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曼 《红岩春秋》2010,(3):16-18
今年是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百年诞辰。抗战时期,曹禺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话剧作品并搬上舞台,《蜕变》、《北京人》和《家》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些剧作在面世之初,周恩来或从艺术、或从政治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曹禺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0,(12):58-59
<正>童道明在9月26日的《北京晚报》上撰文指出:中国大戏剧家曹禺说过不少金玉良言。我想从中选取两句当做他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一句是:"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9):126-126
凇沪抗战期间,由于战局吃紧,日本人的气焰十分嚣张,蒋介石的情绪也非常不好。  相似文献   

4.
曹禺访谈录     
石曼 《红岩春秋》2007,(6):30-34
一198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并迎接重庆首届雾季艺术节,我们重庆市话剧团创作人员,推荐剧团排演曹禺先生的《蜕变》。理由很简单,重庆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了中国话剧黄金时代,曹禺的剧作是创造这个黄金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话剧团具有演出"五四"以来优秀话剧的传统,自1950年代起,单是曹禺的剧本,我们在重庆就演出了《雷  相似文献   

5.
胡飞 《党史博览》2010,(5):27-28,53
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盼望中国从此走上和平建国的道路。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并未能阻止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1946年1月10日,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张群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后来又达成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根据该协议,  相似文献   

6.
姜定耀 《湘潮》2012,(4):24-26
贺龙夫人薛明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悼念文章《贺龙之死》,我是流着泪读完的。作为贺龙的部下,缅怀往事,历历在目,乃作追记,聊志思念之忱。  相似文献   

7.
曾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没有机会去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张鸣 《廉政瞭望》2014,(22):44-44
抗战胜利,遗留问题要解决,其中一项就是审判汉奸。抗战期间,中国的汉奸比较多,从北方到南方,伪政权好几个。最大的,就是汪伪政权。关内的沦陷区名义上都归它管,实际上不过统辖江南一隅。 汪精卫原来是国民党的副总裁,论资历,比蒋介石还显赫。当年刺杀摄政王名满天下的时候,蒋介石还籍籍无名。汪伪政权里的人物,在国民党阵营里,也都是数得着的。这样的伪政权,不受惩罚,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9.
甘犁 《红岩春秋》2007,(6):18-24
奇人奇士,能文能武,黄埔二期毕业的北伐健儿,被莫斯科中山大学遣送回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当过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副主任和中央宣传部总干事,上海滩上的著名左翼作家,鲁迅逝世时的抬棺弟子之一,周恩来的"妹夫"……这样一个傲骨崚嶒,才气纵横的人,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又有一些怎样特立独行的举动……  相似文献   

10.
11.
宋宝珍 《前线》2010,(9):58-59
<正>一百年的历史烟云,足以让岁月褪色,却让曹禺的剧作屹立于当代舞台,成为久演不衰、日久弥新的艺术形象;一百年的历史积淀,滤去了很多光环,却打磨了艺术伟人钻石般的灵魂,映射  相似文献   

12.
中日秘密谈判可以说是抗战期间最诡异的事件,这不仅表现在中日双方,而且也表现在中国内部。蒋介石屡屡对孔祥熙的谋和活动加以阻遏,但是,蒋介石本人又亲自掌控过几次对日秘密谈判。抗战时期,在蒋介石亲自掌控的中日谈判中,他最重视并且用心指导的是1938年的萧振瀛与和知鹰二之间的谈判。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政治文化视角入手,从作家的身份认同与创作文本的规范两方面探讨曹禺的后期活动与剧本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政治理性.政治理性导致了曹禺后期创作的艺术魅力消退.  相似文献   

14.
和大多数黄埔名将不同,戴笠不是通过率军打仗、屡建战功而获得声名的,他发迹于搞情报。戴笠被人期望的全部威力,似乎全来自于他高超的情报能力,以及无处不在的情报网络。抗战后期,由戴笠主持的"中美合作所"更是臭名昭著。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希姆莱",称他统治的军统为"无辜者的魔窟"。的确,在国共战场上,戴笠满手血腥,然而在攸关民族大义的抗战时期,他亦有不少正义之举,并被许多国民党人描述为  相似文献   

15.
张玉艳 《党史博览》2010,(12):49-51
在抗日战争时期,凡是到过抗日根据地的国际友人和大后方来的朋友,无不对八路军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坚持敌后抗战感叹不已,认为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当他们看到在艰难困苦的敌后.在荒僻狭窄的山沟里。诞生出的抗日根据地第一本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时,更加感到振奋,惊叹这是“奇迹中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杨天石 《党史文苑》2009,(10):42-44
中日秘密谈判可以说是抗战期间最诡异的事件,这不仅表现在中日双方,而且也表现在中国内部。蒋介石屡屡对孔祥熙的谋和活动加以阻遏,但是,蒋介石本人又亲自掌控过几次对日秘密谈判。  相似文献   

17.
《前线》2010,(9):F0003-F0003
<正>在曹禺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文化部、中国文联、北京市政府举办系列纪念活动,缅怀这位为中国戏剧作出杰出贡献的戏剧艺术家。9月24日,曹禺百年诞辰纪  相似文献   

18.
一份绝秘文件泄露,蒋介石极其震惊。他是《资本论》最早的中文译者之一,张学良深感潜伏在自己身边的潘文郁人才难得,想保住他的性命,蒋介石却不为所动。少帅心情沉重地感慨道:“杀朋友是最不应该的,也是最难过的……”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救亡。风华正茂的漫画青年饱受了内忧外患的煎熬,也释放着巨大的生命与艺术激情,抗战漫画运动由此发生。他们以画笔作武器,通过创作大量生动感人的作品、成立漫画组织、出版漫画刊物、举办画展等,在动员全民抗战的浪潮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为中国漫画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后期,美国与中共有过一段官方层面的短暂接触。蒋介石对此十分怵惧,竭力阻止与破坏。他基于与美国打交道的经验及时局变化,先是竭力阻止,后用“拖”字诀,设置障碍。当美国与中共实现接触、有接纳中共主张的可能时,蒋介石坚决反对。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权衡利弊,时常有所让步。在多方因素作用下,美国最后又回到了“扶蒋反共”的老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