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2年7月23日,WTO应美国、欧盟及日本的请求,设立专家组负责审理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一案,中国的"稀土保卫战"正式打响。作为WTO体制下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条款,GATT1994第20条(g)款成为中国能否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所在。通过对GATT1994第20条(g)款的解读并结合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探讨了我国在稀土案中适用GATT第20条(g)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碳关税     
《政策瞭望》2010,(2):36-36
所谓碳关税,是指发达国家提出的对高耗能进口产品特别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最早提议征收碳关税的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其用意是希望欧盟国家针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以避免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遭受不公平之竞争,特别是境内的钢铁业及高耗能产业。  相似文献   

3.
战涛 《求索》2011,(12):158-160
经过了从GATT到WTO的发展,GATT1947/1994第20条资源保护例外条款的判例法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资源保护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平衡,在承认成员有权采取资源保护措施的同时,对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方式施加了严格的限制。对GATr1947/1994第20条(g)款适用条件的解释和澄清,增强了该务款的可操作性,为今后的司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我国要想充分运用资源保护条款,应对传统贸易强国的贸易保护和资源争夺,就必须首先做好GATT1994第20条(g)款适用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碳关税的博弈与环境贸易措施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光明 《前沿》2010,(19):90-93
全球气候变化使人类面临巨大挑战,在国际社会建立气候变化多边机制努力艰难情势下,美国单边推出碳关税措施,对未采取相应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国家进口的能源密集型和碳密集型产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税,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本文通过探析美国碳关税法案背后的政策考量,对其作为单边措施的合理性和在WTO体制下的合法性提出质疑,揭露碳关税贸易保护义实质。但是本文也认为随着低碳理念在全球的深入,WTO规则也不断完善自身环境贸易规则,加强单边环境贸易措施约束机制的建设,碳关税作为一种边境调节税有被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可能性。因此,我国应对此应及早做出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5.
潘旻阳  陈清华  涂远东 《群众》2023,(20):24-25
<正>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博弈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行动,欧盟碳关税、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等新型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加速构建。江苏是传统工业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全省单位GDP碳排放量明显高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和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工业领域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近7成。新型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一旦形成,必然对我省制造业出口、产业链碳管理、行业模式等方面产生直接冲击,对我省相关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小视。当前亟需把握过渡期机遇,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攻坚力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政党强势崛起。既有的理论解释与研究发现难以区分民粹主义政党在不同国家兴起的不同因果路径。本文基于欧盟28个成员国2012年到2016年的数据,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民粹主义政党兴起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强民粹主义存在三条稳健的因果路径:高失业率和高反移民率、高失业率和高欧盟不信任率、低腐败和高欧盟不信任率导致强民粹主义。这表明经济衰退、排外情绪和疑欧主义的不同组合是欧洲国家民粹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政治腐败与此无关。前两条路径主要适用于解释南欧国家,而第三条路径可见于欧洲各个区域的国家。应将反欧洲一体化、经济困境和族群文化冲突三个结构性因素加入"人民vs精英"框架以解释当前欧洲民粹主义政党之兴起:在国际层面,它反映民族国家和欧盟共同体的主权利益冲突;在国家内部,它表现为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的经济利益冲突;在人民内部,它凸显基于身份认同的族群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7.
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其中一条规定,从2020年起将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征收关税。即所谓“碳关税”,“碳关税”一出,随即在国际环保、贸易等领域引发了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交流》2002,(5):43-43
1、与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盟就与现欧洲自由贸易区国家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了互相取消纺织品服装的配额和关税。欧洲自由贸易区国家包括瑞士、列支敦士登、挪威和冰岛。  相似文献   

9.
张昕宇 《前沿》2011,(22):100-103
辨析碳关税与WTO宗旨的相符性是多边贸易体系下考察碳关税合法性的逻辑起点。本文主要围绕WTO宗旨的多重理念对碳关税与WTO宗旨的相符性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在WTO体系下,一项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可能因为WTO宗旨的多重理念,而同时表现出与WTO宗旨契合与冲突的内在矛盾性。碳关税在有利于WTO宗旨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理念的同时,又可能构成对WTO宗旨其他理念(尤其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一种减损。  相似文献   

