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亚地区位于我国西南方向,是一个相对落后但具有较大合作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区域。虽然我国与南亚国家有着悠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往来关系史,但中国与南亚国家陆、海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状况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与南亚国家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潜力的充分发挥。为此,本文在详细梳理中国同南亚国家的陆、海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现状与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南亚国家陆、海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的可咨借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对南亚的投资在中国和南亚双边所占比重都很低,与双边贸易形成鲜明对比。从投资壁垒的角度来看,南亚国家存在九种具体投资壁垒,尽管近年来有所降低,但隐蔽性有所增强,同时具有国家针对性。南亚国家投资壁垒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成本、国际化程度等均带来影响。中国应该从完善与南亚国家投资自由化的促进制度和机制、提高对各类投资壁垒的应对能力和建立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体系等方面来应对南亚国家的投资壁垒。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与南亚国家在货币市场、银行市场和证券市场等金融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金融监管合作偏少的问题日渐暴露。为此,与南亚国家开展有效的金融监管合作,以适应地区性金融服务不断发展的需要,成为下一阶段亟待完善的国际性合作议题。本文选取2000—2019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与南亚各国的金融监管合作水平,研究发现双方的金融合作程度、双边贸易往来、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监管差异、信息共享基础等都是影响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对中国与南亚国家金融监管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更全面的梳理总结,并提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民族问题、教派冲突等困扰着南亚国家发展。依民族问题类型来看,南亚民族问题主要可划分为教派冲突型、民族分离型、移民型、跨界民族型。南亚民族问题"痼疾"难除与宗教历史因素、主导型民族政策失当、经济发展失衡、外部势力的影响等密切相关。南亚毗邻中国西部,其民族和教派冲突直接影响我国国家安全。首先,民族、宗教矛盾所引发的南亚国家力量对抗,必然会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其次,南亚民族问题的"外溢"将影响我国西部边境地区的稳定。最后,部分外部势力还希冀利用南亚民族问题延缓、平衡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中国视角通过分析中国对南亚国家投资合作渠道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探讨了拓展中国对南亚国家投资合作渠道的机遇与挑战,结论认为新形势下有必要拓宽包括"银行借款"、"跨国公司FDI"、"利用证券市场投资"以及"政府主导投资"在内的四个层次的中国对南亚国家投资合作渠道,为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提供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2006,(4):35-35
2006年10月27日,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在昆明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按国家大开放战略,为充分发挥云南省在“走出去”中的区位优势,推动全省社科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云南省毗邻东南亚、南亚,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长期、密切的联系。云南的东南亚、南亚研究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东南亚、南亚研究成果显著,对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云南参与大湄公河…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南亚外交与克什米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克什米尔问题一直困扰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随着印巴两国矛盾尖锐以及双方均已实际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问题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中国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立场调整的中国南亚政策的重要体现,始终反映了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两国的战略关系变化,同时也与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相关。近年来的印巴和平进程、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以及美国等其他大国对南亚战略影响的加深,均对中国南亚政策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辨识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资金融通问题,是促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命题。本文综合应用定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旨在对中国与南亚国家资金融通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开展综合评判。可见,中国与南亚间资金融通主要面临政治和社会两方面的挑战,且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资金融通潜力差异较大。因此,建议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国与南亚资金融通的潜力,在精准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形成差异化的资金融通政策取向,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谋划中国与南亚的互联互通发展,从而构建中国与南亚资金融通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南亚安全格局的现状是以印度为中心的非对称性安全格局;同时南亚地区的国际组织发展滞后,非国家行为体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地区安全格局有着显著的影响。"1947年结构"和"1962年结构"是影响南亚安全格局的结构性因素。随着新的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加入和决定安全结构的行为体间博弈规则的变化,特别是印度邻国政策的调整,南亚安全格局正经历着缓慢的变化。在南亚安全格局中,中国是南亚地区重要的外部平衡者。上述南亚地区安全格局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为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应防止印度门罗主义的升级,提升南亚国家安全合作水平并寻求与印度在南亚地区发展援助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南亚国家能源自然禀赋不厚,开发能力不强,而经济增长较快,多数对进口能源依赖较大。但南亚是中国近邻,又是中国进口油气的重要通道和管道所在地,同南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对中国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南亚宗教文化融入美国社会的重要时期。 2 0世纪初到 2 0世纪 70年代 ,南亚主要的宗教 ,比如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拜火教开始移植到美国并在美国社会中扎根。这些宗教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寺庙或者清真寺。而且为了适应美国社会 ,移植到美国社会的南亚宗教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南亚各宗教信徒来源和南亚各宗教在美国传播具有国际性和复杂性。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信徒组成新的宗教共同体。一起参加礼拜的有从南亚、非洲、中东、中亚等地来的穆斯林 ;参加佛教…  相似文献   

12.
