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要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立法是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如何履行好这一重要职责,关键是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功夫。要突出重点领域,强化问题导向,着眼务实管用,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尤其是把立法决策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与我们正在抓的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提高立法质量,很重要的是推进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要不断完善立法程序,规范立法活动,科学论证和确定立法项目,增强立法工作的协调性、及时性、系统性。加强立法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部开发与地方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开发中 ,地方多层次立法体制 ,应突出省级地方立法的领衔地位和作用 ;地方立法的体系构架 ,要经济立法、民主政治立法和社会保障立法三位一体 ;立法理念和思维须适应法治和市场经济进程的需求 ;根据西部的实际情况 ,地方立法要体现普遍性与弱势群体利益的特殊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2,(1):5-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我国的立法工作应当从数量型立法向质量型立法转变。不仅要考察立法数量的GDP,更要关注立法的质量和实效;不仅要有不计其数的纸面上的法律规范,更要有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现实中的法治功能。  相似文献   

4.
周怡萍 《行政与法》2006,1(9):122-125
立法,作为实现国家主权的重要途径,既需要保持其独立性,又要与全球化、与国际立法接轨;既要在立法方面符合中国国情,又要符合全球化所要求的公理、原则;既要发挥全球化为中国立法提供的理论资源优势,又要防止西方法学思想的“殖民化”。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立法是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我国民族文化立法主要存在立法内容的政策化,立法形态的非系统化和立法效果的混同化三大问题。要完善民族文化立法需要实现从民族政策向民族立法,从单一立法向各地区、多层次均衡立法,从混同立法向差异化立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一定要高度重视奥运立法工作。立法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注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系,立法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实际需要。本文试从几方面研究奥运立法中“北京安全奥运条例”的有关事项,希望能对丰富总体的奥运立法在安全减灾方面机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法学》1991,(3)
在我国,立法程序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而是零星地分别规定在宪法和全国人大、地方人大及国务院组织法中,挂一漏万,缺乏严密性和整体性,制定后的某些法律、法规缺乏应有的科学性。要改变这种情况,第一是要树立立法也要依法的观念,转变那种随意立法的陈旧意识;第二要制定一部《立法程序法》,为立法的科学化提供法律保障,使立法有据,立法有规,立法有效。立法程序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法律、法规所应遵循的规范,该法是一个独立的基本法律,与选举法、组织法具有同等地位,仅次于宪法,它的重要性在于将立法纳入法制轨道,使之程序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立法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信息化的立法工作。信息化立法趋势主要是政府行政信息资源的管理而带来的立法问题与建设电子政务所带来的管理规制问题。信息化立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范围主要为:信息化权利立法、信息产权立法、信息技术立法、信息安全立法、信息贸易立法。信息化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统一的体系;立法地位普遍不高且调整乏力;追求小而全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和发展不平衡;总体质量欠佳,内容宽泛粗糙,条文不精细,可操作性较差。就一般对策而言,要加快信息化立法步伐、加强立法的理论研究工作、建立健全信息法制建设的反馈机制、规范信息化法律体系。就专门对策而言,就是要尽快制定《中国信息化基本法》。  相似文献   

9.
必须加快图书馆立法步伐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加快图书馆立法步伐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认识必要性是要解决对图书馆立法的重视与否的问题,认识可能性是要解决对立法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认识可行性则是要解决应该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立法措施来加快图书馆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立法体制,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新修改的《立法法》明确将"人大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写入法律条文。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高度重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  相似文献   

11.
立法法理学是针对传统司法法理学而提出的研究立法的新的理论进路,法律及其与政治的关系是理解立法法理学内在逻辑的核心链条。自由是立法法理学的微观基础,政治的环境则是其宏观背景。立法法理学应当在实践哲学的框架内进行把握,即一方面要重视实践理性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使立法者遵循立法法理学的原则、遵守立法者的义务;另一方面则要认识到德性标准在选举立法者中的重要地位,重视立法者自身德性的培养,特别是立法智慧的培养。前者是“规则主义”的立法法理学,后者则是德性主义的立法法理学,二者共同构成立法法理学的完整图貌,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为三部分:1.西方国家立法助理制度及其产生的原因;2.西方国家立法助理制度的特点及利弊分析;3.建立我国立法助理制度的建议。认为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国外立法助理制度的同时,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立法助理制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立法助理制度应以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二是要建立和健全立法助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三是要建立立法助理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立法语言的使用必须规范,立法语言的规范。一是要讲究语言本身的规范,二是要讲究作为立法技术要素之一语言的规范。其次是下位法要符合上位法所提供的法律规范的范围、意志和原则,应当对上位法加以细化,但不能与上位法立法本意产生变化。在目前立法状况中,属于前者的相对较多,属于后者的相对较少。但是,这种语言失误不当一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法条带来较大影响,应特别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立法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立法基本原则也适用于我国的器官移植立法.但很显然,我国器官移植立法在遵循传统立法基本原则的同时,也要坚持一些特有原则。这是我国器官移植法立法科学性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时代已经来临。城市化的基本特点决定法治是城市化的题中之义,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城市要法治化,首先需要加强城市立法。我国目前的城市立法的自主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城市立法空间受限;城市立法缺乏特色。针对目前中国城市立法的问题,应明确城市立法权限,彰显立法特色,挖掘具有城市特色的立法资源,突出立法内容,强调立法内容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从土地法学的深层普遍现象——土地法律文化的角度研究土地立法的相关问题。在现代文明社会,土地立法的内容、价值选择及立法方法的转向是必然现象;土地立法应该致力于建立现代的土地法律体系和贯彻权利本位的立法精神;政府部门的权力要受到约束,人们的合法权利要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对土地立法进行一般性的法理分析,制定符合现代法律文化的土地法以促进解决我国面临的严峻土地问题。  相似文献   

17.
立法公正的实现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法公正不仅包括立法程序上的公正 ,还包括立法的实体公正 ,而立法实体的公正则是经由程序公正而获得的。立法程序公正的基本要件是程序公开、程序参与、程序自治、程序中立、程序效率等。实现立法公正要进一步完善公众立法的直接参与制度、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回避制度以及立法听证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立法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我们从生态文明的角度重新审视和评估我国的环境立法。环境法律责任立法是环境立法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环境法律责任立法面临着环境法律责任主体范围过于狭窄、环境违法成本过低等突出问题。未来的环境法律责任立法,一方面要扩张环境法律责任的责任主体,另一方面要通过责任强度的提高来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19.
法治政府的建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应从立法、执行和监督系统全面推进。要建立民主科学、立法为民的行政立法体系,重新确定行政立法的主体,限制政府权力,突出公共服务观念,建立民主立法机制,构建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要建设高素质行政管理队伍,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健全以人为本的公开决策机制,创设长效的行政执法方式机制,注重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性。要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实现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的转变,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地方立法一直是我国立法工作的难点,在地方立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不断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方法,才能不断完善地方立法的理论体系。本文借鉴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既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应用于地方立法的实践,并就如何体现地方立法特色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