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人     
《检察纵横》2012,(12):52-53
“房叔”被双规了。10月8日,网友曝出广州市番禺区城管分局政委蔡彬的“个人名下房地产登记情况查询证明”,22处房产总面积达7203.33平方米,被网友称作“房叔”。随后,这一消息得到番禺区纪委部门证实,蔡彬也因此被停职。经奁,蔡彬涉嫌收受他人巨额贿赂,涉嫌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2.
贺超 《政府法制》2013,(7):24-25
“房叔”、“表哥”、“雷冠希”……一个又一个新词被创造,一个又一个被曝光的官员因贪腐而倒下。  相似文献   

3.
日前,广州市房地产档案馆将泄露番禺“房叔”信息的责任人撤离岗位,并给予其行政记过处分。客观地说,广州市房地产档案馆所作的处罚决定,是针对个人信息系统管理漏洞问题。无论从程序性原则,还是法定的程序要求来看,都有其正当性。相反,把处罚与打击报复相联系,不但没有确切依据,还透露出判断的情绪化。如果以程序正义为出发点,似乎没有模棱两可的余地。然而,这里隐去了程序正义的默认前提,即程序的合理正当,且畅通可行。房地产档案馆工作人员通过不合法的途径与手段公布了信息,这是一种程序不正义,那么,有没有可以行走的正义通道呢?通过合法途径向纪委举报被认为是可行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要坚持以程序不正义的方式来追求正义?事实上,这才是程序之争的核心。在此之前,广州相关部门有没有收到对“房叔”的举报,外界很难知晓。可以确定的是,直到“房叔”房产信息泄露,当地内部监督所载录的相关信息为其个人申报的两处房产。后一信息确实符合程序正义,可依照这一程序,并不能探究腐败真相,程序本身变成了受到质疑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它是公众为申请“表叔”杨达才工资公开遭拒哗然的重复。进一步来看,监督向网络的普遍转移,需要反思的是其他途径是否通畅。当下的一种倾向是,对程序正义不可辩驳的捍卫,它对应的是中国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背景。在这个意义上,维护程序正义成为向法治迈进的一个积极信号。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过分追求程序正义,可能会忽视程序正义的语境。正义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指向的是实现绝对正义的困难,以及避免在追求实体正义的途中“制造”不正义,这也是为何对程序正义的强调,多出现于对刑事审判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上。不过,一旦把作为实现正义手段的程序正义,当成正义的最高追求,其实是在终极正义问题上的本末倒置。程序正义的对立面并不是必然的恶,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承认程序正义的前提下,仍对泄露“房叔”信息的行为拍手称道、挺身维护。与其争论处罚是不是符合程序正义,不如把焦点放在怎么创造一个让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并行不悖的公平环境上。  相似文献   

4.
佚名 《法庭内外》2013,(3):42-42
近来,随着“房叔”“房妹”“表哥”事件不断曝光,有“反腐利剑”美誉的财产公示立法更是被寄予厚望。打破当前的立法僵局,从法律上确立起官员财产公示的普遍性义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5.
交个三五万,就能买到一个合法的虚拟身份,拿到一张被认可的身份证,这本是“房姐”“房叔”们才能办到的事情,居然在网上并不稀奇。日前,央视报道,在安徽、江西等地,有非法户口中介买卖“幽灵户口”牟取暴利。  相似文献   

6.
潘琦 《政府法制》2013,(4):38-39
番禺“房叔”、广州“房婶”、顺德“房局”……“房”字辈官员的阵容还在继续扩大。日前,青岛“房爷”在大众论坛一则网帖的推动下浮出水面。网帖称,山东青岛即墨市八里庄一村书记及其子女名下有房产34套,估价约上亿元。  相似文献   

7.
读懂伤痕     
前些日子的一个周末,我下乡办案回家,人已累得不可开交,草草地洗了一个澡,想美美地睡个觉,好调理一下身子和情绪。刚躺下,便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忙打开门,来访者竟是我多年不见的表叔。表叔一手提着一兜水果,一手提着几瓶“剑南春”和两条“红塔山”,一进门就满面笑容地开口:“表叔看你们来了,多年不见,想你们咧!”这是我进城工作后,表叔头次登门。童年时在乡村跟表叔去打猎、钓鱼、划船、放排,有着享不尽的乐趣。表叔还有恩于我。一次钓鱼我不慎落水,险些见了龙王,是表叔潜下水底把我救上岸的。长大后到外面读书,直…  相似文献   

8.
反腐新风劲吹,网络身先士卒。一些“问题官员”因网络曝光受到相关部门查处落马,从抽“天价烟”的周久耕到“表哥”杨达才,从“房叔”蔡彬到“不雅视频”主角雷政富,一个个都像妖怪碰上了照妖镜一样原形毕露、  相似文献   