南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地缘位置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地位。源于南亚重要的地缘格局,中国以互联互通为契机参与南亚共商共建共享顺理成章,但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区域内各主体间矛盾依然激烈、贸易对象不平衡现象显著、中国-南亚有限的民间交流是中国推进战略合作的短板。未来中国南亚区域合作更加强调相容性,势必要在国内发展愿景与南亚国家现实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全面加强无缝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3.
文富德 《东南亚》2010,(2):39-45
为削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印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西南地区和南亚国家,应积极扩大商品贸易,促进相互投资,增加旅游往来,密切交通联系,加强结算合作,从而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推动中国和南亚国家经济尽快恢复并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南亚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同南亚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 ,面临发展本国国民经济的共同任务 ,都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我国对南亚政策的选择不能离开世界政治秩序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个大环境。同时 ,还必须从中国和南亚在世界政治秩序中的地位与作用来考虑 ,达到我们对南亚政策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南亚地区安全的大国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亚地区安全形势近年来有逐渐恶化的趋势。主要体现为南亚国家内部动荡不安、国际恐怖势力活动猖獗、大国介入而产生的矛盾等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深陷阿富汗-巴基斯坦困局,以及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新战略与其他大国的互动。这里既有印度的地位与作用方面所产生的变化,也包括中国对南亚地区的影响增长。这些互动也可被解读为南亚地区新的大国博弈。  相似文献   

16.
南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地缘位置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地位。源于南亚重要的地缘格局,中国以互联互通为契机参与南亚共商共建共享顺理成章,但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区域内各主体间矛盾依然激烈、贸易对象不平衡现象显著、中国-南亚有限的民间交流是中国推进战略合作的短板。未来中国南亚区域合作更加强调相容性,势必要在国内发展愿景与南亚国家现实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全面加强无缝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7.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关系发展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中国发展与印度以及整个南亚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为此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和中国南亚学会 ,于 2 0 0 3年 9月 2 3日至 2 5日在云南昆明联合召开了“中国与南亚问题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外交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宁夏外联局、甘肃国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发展,地区内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其所包含的内容远比5%的比重更为丰富。制约南盟内贸易发展的经济因素是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需切实解决才能发掘地区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扩大对南亚的贸易、投资等经贸合作,有助于南亚国家提高区内贸易供给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区内贸易与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算南亚六国进口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中中国和印度各自所占比例,发现:总体上,在南亚六国进口方面,印度对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有着较高的影响力,中国则对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在出口方面,印度对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有着较高的影响力,中国则对巴基斯坦有着较高的影响力。通过测度竞争态势指标,发现:在南亚六国进口方面,印度对不丹、尼泊尔、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的影响力较高,而中国则对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影响力较高;在出口方面,印度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的影响力较高,而中国则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较高。最后,基于结论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随古印度文化的传播影响了东南亚、南亚地区。两大史诗作为戏剧主题进入和影响了各国的戏剧艺术,在诸国戏剧中有着的不同表现形式。两大史诗对东南亚、南亚国家戏剧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或被直接搬上戏剧舞台,或被当作一种元素融入各国的本土戏剧当中,或被当作一种素材进行二次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