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1,(6):31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目前中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从属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前的具体化和主要内容,也可以说是当前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要"抓手".低碳农业和低碳食品体系是新的概念,但并非更加先进的概念,它们契合了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但并不能取代可持续农业或可持续食品体系,因为后者涵盖前者,除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因素外,还包含经济和社会因素,是更为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视野.根据近年来接触的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案例,可以将发展低碳食品体系的主体划分为三类,即企业、公民社会和公共部门,我们从中总结出一些好的做法,以期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和食品体系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食品供应与监管中的严重道德失范问题.加强食品伦理道德建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把食品伦理作为一个专门的相对独立的道德体系建设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因为:伦理内在于食品,食品承载了生命价值,对待食品的态度就是对待生命的态度;食品伦理的要旨在于安全与责任,以此与生命伦理、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相区别;当代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利益与健康冲突中伦理道德的缺失,实践呼唤食品伦理,食品伦理的建构是时代的使然.  相似文献   

4.
追求幸福和成功是每个人的正当而天然的权利,但许多人却在追求幸福和成功的路上落入了陷阱,这是值得所有人警惕的。因此,指出这些误区和陷阱非常必要。有关幸福和成功的话题从来不缺乏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雨秋 《侨园》2011,(7):24-25
每一个人都懂得人以食为天的道理,因为人们吃的东西是保证健康成长的营养之物,这就要求"进口"的东西必须卫生、安全.但最近从全世界却不时传来有关食品出问题的"噩耗",让人不寒而粟.  相似文献   

6.
于康 《党政论坛》2012,(16):11-11
1.油炸食品一此类食品能量密度高,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的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人群,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相似文献   

7.
宋梦吟  宋欣 《学理论》2012,(30):65-66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安全问题。作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食品添加剂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出发,对当前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归纳和综述,以期对该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虽然只有九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却暴露出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的尴尬。对此,笔者认为,我国食品标准要向国际标准看齐,不能内外有别。食品标准内外有别,一方面在于某些国外的食品安全标准犹如技  相似文献   

9.
陈英凤 《党政论坛》2011,(11):64-64
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虽然只有九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却暴露出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的尴尬。  相似文献   

10.
食品免检制度终结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蓁蓁 《行政论坛》2009,16(2):37-40
公共政策终结是指一项公共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对已经实现了其目标而不再需要的政策或无效政策予以终止的行为.运用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对食品免检制度的终结作政策学意义上的分析,对食品免检制度终结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进行简单梳理,并对政策终结的机会之窗--"三鹿奶粉"事件作深入探讨,从而得出结论:机会之窗和政策终结倡导者是政策得以终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谷雨生 《团结》2007,(1):38-40
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心每天所消费的各种食品,深度关注食品的加工和销售情况,以更多地了解食品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有关信息,同时也要求政府对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保护承担更多的责任。食品安全控制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并确保所有食品在生产、处理、贮存、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均能保持安全、卫生及适于消费,确保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确保食品货真无假并按法律规定准确标识,由国家或地方主管部门实施的强制性法律行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立法和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亟待健全基于风险评估的食品控制体系,提高法律和技术保障。这一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政府负责、政策保证,并配套具体可行、有操作性的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12.
山丽杰  徐旋  谢林柏 《公共管理学报》2013,(3):103-109,141,142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引发了全球性的消费者信任危机,而企业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能够增大不同信任属性食品的差异化程度,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从而能提升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试图将垂直差异化博弈模型应用于食品可追溯体系研究,并通过Matlab模拟计算研究企业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对消费者、生产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以探究食品行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因食品安全程度提高而获得了更多收益,提高了效用水平。高质量食品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增量之和超过了低质量食品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量。总体而言,社会总福利因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食品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与食品贮藏加工关系的学科。结合本门课程教学情况,提出幻灯片配合课堂教学、本领域前沿知识的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但在日常的教学备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如何认识并走出各种误区,是我们每一位希望成为研究型教师都必须要思考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3)
质量技术监督是一项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工作,包括质量管理、认证、监督等。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行业的专业型技术,食品加工对食品的质量起到掌控的作用。将技术监督导入食品加工行列,能起到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食品物流安全风险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物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供给安全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其中供给安全风险包括数量供给风险、空间供给风险和时间供给风险;质量安全风险包括微生物风险、物理风险和化学风险.食品物流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物流操作环节的复杂多样,管理层组织管理不力,技术手段的不合理应用,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应对食品物流安全风险,应加强对食品供应链的管理和监控力度,重视安全的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在食品业的应用,建立社会化食品物流系统,完善食品物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09,(6)
近两年成功申请留美的案例在逐年陡升,但多数学生及家长对申办程序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误区1:大学在读生比高中生更易申请按常识,不少人认为大学在读生比高中生更易申请,但专家明确指出,这是常见误区之一,因为多数美国学校不允许大学在读生直接申请本科一年的,只容许申请转学,  相似文献   

18.
世界范围内,在风险规制领域争议纷呈而较为通行的风险预防原则,并未明确表达在《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添加剂准入标准的规定之中.而食品添加剂准入裁量的实践,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俗称“面粉增白剂”)的撤销决策,尽管没有按照风险预防原则的话语阐述其理由,却暗合该原则的要求.且唯有从风险预防原则出发,才能为此撤销决策理由提供正当性基础.进而,食品添加剂准入裁量的“技术必要”标准和“安全可靠”标准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应予重述,注入风险预防原则的精髓,以利于确立恰当的食品添加剂准入裁量之规范框架.  相似文献   

19.
机遇与挑战的形成和发展是客观的,但人们对其认识却是主观的,而且不尽相同。其中不 乏认识误区,成为思想滞后的重要表现,制约着人们的实践作为和地区社会发展,这在西部 省区表现尤为明显。认识的肤浅导致实践的盲目、偏颇和狂热,使机遇擦肩而过,一再贻误 发展。本文结合西部实际,就机遇、挑战的主要认识误区列举如下,并作一辨析,服务于西 部开发,使之“热运行,冷思考”。误区之一:认为机遇或挑战是变化无常、不可把握的变故或祸福,叹息或抱怨西部地区缺 乏机遇,悲观失望,具体表现为对西部大开发信心不足,缺乏勇气和干劲,…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食品免检政策产生的背景、目标及内容的回顾,从规制均衡的视角,探析中国食品免检政策从政策产生到政策终结的整个政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运用规制政策均衡的分析框架来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