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自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以来,海安县委把加强农业产业链、农民合作组织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协会”的工作模式,探索了一条“组织保障、产业引导、典型带动、发展惠民”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教育党员更有效,服务群众更直接,推动发展更有力的目标。坚持因社制宜,优化组织设置,构筑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台账,根据不同专业合作组织的党建类型和特点,通过单建、联建、挂靠建等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建率。整合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形成的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产业党组织,在“一村一品”形成的产业链合作组织建立党组织,对人员分散、不易管理的合作组织,采取村党支部下设特色种、养殖党小组的形式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建立大公镇山羊协会、雅周镇草绳协会、周垛村朗德鹅业合作社党支部等40多个党组织。党组织依托专业合作组织这一平台,有效发挥了上联党委、政府,下联党员和群众的作用,探索了一条党组织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牢牢夯实了党在农业产业发展链上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刘勇 《党的建设》2011,(9):44-44
近年来,泾川县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建起了“一主三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一是着眼产业开发,建立“产业型”党组织。弪川县采取支部七专业经济协会、支部+农村专业合作社、支部+产业基地等模式,建立以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营销为主要类型的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17个,以建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家禽饲养为主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膙。作为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最早探索出“支部+协会”模式的四川省,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始终围绕经济发展抓党建、找准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结合点,选好朽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经验,将党组织建在了产业链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黑龙江省嫩江县城乡党组织携手共抓党组织建设,携手共同为农村服务,推动了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组织联建。县委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拓宽互帮互助渠道。依托城乡新经济社会组织、产业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专业协会”等党组织26个,有效发挥了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职能。县南华糖业党委等企业党组织与各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开展村企联建,  相似文献   

5.
光山县弦山街道党工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农村党建工作的创新带动各项工作的创新,促进和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一是依托专业合作社等非公经济组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截至今年5月份,街道党工委建立了光山县进万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等5个党支部。二是依托行业协会,把党组织建立在新社会组织上。  相似文献   

6.
刘文详  吴波 《党课》2010,(21):72-72
甘肃省静宁县采取“一链三点”的方式,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经济增长点、务工联结点、居民服务点上,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针对果品产业发展较快的实际,该县采取支部加基地、加园区、加车间等“一线一支”模式,组建了13个专业党支部,吸纳产业工人党员326名,  相似文献   

7.
张斌练 《党建》2009,(6):47-47
按照“支部把脉定规划、协会搞好三服务、基地牵头壮产业、会员带头做示范”的思路,麟游县委在全县村级党组织中推广和深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党建促发展工作模式。各村党组织立足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本村人才、资源等现状,牵头组织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田秀才”、“土专家”等成立协会,吸纳农户积极加入协会。根据产业协会、产业基地、产业链等关键点上党员分布情况,对符合党章规定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适时建立产业协会党支部或党小组,大胆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们全面推行了“按产业设组织,抓活动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机制,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巩固中提高,创新中加强,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我们针对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党组织设置不适应、党员活动难开展、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提出了“按产业进党组织”,具体建立了三种模式床取了三项措施。 三种模式:一是按从业类型划分专业党小组。对于产业项目多、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按照居住集中的…  相似文献   

9.
洪峰 《实践》2011,(7):35-35
赤峰市林西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提升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经济建设前沿的主导作用,创新“1+3”(支部+合作社+生产基地+示范户)村级发展模式,引导、服务、推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张家川县立足县情实际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积极探索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产业党委模式,大力推广乌龙头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首先,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夯实党的基础,增强党的活力,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创新基层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在农村以“一村一支部”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等组织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城市社区则根据发展变化新形势,拓展党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建立在居民小区、楼宇、市场等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在非公有制企业,要按产业链、板块经济以及党员的主要从业情况,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成熟一家、建立一家,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2.
杨传利 《新长征》2014,(3):51-51
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宗旨,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组织加固,创新设置。从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能建必建”为原则。大力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和“基地+支部”、“党员+农户”模式.将党组织设置到产业链上和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中,通过优化组织资源配置,实现以强带弱,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13.
最初,由于规模小、人员少,三阳机械有限公司没有一名党员,组建党组织更是无从谈起。针对不少类似于三阳机械这样的企业,广汉市向阳镇党委按照“1+X”建党模式成立了向阳镇商会党总支,专门指导“零党员”企业开展党的工作、发展新党员、建立党组织。通过“1+X”建党模式,广汉市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覆盖面达100%。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22):40-40
浙江省平湖市针对部分“两新”组织产业集聚、行业相通、地域相邻等实际,创新党组织组建方式,多方联动,合力推进,积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他们坚持因地制宜,探索产业联建新模式:一是推行“行业协会+党支部”模式。  相似文献   

15.
潍坊:产业建支部 党员带头富 农民增收入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潍坊市围绕强化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把在实践中成功探索的产业建支部的做法,列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广“产业建支部、党员带头富、农比增收入”工作模式,初步构建起以产业为纽带、以产业链党组织为主体、以镇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党组织设置运行新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细胞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基层管理与服务已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传统的由农村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方式已有许多不适应。本文以浦东新区大团镇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时创新党建工作新理念,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以实践“支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党建新模式为载体,加强对农户的组织、引导和服务为范例,探索基层党建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雷甘霖 《当代贵州》2011,(19):44-44
近年来,铜仁地委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就近就便、自愿组合”原则,打破按行政村设置党组织模式,以产业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组建产业党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收到了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近年来,赤峰市松山区积极调整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有效发挥了新型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盘——山县委坚持把党组织设在农民致富增收的最前沿,在县域境内设置了109个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盘山县委进一步加大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力度,对县域内的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了食用菌种植、棚菜生产、河蟹养殖、农机推广、稻米加工等相同产业互助对接的产业链大组织,建立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崇礼县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机制,拓展党组织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新村级党组织设置,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崇礼县深入实施村村联建、村居联建、村协联建、村企联建等"联建联创"工程。以特色中心村为主体建立联村党组织,实行强村和弱村"1+N"模式,建立了上三道河区域"1+4"联建党总支、西甸子“1+4”联建党总支,有效发挥强村组织带动和产业示范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