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赋予了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权利主体地位,这在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保护方面是一个进步;通过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应当”这一立法表达的法理分析,我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可操作性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在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中,父母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抚养等具有义务(职责)与权利(权力)的双重性,伴随着未成年人权利主体地位的确立,未成年人的权利与父母的权利必然会发生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这必然会影响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政策的成效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妥善解决能源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应该实施何种能源战略与政策?中国未来的能源发展之路会遇到何种挑战?中国各行业在各自的发展中又应采取何种做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研究》栏目挑选了如下两篇国外学者的相关文章译介给读者,希望对我们思考和解决上述问题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付芹 《法制博览》2023,(15):91-93
由于相关法律表明分公司并不具有法人资格,所以关于分公司在法律中的地位以及权利等等会存在着一些争议,尤其是在分公司的招标投标等商业活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分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还会为商业经营带来一些特殊性的风险。基于此,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于分公司法律地位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从人员、组织以及授权等方面探寻特殊风险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教会法作为中世纪西欧法律体系的支柱之一,对西欧社会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本文从婚姻权、继承权、财产权以及其他等几个方面,论述教会法体系对中世纪西欧妇女法律权利的保障。虽然其对保障西欧中世纪妇女法律权利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中世纪西欧妇女所享有的法律权利是有限的,法律地位是极其低下的,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5.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了维护青少年权益的目标和措施。青年具有权利主体资格并被赋权,是权益维护的前提。青年权利主体资格,是指青年依法具有法律上的人格、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具有权利主体的资格,是青年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也是青年主体性被法律、被社会承认的证成。青年权利主体资格的问题反映了青年的法律地位以及青年在社会、家族团体、代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青年权利主体资格经历了从身份到契约、从被家族人格吸收到个体独立的演进过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青年享有的权利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广泛。青年作为权利主体,亦经历了从普遍性权利主体到特别保护性权利主体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黄红耘 《法制博览》2023,(35):43-45
社区团购是电子商务的新型模式,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约束。由于模式新颖,法律滞后,目前国内外学界关于社区团购各法律主体的法律地位有很多争论。要使社区团购健康发展,就必须明确其各法律主体的法律地位,厘清其权利、义务和责任等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的修订,刑事诉讼各阶段中,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护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诉讼参与人,尤其是对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是当今世界刑事诉讼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刑事法律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据。在本文中,笔者试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一特殊主体的权利告知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一、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告知的重要性法律上所指的权利即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由法律对其进行保护的自由和权益。《刑诉…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在校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在校人身伤害事故不断发生,引发的纠纷也与日俱增,屡见于报端。此类事故不仅给学生及其家长带来了不幸与痛苦,而且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与困惑。同时,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受到了阻碍,给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层次推进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此类事故却缺少足够的规范,理论研究也相对滞后。笔者欲就此问题,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及法学理论,略作探讨:一.学校的法律地位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扮演何种角色,理论界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是一个授权性行政主体。(1)其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9.
龙召艳 《法制博览》2014,(2):116-117
计算机软件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半个世纪以来,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从最开始的版权保护,到今天少数国家给予的专利保护,期间对给予计算机软件何种保护的纷争从未停止。由于版权保护存在它固有的缺陷,各国致力于寻找其他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形式。美国率先提出了要给予计算机软件专利法的保护,日本,欧盟也紧跟其后,而我国在计算机软件保护方面却显得有些迟钝。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知识产权法的不完善;二是不确定专利保护将带给计算机软件什么样的前景。近年来,我国也把一些具有技术性的软件给予了专利保护,然而还是没有完全摆脱计算机软件版权法的保护。因此,本文就计算机软件的自身特点,深刻探讨计算机软的可专利性。  相似文献   

