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许多省市相继出现了一些股份企业的试点。为了正确认识股份企业,把股份企业纳入法制的轨道。本人就股份企业的几个法律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通过对股份合作企业法律属性实践断层面的剖析,运用著名合作学者戴维·埃德曼关于股东所有权分解原理,比较分析了股份经济和合作经济后,提出股份合作企业的独立法律内涵是:⑴职工全员入股并且持股额相对均衡;⑵按劳分红与按资分红相结合;⑶劳动民主与股份民主相统一。从而解决股份合作企业立法的基点是确定调整对象的法律属性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行股份合作企业股权结构模式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以职工个人股为主,法人、自然人股为辅的新型股权结构,并对集体股、企业股的去留进行阐释,以求解决当前股份合作企业立法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各国的企业立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公司法”为核心和主体的企业法律体系,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采用了这种类型。一种是以“企业法”为核心和主体的企业法律体系,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采用了后一种类型,我国也不例外。我国企业法律体系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它强调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将企业划分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个人所有、中外合作合资和外国独资等。第二,强调纵向的组织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国家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第三,它强调企业的部门特点,对企业采取分行业分部门管理。在我国,股份经济的产生是随着企业横向经济联合而出现的。关于股份经济,目前还无一个统一和严格的定义,在人们心目中,它的基本含义是集资,即一个经济单位的资金有两个以上的来源。西方各国都用公司法来调整人们所说的股份经济。如果说股份经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全民所有制企业不仅要在经济上成为“自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且要在法律上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本文拟就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法人特征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家创建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法人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一个有机的组织体,有自己特定的生存目的和活动范围,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和法人创建机关的意志而产生或消灭。全民所有制企业既区别于集体所有制企业、合资经营企业股份  相似文献   

5.
常远 《现代法学》2000,22(4):128-132
本文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 ,以系统科学框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股份法律制度的论述、股份法律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在中国实施股份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等问题 ,进行初步探索 ,确认股份法律制度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韩灵丽 《河北法学》2005,23(1):24-26
类别股与类别股份的内涵基本相同,是指在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设置了两种以上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利益效果的股份。持有类别股或类别股份的股东称为类别股东。在我国,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分立导致了诸多弊端存在,而建立类别股东制度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既经济又有实效的方法。从法律层面来看,建立类别股东制度既有法律上保障也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超额配售选择权(over-allotmentoption)是发行公司在其股票发行时规配售情况向作出的超出其计划发行确定的股份数额的一种选择。参与外资股超额配售的法律服务是律师在外资股发行与上市中一项新业劳,值得在实践中探讨研究。(一)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的法律根据1.《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以下称《特别规定》),是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贸股中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法律根据。《特别规定》第11条指明:”公司在发行计划确定的股份总数内发行境外上市外贸股,经国经院证券委员会批准,可以与包销商在包销协…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问题。它不仅与掠夺性价格、市场定义、市场拥有量、资产性合并或股份性合并问题相关,而且包含规模经济、行业结构变化等因素。法律与经济的融合,在这里有着充分的体现。笔者试图展开一种新的思路,即运用经济分析法学的方法对反垄断法进行分析。一、反垄断法中垄断概念的法经济学分析反垄断法中的垄断是垄断法所要禁止或限制的对象,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但其唯一确定的特性是:垄断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不同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对垄断的规范方式亦是不同的,这些规范方式上的不同反过来又…  相似文献   

9.
<正>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基本国策,也是我们对外发展经济关系的基本方针。九年来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这一方针完全正确。但是,怎样进行开放,如何引进外资和技术合作与交流呢?由于国籍、社会制度和法律不同,要实现上述经济目的,就要靠签订涉外经济合同。合同虽然不是法律,但一经双方签字,就会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可是合同并没有固定不变  相似文献   

10.
《中毕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对股份质押合同作了专门规定。本文根据担保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就股份质押合同的法律特征、效力认定及纠纷如何处理等问题谈谈看法。一、股分反押合同的法律特征所谓股份质押合同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与债权人达成的以依法可转让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设质作为债权担保的协议。它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包括当事人之间的具有担保性质的信函、传真等。也可以是主合同中的担保条款。股份质押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具有单务无偿性。出质入和债权人之间并不相互享有权利和相互负有义务。股份质押合同的权…  相似文献   

