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菊香入梦     
我是在病情确诊之后,才开始精神沮丧的. 那是在两年前,我们单位组织所有员工进行例行体检.去的路上,我和所有同事们一样喜笑颜开.我还打趣地说:张老大今天检查,医生肯定说他有一肚子蛔虫;"秦大侠"肯定到了"妻管炎晚期"……谁知,半天检查下来,同事们都没有事儿,而我却被通知留了下来.当时,我心里一惊,猜想自己肯定是得了癌症之类的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2.
她用半辈子的时光,为一个人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爱,对生的满足,让她对死无所畏惧. 朋友晓胜的母亲住在城郊,71岁了,患了重病.我们买了东西去看她,劝她静下心来好好养病.老太太脸色憔悴,却安静从容,她对我们说,我知道我得的是癌症,你们别为我担心,我不怕死.  相似文献   

3.
在父亲葬礼的16天后,我的母亲来和我住在一起。这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事情,事实是无法改变的。父亲走得太突然,而母亲得了癌症也使她只能和轮椅相伴。在去安养院和与我同住之间,她只能选择后者。在我生命中的45年中,我们母女二人总是不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所做的事没有一件可以取悦她,而她说的任何话对我都毫无意义。等我长大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根本互不理睬。  相似文献   

4.
阿瞳 《新青年》2006,(12):48-49
1. 从小学到高中,周晓明一直和我在一个班,属于形影不离的那种朋友.记得报考志愿那会儿,我们都报了北大.之所以报考北京的名牌大学,全是周晓明的主意.他在报考之前和我提起过,他爸爸要他报考北大中文系,随后这小子怂恿我也投奔祖国的心脏.我问他,有什么好处吗?他"嘿嘿"一笑说,去吧,我们可以天天去看升国旗.  相似文献   

5.
正我叫李成秀,今年80多岁。抗日战争时,我才十几岁。那时平谷北寨早被日本鬼子划成了"无人区",说来扫荡就扫荡,我们一见日本鬼子来了就"跑反",这成了家常便饭。村东边半山石砬上,有个地方,坐着可以呆4个人,躺着就只能呆一个人。那地方就我自个儿知道,一"跑反"我就藏那儿去,日本鬼子发现不了。  相似文献   

6.
爱情有毒     
1 从冬天到春天我一直在忙,忙着和李小婉结束我从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爱情;忙着看李小婉和那个叫张一凡的男人离开,只留给我一个冷冷的背;忙着站在空荡荡的舞台上,贪婪的吸吮着李小婉留在舞台上的一缕缕清香,回忆我们在一起演戏--她是白蛇,我是许仙.她妩媚多情的眼,凄凉哀怨的唱:"与官人真乃是良缘巧凑,谁料想贼法海苦做对头……"法海是张一凡,一个很帅,很有钱,可以给李小婉天堂的男人.我不能,我只是个普通戏子.  相似文献   

7.
玮东 《新青年》2006,(1):38-39
M:你好! 写信就像播种,接到回信就是收获.我愿意这样想. 我想不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信的,大概是上小学的时候,表姐去上海工作,来信问我们想要什么礼物,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上海的产品就是世界名牌.什么样的礼物我忘记了,只记得我把"啰嗦"写成了"哆嗦",让大人们取笑了好一阵子.  相似文献   

8.
夜半敲门声     
紧张的期末考试一结束,晚上寝室里就像炸开的油锅,暑假外出旅行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最后,在我的提议和游说下,大家决定去我家乡的海岛拾贝、垂钓、野营,还可以自己烧烤海鲜吃. "旅游团"迅速发展到二十多人,还把年轻的物理老师张老师也拉上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先遣队员,我义不容辞地提前出发,先去联系宿营地.  相似文献   

9.
正依旧存在的侵华日军监狱炮楼抗战期间,北京曾经有日本法西斯嚣张一时的苦难岁月;我们北京在被侵华日军占领的时候也有血腥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甚至,直到今天,侵华日军北平陆军监狱的炮楼依旧在我们北京古老的城市里矗立着。这些炮楼展示了当年的罪恶。数年前我就采访了北平日本陆军监狱的幸存者:86岁的老八路赵忠义和83岁的当年为北平地下党工作的尹文成。  相似文献   

10.
下雪了     
北卡罗来纳州的冬天温和得让人郁闷,可是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那一年,我们却好像是中了头奖,不但下雪了,而且多年以来头一次,雪落在地上没有融化,形成了厚厚的一层雪.学校因此停课了,两天后,我们又中了奖.地上大概积了8英寸左右厚的雪,好几天都没有融化.在我们度假的第五天,妈妈的心情不太好.我们在家扰乱了她在我们上学的时候独自一人在家里过的秘密生活,当她再也忍受不了的时候,她就把我们赶了出去.并不是采用一种温和的请求,而是近乎于强行驱逐出户的粗暴.她对我们几个孩子喊道:"快都他妈的给我从我家里滚出去!"  相似文献   

