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封建传统时代,宗教与税收是互惠式关系。宗教承认国家征税权,支持国家税收。国家承认宗教特殊性,给予宗教团体税收特权。在近代资本主义时代,宗教与税收是博弈式关系。基督教新教精神,成为近代以来"无代议则无税收","税收法定"思想,和公民依法纳税,承担纳税义务思想的伦理基础。这种对抗与服从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博弈关系,反映了近代以来宗教与法律矛盾统一的基本特征,对当代中国的"税收法定,依法治税"建设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果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中国人,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几乎肯定会换成“我吃故我在”。在中国,吃几乎是一种宗教,它深人中国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国人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遭受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下的虚幻和颠倒的反映形式。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有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在中国也颇具影响,并集聚了广泛的信徒,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不能忽视。对信教群众开展宗教社会功能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宗教的社会交往作用、精神调适作用、道德导向作用、文化交流作用、价值认同作用、社会稳定作用等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我党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勇梁  高崇慧 《法制博览》2015,(7):131-132,130
"法律信仰"是一个舶来概念,来自于西方,而"信仰"这个词也具有深厚的历史与宗教的背景,可"法律信仰"这个概念在中国一经提出就陷入了自身难以解决的悖论,宗教与信仰的关系、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法律与信仰的关系它们之间如何联系在一起,东方不同于西方的历史和价值体系注定使中国无法照搬西方的原有概念,寻求中国法律信仰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是我国研究法律信仰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边疆是我们的国门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其宗教情况十分复杂。做好边疆的宗教工作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和边疆稳定。必须在切实把握边疆地区宗教特殊性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宗教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6.
宗教因素,根据著名伊斯兰教学者金宜久的观点,包括宗教自我的形式(宗教思想、宗教情感、宗教体制等)、宗教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宗教性的社团组织和机构、国家实体(如阿富汗塔利政权)、  相似文献   

7.
寒漠 《南风窗》2012,(18):96-96
"一般来说,政治处理的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事情。与之相比,伟大的宗教则通常声称它们有权利统治全部生活。"彼特沃克在《弯曲的脊梁》一书中,继续将无所不包的极权主义运动置于宗教视域中考察,他所提醒的是这样一种反观:极权政治与宗教的竞争,可能是源于政治在群体性精神渴求与权力结构中的宗教变体身份。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作为人类精神活动主要体现的宗教越来越受到了社会和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宗教的研究也越来越热.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和潮流,那么宗教和现代化之间有何关系呢?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宗教与现代化之间以及宗教的世俗化与现代化之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邢少文 《南风窗》2014,(12):51-54
<正>那些贫困与自卑,坎坷与奋斗,自信与狂妄,偏执与冷血,贪婪与欲望,在功成名就后所解读的光荣与梦想中,成就中国企业家30年的历史。去年年底,有多家媒体长篇累牍地推出李嘉诚的人物专访,这是李近年来少见地接受中国内地媒体采访,被解读为"向大陆喊话"。不过,喊话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在励志式描写和榜样力量的宣导中,媒  相似文献   

10.
谢奕秋 《南风窗》2011,(3):86-87
西非和东非可谓非洲文明冲突的前沿,这一冲突模式远及北非部分地区。而在原始宗教信徒众多的非洲南部,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更多只是一种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张亚男 《工会博览》2009,(5):130-130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宗教管理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重要性,而宗教管理中的应急管理更是对其管理的成败具有决定作用,本文小议现阶段宗教管理中应急管理的地位和意义,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五大宗教的公益化冲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二 《南风窗》2010,(7):50-52
五大宗教中的有识之士正试图依靠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和实力,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在经历了复苏与摸索阶段之后,慈善与公益已成为今日中国宗教界主动参与社会,努力谋求自身发展空间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1):3-3
常有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这话的意思是,生活在我们这个缺乏宗教传统的文明中的人们,把历史提升到了一种信仰的层面。人们喜欢学习历史、谈论历史,从历史上的起伏成败中学习经验和教训,于是知兴衰;从伟大的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他们的嘉言懿行,于是知荣辱。这个判断至今在形式上还是有效的,以通俗化讲述历史为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成功,各种历史剧的长盛不衰,都可以作为佐证。可是,我们又身处一个  相似文献   

14.
刘阳 《南风窗》2013,(1):91-93
从托克维尔对美国的观察来看,法律之所以在美国得以执行,不是因为法律成为信仰,而是有信仰的群体自愿使自己服从法律。进一步说,法律就是法律,信仰就是(对真理的)信仰。法律不会也不必成为信仰。这并不是托克维尔在中国的第一次流行。上世纪80年代起,他的著作就成为许多中国知识人热衷引用的思想资源。当然,他是经典作家,而且他的话题涉及的法国与美国,属于中国人最有兴趣了解的欧美大国。更重要的是,他所谈及的如革命、民主、法治,正是中国当代最热门也最纠结的话题。在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杨凤岗教授的记忆里,再上一次集中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宗教的政治参与及其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宗教的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其一形而上的也就是宗教理念层面的参与;其二形而下的或曰宗教的世俗参与,宗教的世俗参与在现代社会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宗教政党及其政治组织的大量出现及发展。宗教的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开放的限度     
《南风窗》2014,(9):8-8
<正>观念这个东西很奇妙,它是人的大脑创造的,但一经创造出来,它就取得了自己的独立性,与人对立,进而把人置于它的统治之下。这个特征在宗教中表现得最明显,但又不限于宗教,很多世俗性的观念也是如此。这样的观念有很多,"开放"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要开放?回顾走上对外开放的历史,逻辑是清晰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实现三个"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是个立体综合的过程,既包括  相似文献   

17.
古巴革命胜利后,对宗教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开创了古巴宗教外交的新局面。宗教外交成为古巴寻求外交独立性的重要策略,逐渐形成了政府、宗教组织和学界相结合的复合外交机制。宗教与古巴外交相结合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宗教外交为古巴及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外在对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解读中有一些共识,也存在认知分歧。具体说来,在中国为何会推动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上有“社会发展之需”和“争夺治理话语权之需”两种解读;对中国推动共同富裕是“现有体制的加强”还是“政策根本性的转变”的认识存在分歧;对中国能否实现共同富裕存在乐观和悲观两种态度;关于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影响也有将实现“共同繁荣”和可能增加“共同风险”两种声音。其中一些认识是由于偏见与误读造成的,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回应与澄清。  相似文献   

19.
老挝人民革命党处理宗教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宗教在老挝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影响和作用,老挝人民革命党从政策和措施上采取了一系列举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挥了宗教在老挝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这不仅加强了人民革命党的执政能力,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老挝人民革命党在探索和处理宗教问题上积累的一些有益乃至成功的经验,将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应对和处理本国的宗教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信仰"、"信仰危机"、"宗教复兴"等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的热门词汇。今年以来,"李一现象"的出现更是使得信仰问题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大众话题。一种广为人知的说法是,中国之所以出现腐败、道德沦丧等问题,是因为信仰的缺失。那么,当前中国老百姓的精神状况是怎样的?靠复兴宗教是否能让中国人在精神上返璞归真?信仰是否可以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