11.
一、公司股份转让的概述公司的财产以投资方的投资划分成份额,每一股东所持有的公司资本份额为公司股份。我国的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合营公司一般未按股份来确定公司财产,而是以各方的投资或注册资本来计算各方的财产。虽然投资额与注册资本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但从广义而言,我们所称的投资额、注册资本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同一概念,即投资者的投资在公司登记注册时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也就是投资者的投资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股份转让是指公司的股份持有人依法自愿将自…  相似文献   

12.
李晓安 《法学》2012,(3):143-154
社会信用法律体系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子系统,具有与母系统的自我相似性。这种家族相似性指出了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但是,通过解构我们发现体系存在的法律生成障碍、结构虚空导致法律效力的软约束、结构模糊导致权力分配不确定、结构存在固有的不平等导致利益关系不平等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的建设。体系的建构既要反映信用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需求,又要遵循法律结构体系的生成要求;既要通过制度变迁调整失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又要受制于固定不变的逻辑力量。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由不均衡向均衡状态的转变是信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压力引起的法律制度内在的变迁,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信用经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相契合。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学的尴尬很大程度上源自针对经济法独立法律部门地位的由来已久的论争。要深入开展经济法学的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现代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并以恰当的方式回答什么是现代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经济法,其方位是确定的,而其界限却是模糊的,以此为基础确定经济法的方位时,“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法治·人潘拓十四大确定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由过去那种封闭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现代的开放式的市场经济。这无疑是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进步。一个跨跃。它必然要带动整个社会的变革。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市场经济体制若没有法律...  相似文献   

15.
<正> 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提出并在法律规范中固定下来的。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在实现经济政策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列宁曾强调指出,经济政策必须"以法律形式最牢固地确定下来,以免发生任何偏向。"法律调整能使经济关系具有稳定性、持久性,能在经济中建立起严格的秩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对近百家股份企业的抽样调查中得出结论,我国要在原有的企业管理体制下使股份企业得到健康发展难以做到。要真正找到我国股份制的发展途径,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极不规范的试点办法,加快股份制立法,使股份制试点在法律规范下进行.股份制立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可能靠制定一两个单行法来解决,应当配套进行公司组织、明确产权、管理证券市场、完善税收等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17.
反垄断法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问题,它不仅与掠夺性定价、市场定义、市场拥有量、资产合并或股份性合并问题相关,而且包含规模经济、行业结构变化等因素。法律与经济的融合在反垄断法中有着充分的表现。所以,笔者试图展开一种新的思路,运用法经济学分析反垄断法中的垄断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法制必将健全和完善。法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首先,法律确认商品经济新秩序。新秩序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各种经济活动、有关政府经济行为规则,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国家与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关市场的建立和运行、既要保护发展公平竞争、又要反对垄断和封锁,有关各种经济关系的存在,有关物价、税收等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都必须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只有经过法律的确定,才能明确各自的经济地位和法律地位,才能够存在和发展。其次,法律调整商品经济新秩序中的各种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简称计划法)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法律上确定它的调整对象和范围。计划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问题至为复杂,不仅要进行深入的经济分析,还必须进行明确的法律归结。大家知道,法律总是以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己任的。计划法也不例外,也要以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作为自己的调整对象和作用范围。然而,到底是哪些社会经济关系应纳  相似文献   

20.
经济诉讼一词,近年来被作为新的法律用语常见于理论文章之中。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立法,对经济诉讼内涵和范围的理解,实践中应如何运用经济诉讼制度等问题并未解决,本文就经济诉讼的若干问题,谈一下粗浅的看法。一、经济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者之间的关系要确定经济诉讼的概念和性质,首先有必要将经济诉讼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关系搞清。近年来,人们对于这三种诉讼之间的关系有多种看法,有的观点认为:三者各自应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存在;也有的观点认为:经济诉讼、行政诉讼统属于民事诉讼体系;再有的观点认为:经济诉讼依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