9.
岁末年初,“房多多家族”集中登场:房叔、房婶、房妹、房姐、房媳、房祖宗、东北房哥、陆丰房爷……在“限购”空前严格的今天,“房多多”们的房产数量和购房手段都让人大跌眼镜。在迷雾重重的房屋产权信息的背后,究竟还隐藏着多少“房多多”?酝酿已久的住房信息联网又将如何回应人们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近期,“网络反腐”成了网络上的一大热词,借助网络曝光和网民围观,“表哥”“房叔”“房姐”相继落马,网络反腐的成效有目共睹。在社会舆论一边倒的鼓掌叫好声音中,在中央高调重视网上舆情环境中,在相关部门愈发迅速的应对行动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发现和惩治贪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裘力 《检察风云》2014,(23):20-22
国家干部成了“开发商” 现年53岁的张新原是部队的一名转业干部,从杭州市下城区的一个工作人员一直“爬”到了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原副局长的位置。早在2012年12月,张新落马的消息就在杭城传开了。消息称,张新数月前已被纪委带走,传其名下有房产20多套,价值以数亿计,多系杭城房产商“上供”,网友称之为杭州“房叔”。这一传闻,在法院的判决中基本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2.
房子,这个原本为人安身立命之所的物件,却成了某些人输掉身家性命的劳什子。谁是隐藏在“房叔”、“房妹”、“房姐”、“房媳”背后的灰色影子?又是谁让这些“房氏家族”成员浮出水面?“房事件”又隐藏着哪些悬疑?到底是谁推高了如今的房价?人们期待悬疑解开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13.
10月9日,最高法院颁布规定,明确约束利用网络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其中包括人肉搜索曝光个人信息。它于10月10日起施行。有人担心,这会重挫网络反腐。日前,参与该部司法解释制定的专家表示,“人肉搜索”公布“表哥”“房叔”们的贪腐信息可以免责。  相似文献   

14.
徐蕊  乌梦达 《政府法制》2014,(13):33-33
日前召开的不动产登记工作第一次部际联席会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酝酿了多年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有了明确的时间表.网民期待,这一制度能成为反腐利器,拦住“房叔”“房婶”们.  相似文献   

15.
古代户籍制度 《水浒传》勾勒的“及时雨”宋江是一条忠义诚信的好汉。正因如此,他被老爹宋太公以不孝为由“出籍”就更令人深思。在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宋太公还凭着一纸已将宋江“出籍”的文帖而免受牵累。由是,如下问题便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何谓“出籍”?宋江为何又是怎样被“出籍”的?  相似文献   

16.
龙年春节前,骗子的一个电话几乎将我“打懵”了。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正在主持一个会议。突然,手机响了。电话那头,一个操南方口音的男子说,我的孩子在他那里“出了点儿事”。“出了点儿事”这几个字如同催化剂,我的情绪顿时起了变化。在“出什么事了”几个字脱口而出的同时,我的脑海里马上翻滚出了孩子突然生病、遭遇车祸等种种可能。“让他跟你说。”这意味着,按程序设定“我的孩子”要出场了。接着,电话里传来一个男孩儿的哭诉:“妈妈,我被他们绑架了,你快想想办法……”与此同时,电话那头还“播放”着“我的儿子”遭受毒打的惨叫声。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房产住宅局主办的哈尔滨市第28届房展会上,手续不全的“东方莫斯科商住小区”堂而皇之地入驻,又以全款方式“预售”出1000多套住宅。最近,这个大型房产项目被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查封叫停,土地使用证被注销,在当地楼市再次激起轩然大波。那些交了全款却又被告知买了违法房的人们质问:“政府办的房展都靠不住,还能相信谁?这么大的地产项目违法销售,为何没人管?”  相似文献   

18.
马洁 《政府法制》2010,(22):26-26
日前,英陶出了一个“有点缺心眼”的笨贼,还没等进屋干坏事呢,人却被卡在窗户上动弹不得,只得乖乖地等来警察,把自己救出来直接送进警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重庆市检察机关通过举办“示范庭、观摩庭”、“优秀公诉人评比”、“辩论赛”、“优秀法律文书评比”、“网上练兵”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公诉案件质量,还培养出了‘‘全国十佳公诉人”3名、“全国优秀公诉人”6名,“全国最佳辩手”1名。“开县‘12·23’井喷案”也被评为“全国十佳公诉庭”第一名。  相似文献   

20.
这贪官女儿的眼泪还多少有点黑色幽默。 不久前,笔者所居城市告破了一个贪病青案,十余名厅、处级贪官被送上了审判席。他们将贪得的钱或交给亲友窝藏,或购买房产,或化名存入银行,在反贪部门的穷追猛攻下,不但将原赃全部追回,有的还追出了一大坨“不能说明来源”的财产,但也有一个副厅级贪官例外,他的赃款有几百万元没有追回。为什么?因为他把赃款交给女儿,大多数被女儿“高消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