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之美     
建立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和谐是人类一种美的追求、美的状态、美的感受、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商州小说中民俗世界具备的“中和之美”是将其与别的作家作品区别开来的显著标志之一。这一“中和之美”主要体现在刚柔相济、动静相宜、虚实相应三大民俗特色上。“中和之美”之所以成为贾平凹民俗世界的主旋律 ,与他的思想根源和创作追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淡之美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正气之美     
沈峰 《福建通讯》2002,(3):47-47
在一家图书馆耳闻目睹了这样一件小事,一天报纸阅览室的一名管理员正忙碌的将新报上架,这时另有一名工作人员要将一张当天的报纸拿回办公室去看,这位管理员坚持不让其拿去,说应该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新报,这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的职责,最后报纸上了架,没有让同事拿走。  相似文献   

5.
淡之美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禅宗"空寂之美"的时间性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禅宗美学思想进行时间性解析,以窥探禅宗美学思想的内在奥秘与根源,是禅宗美学研究中本已的和不可或缺的理论问题.在禅宗美学中,美或审美不是一个既定、现成的目标或状态,美是在刹那间照面映现的瞬间澄澈之美.  相似文献   

7.
维纳斯之美     
有人这样评价“维纳斯”,从她身上发现了自己和自己的生命力、创造潜能,感受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从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她就被公认为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个,人们对她的称赞和歌颂毫不吝啬,但是在这个名字前,  相似文献   

8.
陈斌 《政协天地》2010,(8):59-61
往事越千年。霍童,一个音节铿锵的名字。虽历洪水山崩,陵谷迁移,却是凤凰浴火涅槃,再生令人流连忘返的美好家园。曾经炉凉棋残,珠冷磬寂,仍然渡尽劫波迎来盛世,  相似文献   

9.
论元杂剧悲剧的中和之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杂剧悲剧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中“中和”的审美特征。在保持悲剧冲突的严肃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以喜衬悲,寓哭于笑,情节结构形成悲喜交集、苦乐相间的格局,使审美感情保持在参差统一的中和状态中;以象征性的圆合模式,在“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之后,象征性地加上一条“亮色的尾巴”,减轻或抑制人们精神上的恐惧和极度哀伤,使悲剧结局带有审美感情上的中和性。达到儒家诗教所倡导的“哀而不伤”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0.
"美"是对劳动进行价值评判的重要向度。可以从四个维度理解:从理论维度看,"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表征了自由的、创造性的劳动是人类劳动的类特性,故遵循"美的规律"是劳动发展的应然取向;从实践维度看,劳动是"生产美"的重要途径,但异化劳动下的劳动者作为美的生产者却不是美的享有者,共产主义对异化劳动彻底扬弃是充分实现劳动之美的根本途径;从道德维度看,劳动美德印证了劳动者人格之美,应该大力弘扬"劳动最美丽"的主流观念;从价值旨归维度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确证了应由劳动者创造美和享有美的目标指向,应通过优化劳动环境、提升劳动能力、建设美丽中国等维度夯实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1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亚楠的散文诗集《落花无眠》,里面的篇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惊讶,惊讶于散文诗竟可以写得这么纯净、唯美。诗篇中涓涓流淌而来的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不动声色地打动了我。作者笔下有太多美好的事物,他能把散文诗写得如此充满灵动的美感,只能说亚楠有着一颗纯净的心。  相似文献   

12.
人是文明建设主体,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公民,其素质高低关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寻生态规律之真、达生态道德之善、臻自然诗意之美这三个方面构成生态公民的基本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黄宗羲代表的传统儒家法政思想中对天下人"私利"之关怀,与作为西方现代法政文明之基础的"自然权利"思想,形貌虽似而本质不同。在黄氏所谓"圣君贤臣治法"的制度设计下,其对天下人"私利"之关怀只能映现于"天下为公"的道德精神之中,即只可由统治者进行安排,却不是任由天下生民积极主张。正由于此,黄氏"私利"关怀虽反专制却不能克服专制,重视私利而不能伸张"权利"。归根到底,这是由"义利之辨"的思想传统所影响和局限的:在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政治道德一体的泛道德化倾向中,"尊义贬利"而"权利"不张是必然的。在法政秩序现代化转型的当下,我们一方面要反思黄宗羲"私利"关怀,从"私利"关怀走向"权利"观念,建设现代民主法治制度;另一方面,要注重阐发黄宗羲"私利"关怀的道德精神,维护现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和叙史延续性。  相似文献   

14.
谈及台湾之美,其实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在日月潭,也不在阿里山。如果你询问当地那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当中十有九个会斩钉截铁地回答你说:“是在花莲!”而他们所谓的花莲,即是花莲的太鲁阁大峡谷的简称。  相似文献   

15.
姜秀花 《中国妇运》2014,(11):43-43
姜彩霞20余年义无反顾照顾瘫痪丈夫的故事,平凡而感人。说它平凡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并不稀奇;说它感人是因为它是一个缩影,映衬着中华民族崇尚的和合之美和乐生精神,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女性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勇担重任的精神品质。即便是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她们依然可以用爱和担当缔造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6.
卓今 《求索》2007,(8):197-198
残雪的近期小说出现对个性意象淡化这一特征。这一特征集中地体现在描述者即小说主人公“我”的精神纯粹性上。描述者内心怀有深刻的矛盾性,表面却又显现出和谐与统一。具有的荒谬性和不确定性,但同时又包含着感性与非理性、倾向性与非倾向性特征等。描述者的自我发现过程也是读者进入小说内部核心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谭俐莎 《求索》2008,(3):112-114
对自然的探究和认识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自然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普遍联系、生生不息”的生态整体观,“法自然、为无为”的天人关系论,“物无贵贱、万物齐一”的生态平等观,以极具前瞻性的鲜明生态学取向,成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重要哲学基础。在生态问题已然成为全球问题的今天,其独特的生态意识和深刻的生态智慧,对我们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国昌 《前沿》2014,(13):58-61
马克思是如何创作《资本论》的,对于今天学人有怎样的启示?笔者以为,有比较突出的四个方面:(1)深入“市民社会”,破解时代问题;(2)充分地占有材料,苛刻地自我批判;(3)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唯物辩证法;(4)为人类谋福利——信仰的力量。做社会科学研究,此四个方面不可或缺,而信仰方面更需重视,这应是当今时代学问方面缺乏“真正伟大的人物”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程章灿 《江苏政协》2010,(Z1):31-32
初见《我见青山多妩媚》一书,便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妩媚"本来是形容人的。唐代作家宋璟在《梅花赋》中,称赞卓文君美丽"妩媚";唐太宗也曾经对人说过:"我见魏徵常妩媚"。以审美的眼光看人,则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其"妩媚"之处。推而广之,但凡有爱美之心,有审美之眼,则山  相似文献   

20.
朱旭 《今日浙江》2015,(1):58-59
谈及中国戏曲之美,人们总是会想到舞台上的流光溢彩、青衣水袖和莺啼婉转,但另有一种粗犷、古老、野性的美,乍一看让人惊讶,但又不得不为其淋漓尽致地情感表达所感动。就像野兽画派,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艺术效果。宁海平调就是此类戏曲艺术中的佼佼者。宁海地处浙江东部沿海,背靠高山峻岭,面对汪洋大海,当地人民上山下海,劳作十分辛苦,对演绎传统伦理道德,忠奸分明、主题鲜明的戏曲非常喜爱。清代《竹枝词》中说:"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