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德等国家立法均规定卧底警察不能实施犯罪行为,但司法实务则持较宽容的态度,事实上承认了卧底警察实施"犯罪"的合法性,并通过公共利益豁免、检察官策略建议及利益衡量等方式规避立法。法国、荷兰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则有限度的承认了卧底警察的"犯罪行为",并明确了授权主体及授权范围。我国卧底侦查立法宜以成文法方式有限度的承认卧底警察"作为犯罪"的合法性,并对"犯罪"的授权主体与"犯罪"的授权模式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2.
美、德等国家立法均规定卧底警察不能实施犯罪行为,但司法实务则持较宽容的态度。事实上承认了卧底警察实施“犯罪”的合法性,并通过公共利益豁免、检察官建议策略及利益衡量等方式规避立法。法国、荷兰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则有限度的承认了卧底警察的“犯罪行为”,并明确了授权主体及授权范围。我国卧底侦查立法宜以成文法方式有限度的承认卧底警察“作为犯罪”的合法性,并对“犯罪”的授权主体与“犯罪”的授权模式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3.
卧底侦查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卧底侦查在侦破有组织犯罪及无受害人犯罪方面效果显著。如不对其加强法律规制 ,则可能出现破坏法制、侵犯人权的后果。我国在卧底侦查立法方面 ,应确立卧底侦查的合法化原则 ,建立对卧底侦查的监督约束机制 ,加强对卧底侦查人员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是侦查机关在侦查破案中实施的一种谋略,是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一种特殊侦查方法,它对于打击那些作案手段、方式特别隐蔽、狡诈,证据收集极为困难的犯罪和无直接被害人、难以查证的犯罪有着重要作用。但诱惑侦查是一柄双刃剑,在合法性鉴定上,第一,要看被告人在被侦查人员引诱之前是否存在犯意。第二,要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与引诱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第三,要看引诱行为是否遵循了正当程序的其他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卧底侦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底侦查是一种内线侦查方法,其侦查对象为有组织犯罪集团(团伙)。该侦查方法便于侦查人员直接获取犯罪信息,在侦查策略和侦查模式上具有较高价值。在使用该侦查方法时,侦查机关应遵循相应的流程,并注意解决相关问题,保护卧底侦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6.
卧底侦查法制化问题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等案件的有效手段,但其衍生的相关法律问题很少有人关注。文章对卧底侦查的相关概念,卧底侦查存在的社会基础、法律基础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卧底侦查的授权机关、实施主体、实施对象、实施程序、卧底人员之责任与保障等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与理论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法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侦查活动也不能离开思维而存在。所谓侦查思维方式,是指侦查人员在把握侦查客体的活动中进行思维的模式,是侦查人员认识对象世界的思维工具,也是其侦查目的得以实现的思维手段或方式。侦查思维,主要包括侦查主体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人、犯罪事件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侦查思维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思维方法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侦查活动也不能离开思维而存在。所谓侦查思维方式,是指侦查人员在把握侦查客体的活动中进行思维的模式,是侦查人员认识对象世界的思维工具,也是其侦查目的得以实现的思维手段或方式。[1]侦查思维,主要包括侦查主体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人、犯罪事件的认识活  相似文献   

9.
谈卧底侦查     
卧底侦查在侦查实践中有广泛的运用,它是内线侦查的一种方式。在侦破组织严密、行动隐蔽的犯罪集团案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卧底侦查的含义、卧底侦查的条件、卧底侦查人员的选择和卧底人员的打入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以期在侦查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一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卧底侦查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等案件的有效手段 ,阻却违法事由的紧急避险是其刑法理论基础。卧底侦查不同于教唆陷害 ,卧底警察具有不完整的教唆故意 ,欠缺可罚性。卧底警察在侦查中的犯罪行为合法化 ,不具有可罚性。卧底警察不应作证 ,其提供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构成窝藏罪的犯罪主体没有身份的区分,容易使亲属主体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在窝藏罪中排除亲属犯罪主体,对更好地维护人伦纲常具有重要意义。窝藏罪排除亲属犯罪主体能够顺应人的情感和基本社会伦理,并且当下已具备施行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与侦查条件。窝藏罪中亲属主体豁免的范围应当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近亲属范围相同。对窝藏罪亲属犯罪主体进行豁免的同时,需将危害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类犯罪、亲属间相犯的侵害人身权利类犯罪排除在亲属豁免情形之外。  相似文献   