10.
徐忆斌 《求索》2007,(6):108-110
“同类产品”是GATT诸多条款中存在一个概念,由于缺乏文本支持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的某些原因,如何解释这个概念成为许多纷争的关键。本文从GATT第3条中的“同类产品”概念入手,比较分析了争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两种“同类产品”认定标准,进而力图澄清标准之争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1.
欧盟的难民政策框架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逐渐构建,都柏林体系的形成和《阿姆斯特丹条约》的出台使欧盟共同难民政策初步形成。2015年难民危机的爆发,对欧洲避难体系造成严重冲击,虽然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调整难民政策,但是各成员国为保障各自国家的利益各自为政,欧盟难民政策未得到落实,难民危机日趋严重,是典型的公共政策失灵现象。中国要重视欧盟此次难民政策调整失灵的原因和后果,以此为鉴,制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难民政策,避免出现政策失灵现象。  相似文献   

12.
陈菁 《探索与争鸣》2004,(10):32-34
从GATT到WTO,一轮又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使得关税水平一次次地降低、双边主义或单边主义的各种数量限制措施、“灰色区域”措施受到了有力约束。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尤其是进口配额及许可证的逐渐取消,使反倾销措施越来越成为各国控制进口、实行有效贸易保护的首选手段。在中国对欧盟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遭遇欧盟反倾销案的大量增长。因此,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  相似文献   

13.
WTO(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现有成员国家135个。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 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并非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但半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管理国际贸易唯一的多边机构,与 IMF、世界银行一起成为世界经济的三六支柱。通过八个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使 GATT 成员国的关税总水平显著降低,并增添了一些自愿加入的多方协议,如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海关估价协议、反倾销协议等。WTO 包括了 GATT 的原有功能,却不是它的简单扩大,它们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导致了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短暂复兴,1998年甚至出现过欧盟15国中有13国由社会民主党单独或联合执政的盛况。但是声称"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的具体实施并没有满足人们对它的预期,从而使自身陷入了困境。其主要倡导者布莱尔、施罗德等人在执政后期已经耻于提及"第三条道路"或是"新中间"。轰轰烈烈的"第三条道路"不过10年光景就偃旗息鼓,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在GATT1947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非违约之诉"作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一部分被继承下来。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较GATT1947所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非违约之诉"这一点上,《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制与程序的谅解》(即DSU)并没有解决GATT1947中"非违约之诉"所存在的问题。因此,至今在理论和实践中关于"非违约之诉"中的某些问题仍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16.
碳关税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没有任何国家的法律或国际条约中出现“碳关税“这个术语。《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的“国际排放储备项目”是碳关税的国内法原型之一。碳关税与边境调节税、碳税、碳壁垒、绿色壁垒等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关系。碳关税是指基于碳排放的进口环节边境调节措施,具有税收、配额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论台湾当局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GATT 及其与海峡两岸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增,力图对外扩张;而欧洲国家经济则陷于崩溃,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为了便利商品出口,美国率先提出建立一国际贸易组织。1947年,该组织筹委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与此同时,美国提议与会国家之间进行双边谈判。谈判结果汇编为一个文件,即《关税暨贸易总协定》。该协定原拟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生效后由其取而代之。由于该组织流产,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以下称总协定)遂自1948年1月1日起临时生效至今。关贸总协定的目标在于,通过大幅削减关税,清除其它贸易障碍,取消相互贸易中的歧  相似文献   

18.
“第三条道路”实质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启东 《理论月刊》2003,(12):66-68
"第三条道路"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主流政治主张.它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它克服了西方社会早先实行的福利制度和新自由主义体制弊端,重视了对国家的整合和优化,但它的实质仍是改良主义的拓展与延伸,仍是以维护本国资本主义根本利益、根本制度为目的的.因此,这条"道路"不可能从根本上削除剥削制度,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从其对国家治理的效果看,它所倡导的思维方法和政策主张相对比较完善.深入解析"第三条道路"的实质,旨在提醒人们不要把它完全理想化,更不要祈求"西化",而要以批判的精神和"扬弃"的态度,从中吸收营养,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当中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如何去理解和把握第十一条在学界至今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力图从学术界当前对此存在的争议为切入点,尝试用哲学主题转换的思维路径打通"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使二者达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海关总署: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几年来海关工作的实践,批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作如下修改和补充:一、第三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伪报、瞒报进出口货物价格偷逃关税的"。二、第五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伪报、瞒报进出口货物价格偷逃关税的,没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