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23年秋,他因不满陈独秀的家长制领导作风等缘故而自行脱党。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主张,仍然同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解放战争后  相似文献   

2.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领导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革命军队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杨飞  李盈 《世纪桥》2011,(8):14-20
一 1920年夏,怀着“寻找同志干社会革命”的理想,李达由日本回国。回到上海后,他立即前去拜访陈独秀。当获悉陈与李汉俊正在组织成立共产党后,李达欣然接受陈的邀请加入其中,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八位(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杨明斋、李达)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赵赓 《世纪风采》2023,(11):34-38
<正>萧楚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理论家、中国青年的良师益友、《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之一。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牺牲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高度赞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称赞他是“在青年界最有信仰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5.
李达脱党的原因浅析杨正国李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曾作过重大的贡献,功不可没,名垂青史。可惜,他曾在1923年秋脱离了他积极参与创建的中国共产党。那么,李达为什么会采取这种历史性的行动呢?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大事变",具有划时代意义.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的一大的会务等筹备工作,是由上海共产党和李达具体负责的.王会悟是李达夫人,当时协助李达做了许多具体工作,为党的"一大"召开作出了重大贡献.笔者为此特于1983年8月2日访问了王会悟.她回忆了当时具体安排"一大"会场、住宿地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11)
正"鹤鸣兄: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前来参与经营。"这是陈列在李达纪念馆的一封短信,是毛泽东写给李达的。这一封毛主席写给李达的短信,既体现了毛主席坚定的信仰,也体现了主席乐观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13位一大代表之一的李达,是中共早期领导人。1923年,因与陈独秀商谈国共合作问题时发生争执,脱离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武昌、上海、北京、湖南、广西等地各大学任教,继续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欧阳青 《党史博览》2001,(12):43-48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在江西南昌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孙昊 《党史文汇》2021,(2):22-27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随着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等10多个省的边界地带开辟了13块大小不等的主要革命根据地.其中,中央苏区形成赣县至永丰纵约400里、万安至瑞金横约3...  相似文献   

10.
李桂华  王海桦 《前线》2023,(4):90-91
<正>毛泽东和李达创办《新时代》杂志1923年4月10日,由毛泽东主创、李达主编的《新时代》杂志在长沙正式创刊。1921年8月,毛泽东和何叔衡等早期中共党员合作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自建校以来,该校一直重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先进革命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经过近2年的发展,湖南自修大学在办学上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1.
<正>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这个伟大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南昌,因此成为人民军队的摇篮,赢得了"英雄城"的美誉。南昌起义的决策酝酿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派相继调转枪口,屠杀曾经是革命战友的共产党人和革命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刘邓中夹不进一个顿号,那么,刘邓旁边同样也缺不了一个人——李达。 纵观李达的戎马生涯,他在长达30年的参谋长职位上,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刘邓身边为之运筹帷幄。 (一) 李达原名李德三,1905年4月19日生于陕西省眉县崖下村。1926年在甘肃平凉考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排长、连长。1931年12月随赵博生、董振堂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9月由王震、甘泗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达  相似文献   

13.
吕芳文 《湘潮》2005,(4):1-1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是毛泽东的诤友、密友。党的二大后,李达因与陈独秀发生矛盾,愤而离开党的组织,但他长期在敌对势力和白色恐怖的重重包围之下,始终坚持为党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1949年12月,在毛泽东的安排下,经刘少奇介绍,由毛泽东、李维汉、张体学等人作历史证明人,党中央批准李达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修正错误,这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达始终坚持不渝。20世纪50年代末,李达在武汉大学任校长。其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已…  相似文献   

14.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当时与湖北籍的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会,那年他31岁。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湖南籍人氏李达。李达因个人书生意气,曾两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1920年夏入党,1923年秋退党;第二次是1949年12月入党,1966年8月25日,在李达去世的第二天,李达被党组织开除出党。第三次入党是在李达去世14年后的1980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中共湖北省委的决定,为李达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15.
博览之窗     
李达结束“守寡”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后来由于一些原因离开了党,但他一直在从事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工作。 1939年初,毛泽东和周恩来曾托李达的学生、历史学家吕振羽看望并征求李达的意见:是否愿去延安。李达当即表示:“只要有一碗饭吃,我就愿意去。”由于周恩来出国治病,吕振羽便将此话告诉了中共  相似文献   

16.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向被尊为“中国的理论巨匠”。1961年,李达接受了毛泽东给他的任务——修改自己于30年代撰写的《社会学大纲》。他在武汉大学筹建了全国大专院校中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7.
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武装,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作为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朱德,为我党武装力量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8.
李玲 《党员文摘》2021,(3):8-10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以疯狂的屠杀与中国共产党决裂,在背叛革命的同时埋葬了轰轰烈烈的大好革命局面。在关系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举行南昌起义,以武装斗争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由此开启了独立领导革命的新篇章。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嘉音 《党史纵横》2001,(2):24-2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党员:他参加了建党的筹备工作;他自动脱党;他脱党后仍然自觉自愿地为实现党的目标矢志不移,党组织仍然关怀他、信赖他;经党的高级领导人介绍他又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革"中他又不幸被开除出党,含冤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沉冤终得昭雪,他被恢复了党籍和名誉.他,就是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  相似文献   

20.
李蓉 《广东党史》2015,(2):4-10
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探索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力量和革命根据地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邓小平不平凡的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重要亮点。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配合和支援了其他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先例,为革命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党政军工作骨干和人才,表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艰苦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