11.
当新婚燕尔的温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出我们的感觉后,我和老婆便认真地吵起架来.我发现,她仿佛一夜之间出奇地会唠叨了,那个唠叨呀,像蚊子一样在耳边不停地飞舞、交鸣,"嗡嗡嗡"的声音可以让你整夜整夜地无法入睡.她惊异于我的懒惰,恨到牙痒痒,她对我的懒惰进行精辟地概括:你就是一条"秋蛇",连家里扫帚倒了都不会去扶一下!  相似文献   

12.
走出那片天     
我的外甥女上小学五年级,她每天晚上都要给我来电话问作业.这缘于她最近报了一个奥数班.对于数学我一向是头痛的要紧,但在她这个小孩子的眼里舅舅是无所不知的.于是我成了"百度知道"的常客. 对于奥数我除了深恶痛绝外,也包含着一丝隐隐的敬意.通常我都是在知道答案后才感叹,原来可以这样思考,原来是这样思考的啊.  相似文献   

13.
昆网 《新青年》2002,(2):22-23
姜文一直很关心我 我和姜文相差将近5岁. 姜文属虎,却叫姜文;我属羊,反而叫姜武.我们的名字都是外公给起的.我和姜文属于两种类型的孩子,脾气禀性很不一样.姜文属于"我就是这样"的那种人,干什么全在面上摆着,做"坏事"也做在明处,属于很坦诚的那种人.在性格上,他外向,我内向.  相似文献   

14.
望子成龙     
不久前,我带着两岁半的儿子到住地附近的公园里玩耍.那天,他整个上午都缠着我要出去玩,可是变幻莫测的天气却阻止了他.后来,太阳终于出来了,他笑着对我说:"前院出太阳了!爸爸,公园里的秋千现在干了吗?"我告诉他说秋千现在干了.于是,他穿上了小雨靴,我拿上了他的小背包出门了.我们在路上时走时停,儿子不时地蹲下身去,捡起掉在地上的树枝,假装做成长剑来玩耍,我们就这样磨磨蹭蹭地来到了公园里的游乐场.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去美国探亲访友,应邀到一个北京的"发小"家做客(发小在北京话里是指儿时一起长大的朋友)。"发小"在美国定居多年,如今已经退休,也许是一辈子忙碌惯了,无缘享受清福,再加上喜欢孩子,所以他就找了份开校车的工作。我们的话题自然就渐渐转到了美国的校车上。我问他在美国是不是把旧公共汽车涂成黄色,再在侧面加上一个大大的’停’字就可以做校车了?听完我的问题,他一脸的茫然,似乎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他转而问我  相似文献   

16.
丢丢丢了吗?     
一初识丢丢 认识丢丢的时候是从她妈妈美美开始的,那年我刚上高三. 我们家搬了新家没多久我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就是楼下的阿姨每天给她家的小宝宝洗澡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美美过来,该洗澡了""乖,美美,好好洗澡",然后就听见"稀里哗啦"的水声了.  相似文献   

17.
父亲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面很穷.父亲经常起来的很早,和母亲一起烧饭.匆匆吃过之后,就穿上外衣,到我和妹妹的脸上贴几下,嘱咐我们一定要听母亲的话,然后就走了.晚上回来的很晚,而且一身汗土,摸黑洗漱之后,就点起油灯,从书架上抽下一本很薄、字很大的书,教我和妹妹识字. 后来听母亲说,父亲早上是要先去田地里劳作一阵,再去学校教书,下班后再去干一阵活儿,等天黑了,才回来. 等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弟弟也开始上小学了.他是"超生"来的,被罚了一千二百块钱.  相似文献   

18.
马德 《新青年》2006,(11):33
认识他,是在两年前的冬天. 那是个周末,我和同事到一家叫"浴泰"的澡堂子去洗澡."浴泰"是一家小澡堂子,洗澡5元,搓澡5元,10块钱就可以洗一个熨帖的澡,我们经常去.那天,一个身量稍微瘦削的人,在雾气迷朦中探头进来,问,哪位大哥要搓澡?我在澡盆中一举手,高声应了一声,"我".  相似文献   

19.
李书城一家     
正我去过几次湖北潜江。那里是我母亲的祖籍。记得小时候我们的履历表上"籍贯"一栏,填写的都是"湖北潜江"。后来在两岸三通以后,台湾籍贯已经不是禁忌,我们的履历上才更正为"台湾台北"。但是湖北潜江却已经在我心灵深处得到了最终的认同。我写过一篇颂赞潜江的文字,叫《云梦泽上有新篇》。对那里的人  相似文献   

20.
李志敏 《新青年》2006,(11):21-22
"黄昏恋"·<心相许> 东湖之畔一同游戏,田园内外结为知己. 珞珈山下有人远去,黄浦江上有人相忆! 还记得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曾布置过一篇练笔--<我的爱情故事>,说是要透视当代高中生情感心理,并直言不讳地表示,"还没有过初恋的同学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异性明星."晕!记得当时我亦在练笔本上毫不避讳地直言老师误导学生,并对自己的情感状况明确表态:"我情感的天空一如既往,仅容纳了亲情、友情、师生情.至于爱情,粉色的桃花尚在滋长,我不忍心将它早早掐断,否则那桃子会很苦涩!"语文老师用红笔在句子下方重重地勾上了波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