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希梅 《党史文苑》2005,(10):53-56
杜重远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创办进步杂志《新生》,宣传抗日救国,战斗在文化斗争的第一线,并因此而被捕;他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利用与张学良的特殊关系,做了很多促成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联合抗日的工作,是“西安事变”的推动人之一;为了把新疆建设成抗日根据地,培养抗日干部,他举家西迁,来到条件艰苦的新疆工作.最后,血染天山.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杜重远烈士之墓”静卧在新疆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一隅,掩映在一片茂树葱郁之中。每年,他总要迎来一拨又一拨瞻仰、凭吊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子。对于杜重远烈士的名字,一般人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他由爱国民主人士成为革命烈士的传奇经历,有些人就不一定知悉了。创办窑厂实业救国1915年,当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的消息传来,刚从沈阳省立两级师范附属中学毕业的杜重远,“整天陷在抑郁忧闷的境域中,寝食俱废三四日,我恨手无百万雄兵,扫荡三岛”。但他很快振作起来,积极投入到沈阳爱国青年所开展的写标语、出壁报和集会演讲等一…  相似文献   

3.
杜重远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创办进步杂志《新生》,宣传抗日救国,战斗在文化斗争的第一线,并因此而被捕;他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利用与张学良的特殊关系,做了很多促成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联合抗日的工作,是“西安事变”的推动人之一;为了把新疆建设成抗日根据地,培养抗日干部,他举家西迁,来到条件艰苦的新疆工作。最后,血染天山。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卓然先生(1893—1975)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宣传家、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他与杜重远、高崇民、阎宝航、车向忱、王化一、卢广义绩一起被誉为东北救亡七杰,曾为争取民族独立、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王卓然生活的年代正是列强环视意欲瓜分中国,而日本帝国主义者正加紧对我国的侵略,鲸吞我国大片国土。国土沦丧,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5.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杜重远离开东北,移居北平,开始以宣传抗日救亡为职业。1931年9月27日,他与北平其他爱国人士一起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兼政治部副部长。同年11月3日,当马占山在黑龙江省嫩江桥率部抗击日寇时,他和其他人士一起发动群众募捐,发电报,写慰问信,支持爱国官兵的抗日战争,使马占山部队得到很大鼓  相似文献   

6.
"杜重远烈士之墓"静卧在新疆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一隅,掩映在一片茂树葱郁之中.每年,他总要迎来一拨又一拨瞻仰、凭吊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子.对于杜重远烈士的名字,一般人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他由爱国民主人士成为革命烈士的传奇经历,有些人就不一定知悉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杜重远的生平介绍,以及他的思想转变过程,由实业家到爱国民主战士,以他特殊的身份,对张学良、杨虎城思想的转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西安事变的发动,做出了积极贡献,体现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气节。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时全国的五十多名党员中,有一对著名的“英”“雄”夫妻,他们因共同的信仰而伉俪情深,为党的事业初心不悔,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英”“雄”夫妇中丈夫是何孟雄,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追求进步颇具反抗精神,在长沙读书时就是爱国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又成为北京爱国学生运动的骨干。  相似文献   

9.
1928年,杜重远领导反对日本临江设领的爱国活动后,日本驻奉天领事冈村企图以高官厚禄收买他、软化他。一次,冈村约杜重远面谈,对他说:“君非日本留学生乎?君不见贵国大官,皆出身于敝国乎,君知其富贵之来源乎?”杜重远听了严词痛斥道:“阁下身任领事,代表国家,出此无理言论,殊深骇异,君以官吏为可贵乎,不知人生最低要求即为生命。今救国受制于贵国,形同猪狗,我这生命,早已置之度外。又要官做什  相似文献   

10.
卢作孚与张伯苓,都是民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一位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一位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卢作孚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为发展民族航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之一。而张伯苓创  相似文献   

11.
殷启翠 《世纪桥》2001,(3):53-54
著名爱国将领蔡廷 锴, “在国民党将领中,是颇受蒋介石重视的的一个”①。他曾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南征北战,也曾为维护蒋介石独裁专制的一统天下而东征西  相似文献   

12.
傅作义,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爱国将领,早年参加北伐,积极参加抗日战争,是著名的抗日英雄, 1949年率部起义,为北平的和平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战斗在新中国水利建设第一线,同时积极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奔走、呼吁,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了相当多的工作,被公认为其“人生四大主要事迹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造时因“七君子”案,在江苏苏州高等法院被非法羁押了8个多月,打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爱国有罪”官司,直到1937年8月1日才宣布取保释放。不久,上海失陷,王造时带着家小,与赣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罗隆基、许德珩、彭文应等回到江西,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相似文献   

14.
裴高才 《党史纵横》2013,(12):17-22
胡秋原是我国著名爱国学者,生前见证并参与了国共三次合作,有“台海破冰第一人”之誉。笔者在撰写《胡秋原全传》期间,通过采访传主与查阅解密原始档案发现,王明曾请胡秋原为《八一宣言》润色——  相似文献   

15.
裴高才 《党史文苑》2013,(11):30-34
胡秋原是我国著名爱国学者.生前见证与参与了国共三次合作,有“台海破冰第一人”之誉。笔者在撰写《胡秋原全传》期间,通过采访传主与查阅解密原始档案发现,王明曾请胡秋原为《八一宣言》润色。  相似文献   

16.
裴高才 《党史博采》2013,(11):29-33
胡秋原是我国著名爱国学者,生前见证与参与了国共三次合作,有“台海破冰第一人”之誉。笔者在撰写《胡秋原全传》期间,通过采访传主与查阅解密原始档案发现,王明曾请胡秋原为《八一宣言》润色一一  相似文献   

17.
孙建冰 《党史纵横》2006,(11):52-53
杜重远是一位热忱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强的民主主义战士,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患难与共的忠诚朋友,是革命知识分子的典范。在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着一份1927年杜重远亲自撰写的泣告东北父老兄弟姐妺书》,反映出他当年反对外敌侵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杜重远,原名杜乾学,1897年4月16日生于辽宁省怀德县(今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大凤凰岭屯,祖辈世代务农。尽管家境贫寒,但杜重远聪明好学,在老师赵文炳的影响教诲下,杜重远从小就立下以身报国的志向。杜重远少年时代正值清朝统治末期,杜重远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相继爆发,帝…  相似文献   

18.
《古田党史资料》1986年第4期刊载史文文章《试论“澄洋暴动”的成功与不足》。该文认为,1947年4月9日,闽浙赣区党委在古田县东部成功地发动了著名的“澄洋暴动?,一举揭开了闽浙赣地区爱国游击战争的序幕,对整个爱国游击战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造时因“七君子”案,在江苏苏州高等法院被非法羁押了8个多月,打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爱国有罪”官司,直到1937年8月1日才宣布取保释放。不久,上海失陷,王造时带着家小,与赣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罗隆基、许德珩、彭文应等回到江西,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相似文献   

20.
1996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举办“黄国璋教授诞生百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人对黄国璋的一生,特别是他学术上的成就作了高度评价,称他是我国地理学的先驱,我国地理学界的先师和泰斗,同时又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共产党最忠诚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