10.
动物在民法上的地位,一直以来都颇受争议.相对于无生命的物,它却与人类一样,有生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的需要。近年来随着许多虐待动物案件的发生以及动物权利组织的呼吁,民法界也开始就动物的法律地位进行探讨,以期能够达到人与动物以及自然界和谐相处。动物的法律地位的确定在理论上还有许多争议,但一定要寻求一种恰当的路径以促进对动物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古巴,《宪法》确立了青少年权利保护的基本框架,以《青少年法典》为中心建立起一系列青少年保护法律体制。以宪法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形成了青少年政治权利保护法律体制;以《家庭法典》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形成了青少年家庭权利保护的法律体制。青少年的劳动权、休息权、健康权等则通过劳动法律、社会保障法等得以保证。古巴还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法律体制,以保障青少年受教育权利的落实。古巴青少年保护法律体制存在着政治色彩浓、重义务轻权利、缺乏执行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刘觅 《法制博览》2015,(7):256-257
作为一个社会的衍生品,非婚生子女现象一直被视作婚姻家庭甚至是社会的阻碍,其应享有的权利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他们从出生开始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样的不公平待遇还将会一直伴随他们成长。非婚生子的户籍制度问题都是被忽略和不被重视的,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立法过于简单化和原则化,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最终让其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达到保护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法律中对诉讼权利加以确认是诉讼权利取得和实现的基本前提。在以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为目的的刑事诉讼中,要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较成年人更多的诉讼权利保护,就应当时其诉讼权利在立法上加以特别规定,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保障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然而,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规定,与联合田国际公约规定的国际标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对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诉讼权利的立法规定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尹维达 《法制博览》2013,(11):16-18,15
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首次明确公诉案件被害人是当事人,在法律上确立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同时明确了刑事被害人的诸多诉讼权利。但是,我国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如没有赋予刑事被害人上诉权、刑事被害人知情权不足、没有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等等.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地位及权利在实践中存在立法和制度上的缺陷,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基本权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最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自然体权利的概念起源于环境权问题的研究。自然体权利论者主张将自然体作为民事主体纳入现行法律体系。"动物非系物"并非自然体权利的规定;承认自然体权利实际上是违背人本主义法律观和民事主体嬗变规律的;对自然体的保护可以通过特别立法实现而并非只有"权利化"这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逐步对妇女的权利进行了完善,一方面有力地保护了妇女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使妇女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法律权利,妇女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对于女性来讲,婚姻和家庭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媒体、网络中,笔者了解到家庭暴力在许多家庭尚存在,家庭暴力破坏了家庭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特别在家庭暴力中比较隐蔽的妻子性权利的暴力,在某些层面上未得到足够的社会关注。本文欲通过对此方面的分析来维护妻子的性权利并推进立法。  相似文献   

17.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270条明确规定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成年人到场制度.成年人到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理,旨在让第三方介入诉讼监督司法程序,是一项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诉讼制度。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规范和完善这一制度,需要对到场人员进行限定,在通知到场中关注相应的程序注意事项,对于到场的成年人明确其到场的具体作用以及行使何种权利,作为检察机关还应在成年人到场制度中关注权力与权利的双向监督。  相似文献   

18.
於兴中 《南风窗》2012,(26):96-97
权利不是由法律创造的,但是权利的实践却是以法律为转移的。权利的最终实现并不在于法律,而在于权利持有者是否有权利意识去行使权利。个人来做主权利的主体是个人,因此权利主体的自主性即指个人的主体性。个人作为权利的承担者,享有对自己权利的决定权。对某种权利的行使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由决定,不受制于任何其他个  相似文献   

19.
许君鞅 《法制博览》2022,(15):86-88
我国现行保全法律未对保全申请人在执行阶段财产分配当中的法律地位做出明确规定,申请人的权利缺乏保障;被保全财产只能由首先做出查封决定的法院处置,违反司法效率原则的要求;在未赋予申请人优先受偿权的情况下,将申请财产保全的金额限定在诉讼请求以内不合理.本文对如何完善立法解决这些问题做了初步探索,认为应给与申请人在参与分配时一...  相似文献   

20.
张政 《法制博览》2015,(6):28-31,9
中国政府自从划定南海"九段线"以来,对"九段线"的法律性质未做过官方声明。迄今为止,学理上对于"九段线"的学说均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或是缩小了"九段线"的性质,不足以阐明"九段线"的历史和法律意义。论述"九段线"的法律地位不能脱离其所代表的历史性的权利,"九段线"划定的意义是作为中国政府首次向邻近国家明确声明对南海水域的管辖范围和利益分配的态度,是中国主张在南海水域的历史性权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