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交易型受贿中的"明显低于或者高于市场价格"在理论上理解不一,在实践中争议也较大。作为一种新型的受贿犯罪,交易型受贿采取表面合法的交易形式进行,具有隐蔽、复杂等特点。但其在本质上仍然具备受贿罪的共同特征即权钱交易。因此在判断"明显低于或者高于市场价格"时,应当围绕受贿罪权钱交易的本质展开,将合法的市场交易行为与交易型受贿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
交易安全是物权法(乃至整个民法)的基本原则,但这实际上蕴含了大量的谬误。交易安全理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但物权法的目的论论证并未提供保护善意第三人和放弃原权利人的社会福利增损对比,逻辑缺陷明显;二是物权法出于保护交易安全设定了一系列强制性规范(包括物权变动、物权法定以及一物一权),但这忽视了交易安全的个体性特质:交易安全达到何种水准,完全取决于当事人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交易安全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自主衡量,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足以自发调控大部分交易风险。传统物权法希望对交易安全提供强制性的统一保护,这必然带来低效以及对市场和交易的不当干预。交易安全不是物权法的核心价值,它只是促进交易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以缓解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面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正确地认识“更加注重公平”。当前,加重社会公平的砝码已迫在眉睫,但是必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政府应通过政策干预、宏观调控等手段,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范进 《法制与社会》2011,(3):207-207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与保护耕地的矛盾促使政府推出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的方法,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政府存在着过量化的问题,甚至有地方违反农村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强迫农民住集体楼房的情况。反映的问题是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下,政府的行为应该纳入法治的轨道,依法行政,尊重和保护农村集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一明 《政府法制》2011,(32):16-16
外语学校的一个老外因善于讨价还价而闻名,菜市场的几十位小贩无不清楚他的厉害,他能用生涩的汉语将价格杀到底线,这就是他的本事。  相似文献   

6.
范湘凌 《政法学刊》2005,22(4):37-40
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亦有妥善而有效的退出机制。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濒临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但目前尚无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我国应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所应追求的价值理念,以期为其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反垄断诉讼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定的误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反垄断诉讼中普遍存在着对《反垄断法》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定的误读。从盛大网络案、中国移动案和重庆建行案三个典型案例入手,发现各地法院所受理的很多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并不存在《反垄断法》上的诉因,属于反垄断伪案。对于这些案件,各级法院不应当按照《反垄断法》进行审理。误读《反垄断法》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会带来法律和经济上的危害,有必要对这些误读做出纠正。  相似文献   

8.
桑本谦 《法学》2003,(8):124-128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比较典型的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来解析过错责任背后的经济学和伦理学问题 ,论证了医疗机构对医疗事故承担过错赔偿责任有利于实现社会总成本 (即事故损失与事故预防成本之和 )的最小化。法律如此规定既符合效率 ,也不违背公平 ,因为从长远来看 ,过错责任体制 (与严格责任相比 )能使医患双方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9.
楚香香 《法制与社会》2011,(13):183-184
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历代人们关心的问题。目前,人们仇恨富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不公正以及人们获取财富的机会不均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富人本身的问题,也有社会的问题。我们要正视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相似文献   

10.
11.
郝新华 《政法学刊》2003,20(5):46-47
诉辩交易制度在美国等国家的司法程序中被普遍采用。我国能否采用这一司法制度曾引起广泛的关注,褒贬不一。但诉辩交易在中国现阶段确实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使其适合我国国情,与我国基本法律制度融为一体,对促进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必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In many types of social situations, individuals defend their claims to a portion of the rewards by arguing that they are just. Although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individuals differ in their distribution preferences and thus their beliefs about what is fair, the literature curiously omits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differences, especially the conflict they may engender.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few attempts to address such justice conflict. The limitations of these approaches suggest concerns to be addressed in an alternative framework. The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is alternative that integrates assumptions about distribution preferences, justice beliefs, conditions fostering the emergence of justice conflict, and elements of negotiation processes as a basic framework for predictions about the bargaining strategies individuals may employ to resolve competing justice claims.  相似文献   

13.
莫燕珍 《政法学刊》2001,18(5):27-29
在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起诉工作中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可以加大反贪力度,达到遏制和预防腐败的目的。首先是辩诉交易的概念与特征;其次,引入辩诉交易可以从体现司法公正性、完善司法豁免体系和提高司法效益;最后是引入辩诉交易后的司法上如何运作及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特定政治经济态势下,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作者阐述了现行劳教制度应予改革的缘由、根据,并提出劳教改革建言。  相似文献   

15.
司法中公正和效率之关系辨正--兼评刑事普通程序简易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毅  何永军 《法律科学》2004,22(6):27-33
公正是司法的本质属性。而效率,一方面作为司法的外在价值尺度,是评价司法好坏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公正的内涵之一,通过公正这一中介与司法产生密切的内部联系。从公正与效率的内部关系来讲,效率只有在其本身就是公正时,它对司法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可被司法接受和容纳的。而从公正与效率的外部关系来讲,公正的地位和权重远高于效率,故提高司法效率的上线不能越过维护司法本质(公正)的底线。据此,"普通程序简易审"一类的程序改革是可行的,但应以公正作为程序改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6.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及混合式诉讼模式都是一种基于控辩双方的对抗而推进的对抗性司法模式。近些年来刑事司法领域自发生成的一种被称之为协商(或合作)模式的诉讼中,控辩双方的对抗正在弱化甚至消解。就这两种共存的诉讼模式而言,对抗是主导,协商是补充,是基于对抗模式的一种"模式分化"。这种模式分化折射出转型期检察司法应遵循的特别规律,即检察职能运行维度的社会性、检察司法理念上的政策指导型及检察权品格趋向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17.
利益分配是考察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视角.基于湖南塘镇乡镇煤矿背后的矿主、矿工、村组、基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红黑恶势之间利益关系的考察发现,乡镇煤矿背后存在着按势分配的两端:一端是在井下漆黑世界劳作的外地农民矿工,另一端则是一些握有权杖的腐败官员或依仗暴力的社会混混.这样一种按势分配的利益格局对社会公正形成了强烈的挑战.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  相似文献   

18.
孙笑侠 《现代法学》2001,(1):150-151
李龙教授与汪习根副教授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一文从法理学的高度探讨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当今国际关系的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在把握了时代脉膊的同时进行了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宪政主义与市民社会的引入与研究普遍地存在割裂了西方语境下的宪政主义与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链条的问题,它忽视了公民主体性这个宪政发展与市民社会构成的基础性与结构性的要件。现代宪政意味着权力自身的矛盾运动,它需要对权力的矛盾运动予以限制和控制以使得其在理性的轨道中运行。权力精英之间的权力博弈在现代宪政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种权力博弈如果没有具有主体性的公民组成的成熟市民社会的参与,那么它就可能导致宪政体系的崩溃。  相似文献   

20.
Following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used by Barrett-Howard and Tyler (198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ortance given by West German university students to procedural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allocation decision making. After reading one of eight scenarios in which there was a limited resource to be allocated, the subjects answered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importance and meaning of justice. For the most part, the results correspond to previous U.S. findings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cedural justice and its definition across various allocation settings. However, the West German students placed greater importance on having mechanisms for correcting inadequate decisions than did their American counterparts. Beyond the design of the initial U.S. study, however, the West German students were asked in an open-ended format to discuss their concerns in making the allocation decision. Nearly half of the unprompted responses centered around justice iss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