殿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把握好金融调控力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运用信贷杠杆,促进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积极支持经济增长。”这指明了我国当前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出投资增幅处于高位,货币信贷增长偏快,贸易顺差扩大,结构调整滞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等发展态势,从四个方面加以反思,指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为此,要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要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奋斗》2004,(3):48-50
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是否过热,经济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估计:第一种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适合于增加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的需要;投资增长只会带来效益,而不会造成过热;对这轮增长要保护好,不应踩动刹车。第二种认为经济肯定出现了过热,主张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防止过热引起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第三种认为宏观经济出现了局  相似文献   

6.
1.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相似文献   

7.
检验货币供应量变动与实际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着稳定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少国家通过运用货币政策来遏制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然而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如何,却充满着争议。利用中国的实际经济数据来,回归货币产出方程,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存量变动与实际产出变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方向变化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表现出一定的内生性。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当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两个季度之后才会对实际产出有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被视为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但由于客观上存在的滞后性,导致货币政策既可能缓和经济波动;也可能导致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只有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有着全面透彻的了解,才能够有效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出口额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攀升,而出口额则明显回落。这些相关数据给我们描绘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错综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因此,应采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重视引导信贷资金的流向、稳定就业、扩大居民消费等发展思路,促使我国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外部需求疲软、投资增长很难持续处于高位的情况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07,(8):F0004-F0004
经济“蛋糕”越做越大:上半年石狮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呈现出工业生产稳定较快增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增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利用外资继续增长.外贸出口强劲.金融信贷良好的特点。在经济增长的强势带动下.财政收入得以在高基数上实现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收入提前15天完成时间任务”双过半”,财政总收入首次半年超10亿元。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廉政瞭望》2010,(21):6-7
450% 有专家指出,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货币供应量达到69.64万亿元,而过去十年里货币供应量已增长450%,继续下去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人民币大幅贬值、甚至严重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据专家预测,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GDP增长率将达到8.7%,继续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强势不改,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8%,粮食价格大幅度增长,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电力、运力和重要原材料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至今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出现了以物价持续下降为特征的通货紧缩现象。到目前为止,价格总水平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且降势更为明显。上半年,全省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3.7%,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1%。至此,商品零售价格自1997年11月份起已连续下降2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自1998年1月出现负增长以来,有12个月保持负增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已连续30个月保持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下降20个月。鉴于价格总水平不适度的持续下降,已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措施尽快扭转物价低走态势,防…  相似文献   

15.
樊启林  李玲 《探索》2000,(1):98-99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首次出现了以物价总水平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滑坡为特征的通货紧缩。对此,政府采取了对应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彻底改变通货紧缩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研究,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投资消费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温和上扬态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快发展势头明显增强。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同时,四川也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完全消除,省内工业经济增速回落、部分市州节能减排进度滞后,以及价格上行压力较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四季度全省要继续坚持“十一五”规划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对照目标任务,奋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和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碾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在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的同时,宏观经济运行又现新亮点,居民消费价格开始由负转正,生产资料价格更是持续攀升,通货紧缩压力明显减轻。应该说当前物价水平的积极变化,是多年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的结果,是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重要标志。一、生产资料引领价格大反弹2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指数上升6.9%,涨幅比上年同月提高12.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环比指数上升1.7%,是2000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环比涨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类产品以及钢材、化工原料、棉花等工业原材料推动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了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在利率已经降到零或接近于零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购买证券的方式向市场大规模投放货币,运用非常规的手段来遏制通货紧缩导致的市场恐慌,刺激经济增长。2010年11月初,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向市场大量注入货币。无疑,这将进一步推动美元贬值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并会干扰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央行近日发布的《2010年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称,从未来情况看,虽然经济增速趋缓,货币信贷增长的逐步正常化也将有利于稳定物价预期,但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和收入分配及资源价格进一步改革的影响,再考虑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货币的过量供应直接相关。在1990—199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9.7%,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1.64倍,每年增长27.4%,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增长幅度。按照货币理论来说,货币过量供应到物价上涨,有一个时间滞后期,连续几年的货币过量供应,必然会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