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佚名 《政府法制》2010,(21):33-33
刘太后本名刘娥,就是戏剧中“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她是宋真宗后期的皇后。后世史家对她的评价是:“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  相似文献   

2.
马宁  史友兴 《法庭内外》2006,(10):24-26
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以及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一场普通交通肇事案的背后。却上演了一场“狸猫换太子”的顶罪闹剧。到头来,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幕后策划.表演者连同肇事者共四人一同被押上了被告席,受到了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3.
33七大奇观我在《世界法学七大奇观》中,以法律语义学为武器,指出世界法学存在着七大严重的逻辑或语法缺陷:其一,白马是总称。法律文件和法学教科书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字缺陷。其二,母子同体,王霸不分。权威的教科书上,一会儿说宪法是母法,一会儿又说宪法是主导的部门法(长子法)。其三,王子变成了灰姑娘。在实际生活中,罚和刑同等重要,甚至罚比刑更重要,是标准的王子。但在全世界法学家们的笔下.刑是王子,罚却成了灰姑娘。其四,狸猫换太子。世界各国在法律用语的相互翻译上,往往将"狸猫"翻译成"太子",或将"太子"翻译成"…  相似文献   

4.
夺女大战     
李金宝 《中国审判》2013,(10):84-85
含辛茹苦地抚养了16年的女儿突然被一个陌生女人带走,还声称是孩子的亲生母亲。犹如五雷轰顶的夫妻俩顿时傻了眼。为了要回女儿,两家人展开了诉讼大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随着案情的深入,十多年前"狸猫换太子"的真相被揭穿……  相似文献   

5.
在长达5米的名烟名酒柜台内,超市仅安排一名职工管控售货;在人声鼎沸拥挤不堪的购货现场,骗子巧用“狸猫换太子”的招术,将价值数千元的名贵香烟骗走;在骗子未能抓获的情况下,超市将售货员告上法庭,强烈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那么,在这起特殊的赔偿案中,究竟谁应当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6.
《周礼》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我国在周朝就有消防意识和消防员,当时称为“司煊”、“司耀”。“消防”一词,晚清才传入我国。但我国真正的专业消防队,在宋朝就成立了。据《宋史》记载,东京(汴梁,今开封)人口超过150万,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城市。北宋百多年间,东京重大火灾发生44起。最大的一次发生在宋仁宗时期,连皇宫都烧了。宋仁宗不得不移驾延福宫。  相似文献   

7.
惠之 《检察风云》2012,(14):26-28
改动两个字。土地版“狸猫换太子” 现年57岁的应国权在温州是个知名人物。1970年12月,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参加工作后,一直与“菜篮子”打交道。1992年至1998年,应国权担任温州蔬菜实业总公司总经理,1998年后一直任温州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下称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独揽大权12年。期间曾拥有“市级劳模”、“浙江省优秀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8.
境外诈骗集团和境内诈骗集团密切配合,将新编“狸猫换太子”的戏演到炉火纯青的佳境,连精密、审慎的金融机构也被“套牢”。四川绵阳警方与背靠克格勃组织,重用克格勃成员,手持五国护照、享受利比里亚外交豁免权的国际诈骗犯及其“骁将”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但惊心动魄的较量。  相似文献   

9.
《唐会要》史实辨证一例涂家飞贞观十六年六月,苑西守监穆裕,农囿不修。太宗怒甚,命于朝堂斩之.侍臣战,莫敢进言。太子承乾谏曰:“人者有生最灵,一死不可复活。命即斩之,理恐未尽,请付法司推鞠。”太宗意解,即笞而释之。长孙无忌进曰:“陛下发天威之怒,太子犯...  相似文献   

10.
王吴军 《政府法制》2010,(16):47-47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夏天,北宋皇帝宋真宗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接到许多关于蝗灾的奏折,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危害极大。当时,宋真宗正在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神仙会来消灭蝗灾。许多官员看出了宋真宗的心思,就开始扮演“大忽悠”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孔子故里行     
去泰安,拜孔府、孔林,了却多年心愿。孔府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两米多高的雌雄石狮.昂然屹立。孔府又称衍圣公府。“衍”指水的广布、长流,意喻展衍圣道。这是北宋玉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第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嗣后,子孙相继.承袭32代,历时880余年。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等职。新婚后不久,他便写下《赠内》一诗,与妻杨氏共勉。诗中写道:“蔬菜足充饥,何必膏梁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在吃穿方面。不要追求山珍海味,不要追求竣罗绸缎。布衣蔬食,温饱足矣。  相似文献   

13.
晁错是颍川人,自少研习中不害、商鞅的刑名法术之学,稍长通过太常寺的考试进入仕途,担任太常掌故,此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等职,颇受汉文帝赏识,也备受当时的太子刘启倚重,被东宫上下称为“智囊”。  相似文献   

14.
汪华 《检察风云》2008,(6):21-23
广西桂林市政府对国有企业桂林漓江游览开发总公司进行改制,公司董事长崔英智从中"狸猫换太子",公司"改制"后成了他的个人企业,之后他大肆转移公司财产.检察机关介入调查后,他竟以"改革者"自居,称公司出现的一些问题只是"改革中的失误",利用种种社会关系,百般阻挠检察机关办案.然而,检察机关冲破重重障碍,终让真相水落石出.2007年11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崔英智贪污公款638万余元,挪用公款100万元,判处其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100万元,追缴其非法所得及挪用的公款.……  相似文献   

15.
星竹 《政府法制》2013,(32):25-25
公元217年,曹丕被立为魏国世子,这就相当于太子,踌躇满志的曹丕开始考虑将来执政的问题了。有一次大宴宾客,喝得酒酣耳热之际.曹丕站起身来,给大家出了一道测试题:“你的君主和父亲都得了重病,可家里只有一丸药,你是应当救君主呢,还是救父亲呢?”  相似文献   

16.
陈鹤 《政府法制》2012,(8):36-36
中国古代官员往往给人一种严肃端庄、不苟言笑的印象。但其中也不乏另类,例如人们熟知的东方朔和纪晓岚。其实这样的官员宋代也有,比如宋仁宗时期的石中立。  相似文献   

17.
一鸣 《政府法制》2010,(18):36-36
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38岁的王安石提点江东刑狱任满,被召还京师,改任度支判官,按惯例要向皇帝上交一份述职报告,但王安石趁此机会写了篇洋洋万言的政治论文,在次年初呈了上去,这就是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相似文献   

18.
赵炎 《政府法制》2014,(9):45-45
宋代才子石曼卿(即石延年)很有才情,也为时人推崇。就是运气不太好,多次参加科举,都没挤上独木桥。到了宋真宗年间,他才被破格录为“三举进士”,也就是曾三次应试而未中的进士,这在宋朝是个特例,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些执著于科举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19.
梁朝昭明太子(箫统)所辑《文选》,是今存最古的一部文学总集。书成之后,随着习《文选》之风的兴起,对《文选》的注释和研究等,也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文选学。注释、广续、校勘、评点之书并出,门分类别,汇为大观。清朝安徽绩溪胡绍烘(1792——1860  相似文献   

20.
建怀 《政府法制》2014,(5):24-24
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论能力,他不如宋太祖雄才大略;论学问,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艺;但论生前死后的名声,他却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