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磊 《世纪风采》2020,(6):30-34
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10月至1936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在领导东北各界群众开展组织建设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过程中,满洲省委培养和锻炼了陈为人、刘少奇等一大批意志坚定、党性坚强的优秀领导干部。曾任满洲省委秘书长的廖如愿也是他们中的杰出一员。廖如愿,原名明洲,曾用名黄云腾,湖南省安化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历任中共湘区安化特支书记、湘西地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农委书记。  相似文献   

2.
刘仁是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刘仁最突出的优良作风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诬陷和残酷迫害,在长期关押中,大义凛然,临难不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领导地位确立和巩固的过程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党史论著中,长时期来采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领导地位的提法。随着遵义会议资料的披露和党史研究的深入,这一提法正在逐步修正。本文拟对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领导地位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作一考察。一、遵义会议,毛泽东进人党中央领导核心,"洛-毛体制"形成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的党员和中共创建者之一,1923年中共三大时成为中央局委员。1927年八七会议至1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他是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六大,他当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被补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回望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哲学智慧。其中,坚持民主与集中、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人类命运与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的两点论;抓住人民立场、理论武装和自我革命的全面从严治党“牛鼻子”的重点论;通过创新思维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系统思维实现“十指弹琴”、通过战略思维实现战略策略“虚实结合”的辩证发展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智慧的具体彰显。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一生中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总司令部——共产国际有不解之缘,他曾经亲自参加过一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这就是共产国际执委第十一次全会。   早在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刘少奇就已熟悉共产国际。这年夏天,前往苏联留学的刘少奇到达莫斯科,恰逢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前往旁听,见到了共产国际和苏俄的领袖列宁。他是为数极少的见到过列宁的中国革命者之一。会后,他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2年春离开莫斯科回国。   8年后,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最近,华夏出版社出版了陈君聪所著《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对刘少奇的思想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对刘少奇的思想理论作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分析。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以来,特别是1981年12月《刘少奇选集》(上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成为中共领导核心后,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检验,得出刘少奇是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的判断,得到党内高级干部的一致认可。特别是1937年白区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对以前白区工作上的左倾错误的尖锐批评,和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强调独立自主、反驳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观点,毛泽东给予高度赞赏和支持。刘少奇从此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刘少奇一直是排在毛泽东之后的第二把手。他几乎参与了党中央的所有重大决策,在毛泽东不能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代理主席职务,在中央工作分为一线二线后主持一线工作。但不能因此认定他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1961年毛泽东同蒙哥马利的谈话中说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应更多地是出于外交策略考虑。  相似文献   

8.
魏明枢  谭明 《世纪桥》2003,(4):53-55
1927年,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中,在革命处于极低潮严峻的时刻,叶剑英毅然通电反蒋,再次申请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伟大一生的重大转折点,是他革命生涯中最重大的道路选择。本文将探讨叶剑英作出这一选择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郑伊然 《党史纵横》2007,(10):10-11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中国革命进入低潮。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大挫折面前并没有后退。同年10月24日,中共满洲省委诞生。从此,白山黑水间的子夜有了耀眼的星光,东北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了核心力量。在八年零八个月的时光里,先后有十余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受命于危难之中,其中有我党的早期领导人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罗登贤等人。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们带领东北地区的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他们最早组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掀起中国抗日战争的怒潮,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刘少猷和刘少奇曾先后任过中共满洲省委第四届、第五届书记。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达到打倒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政治需要,他们利用刘少猷和刘少奇名字的一字之差和刘少奇曾接替刘少猷之后任满洲省委书记,加之人民群众不甚了解这段历史的缘故,偷粱换柱,先是否定刘少猷其人,继而又说到刘少猷是刘少奇;然后把刘少猷打成“叛徒”,再把罪名强加到刘少奇身上,制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大冤案。刘少猷即刘平楷,云南省彝良县人,少猷是他在革命活动中的曾用名。1923年前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京汉铁…  相似文献   

11.
翻开中国共产党85年来的辉煌史册,“高饶事件”是建国初期在中共党内发生的一起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严重事件。从中央档案馆最近解密的部分档案中获悉:刘少奇作为高岗、饶漱石阴谋活动的首要攻击目标而被深深卷入了这一事件中。可以说,从高岗阴谋发难到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高岗、饶漱石的阴谋败露,刘少奇一直处于这一事件的漩涡中心。在刘少奇的政治生涯中。这是一次极其严峻而复杂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张东荪是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思潮较早最较名的宣传者之一,他因此而受邀参与中共上海发起组,可当他发现自己信仰的社会主义并非归属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时,便又因此而最早退出上海发起组。从此,他便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若即若离、时亲时疏的关系,然总体而言,他是中共所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6,(3)
正贪腐暴露,开除党籍王复元原名王全,山东历城人,1900年出生,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早期的党员。1926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实际上成为共产党在青岛的主要负责人。他掌权后,贪婪和私欲逐渐占了上风,开始悄悄贪污腐化。1927年4月27日,他去武汉出席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散会后,党中  相似文献   

14.
曾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著名文学家冯雪峰,浙江义乌人,于1927年6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腥风血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1年起,先后担任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3年,在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时,因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为了他的安全,党中央调他到中央苏区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刘汉生,1910年生于河南省内黄县,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曾任中共大名中心县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河北省委秘书长等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任国家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纪委书记等职。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十六大代表,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中纪委委员。今年已105周岁高龄的刘汉生,回忆起往事仍然思维清晰、叙述流利。  相似文献   

16.
正郭天民:从红军师参谋长到解放军兵团副司令郭天民的革命资历比较显赫:1926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第二团学习。1927年3月,经黄埔军校中共组织严格考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11日,他以黄埔军校特务营某连班长  相似文献   

17.
沦陷区是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中国共产党为着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沦陷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同时世在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开展了各方面的工作。沦陷区工作是抗战时期中共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中国共产党沦陷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党在沦陷区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12月后,刘少奇前往天津,以中央代表身份主持中共地方局工作。他积极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大力纠正长期以来华北党内存…  相似文献   

18.
彭厚文 《党史文苑》2012,(23):15-21
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重大改组。会议决定刘少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从此,刘少奇跻身中央核心领导层,并奠定了党内第二号人物的地位。此之谓刘少奇在延安的崛起。不熟悉党史的人,对刘少奇在延安的崛起不免感到突兀。但实际上,这是中共领导人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刘少奇高超的思想水平、卓越的领导能力、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他能够崛起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的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础上,在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伟大成果。刘少奇的群众观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增添了新的科学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特贡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学习和研究刘少奇的群众观,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对党依靠和领导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1927年8月1日,20岁的陈昌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担任贺龙手枪队队长。1927年12月3日,陈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取党内代号时,为回归本家陈姓和纪念南昌起义,他起名"陈昌"。从此,"陈昌"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绝密代号之一。在近期热播的谍战剧《风筝》中,多次出现郑耀先和陆汉卿等革命同志在生命备受摧残、面对死亡以及含冤受屈的最艰难时刻,背诵《为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