12.
新刑事诉讼法在"侦查"一章中增设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从立法上对技术侦查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这是侦查走向法治化道路的一大进步。但是不能否认,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技术侦查的规定还很原则,在未来贯彻执行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化,以期寻求对抗犯罪升级与保障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使其沿着法治化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3.
罪行调查学     
三、侦查人员对案情认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侦查过程首先是认识过程,是在侦查人员的意识中反映法律方面所有实施犯罪重要情况的过程。这些情况(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犯罪分子的个人情况、犯罪分子罪过的大小、犯罪的动机等),都应当准确地加以查明、证实,因为它是构成刑事案件中的需要证明的情节(苏俄刑事诉讼法典第68条)。收集和判断证据的过程(然后根据它的结果确定案情,认定被告人的罪过大小并处以刑罚),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凡是参加刑事诉讼并力求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给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工作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侦查人员应牢固树立人权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广辟情报源,做好毒品犯罪情报工作,依法实施技术侦查,不断完善和改革讯问方法,规范使用控制下交付,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毒品犯罪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虚示出卖"是指侦查机关在办理毒品案件过程中,在穷尽普通侦查措施的情况下,为了查清事实、获取证据或逮捕犯罪嫌疑人,以出售毒品为诱饵,暗示或诱使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待犯罪行为实施或犯罪结果发生后将其拘捕的特殊侦查手段.机会提供型的"虚示出卖"为法理和法律所默许或认可,并在实践中广泛适用,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虚示出卖"的实施主体必须是侦查人员,对象应然是毒品犯罪的重大嫌疑分子,程序上必须经过授权并谨守法理规范和穷尽普通侦查措施的原则.同时,"虚示出卖"应秉持安全、适度、证据中心和结果评断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有组织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传统侦查措施已难以与之抗衡。而卧底侦查这一隐蔽型侦查措施,逐渐成为了打击此类犯罪的一把利刃,卧底警察更是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然而,在危险系数颇高的卧底任务中,卧底警察的权益保障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卧底警察选拔机制、卧底警察培训机制、卧底警察心理调试机制、卧底警察身份保密机制、卧底警察岗位预留机制、卧底警察奖励与补偿机制等方式,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卧底警察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德国警察的卧底侦查曾经长期缺乏法律的规制。1992年德国刑事诉讼法修正后,才使该国警察的卧底侦查真正走上了依靠成文法规制的轨道。但从总体上看,德国在目前的卧底侦查立法方面仍较为简约,因此也存在不少疏漏之处而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其研究有利于我国在卧底侦查的立法与实践中予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中犯罪组织活动日渐隐蔽化,给取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卧底侦查越来越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本文结合国外立法经验,论述了突发事件取证中卧底侦查的实质合法性与形式合法性,并结合我国法律规定从适用条件、行为方式、适用程序、证据使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对突发事件取证中卧底侦查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刑事诉讼法》第151条是否将诱惑侦查行为合法化的问题,学界存在不同认识。对于该条第1款的"不得诱使他人犯罪",应当理解为禁止"犯意诱发型",而对"机会提供型"进行了法律授权。这样解释不仅符合法律解释的方法、法理学和实体法的理论基础,而且契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因此,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已将诱惑侦查这一长期存在的"潜规则"显性化。  相似文献   

20.
毒品案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侦查的特点,用事实推定原则来认定持有毒品人"明知".在证据尚不能证明行为人是为运输、贩卖时,才能按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随时把证据固定下来用以证实犯罪,对技侦手段获取的证据,通过审批程序,步入法制化;对"特情"卧底取得的证据以变更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