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是公证了.但我没钱还你!”欠朋友50万元的张先生认为.一纸还款协议公证不能把他怎样,一直拖着不还钱。随后。公证处出具强制执行公证书.法院依法强制执行。郭先生终于认识到:公证书不是一纸空文。郭先生与张某是多年的铁杆朋友。  相似文献   

2.
彭颖  马峻 《中国律师》2010,(6):66-67
2007年底.被告人张某受王某等人邀请参与赌博,张某输去赌资4万余元。一年后,张某从朋友处听说王某与人赌博时“出千”(赌博时作弊)被抓,遂怀疑自己一年前赌博输钱系王某“出千”施诈所致.于是张某找来朋友陈某、李某等人,一起去王某家讨“说法”,要求王某退还“出千”作弊赢取的赌资3.5万元。由于王某拒不同意退还.张某就动手打了王某两耳光.并扬言如果王某不退还这3.5万元,就要砸烂王某的汽车、拆毁王某的房屋,还对王某进行人身威胁等。王某报案后不久,张某等3人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对张某的行为究竞该如何定性,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3.
杨卫玲 《江淮法治》2012,(12):54-54
【基本案情】李某因经商缺少资金,想从银行贷款。经朋友张某点拨.两人商量将李某所有的一套房屋过户给张某.以此获得银行贷款。于是李某和张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办理了贷款手续和房屋过户手续。房屋过户至张某名下后,李某获得银行贷款28万元,房屋仍由李某居住,并由李某偿还银行贷款。后李某父母知道了此事.担心张某以后不认账,遂准备将银行贷款还清,将房屋重新变更至李某名下,但张某反悔,坚称房屋是自己买下的。李某无奈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张某所签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将房屋恢复至自己名下。  相似文献   

4.
涉嫌抢劫的张某,聘请我的一位朋友吴律师为其辩护人。在两人的接触中,张某告诉吴律师,两年前他还曾参与了一家银行的抢劫,并提供了相关证据。在审判过程中,张某却拒绝承认抢劫银行,控方所掌握的证据显然不足以获得指控成功。请问:吴律师是否可以作为本案的证人?如果能,那么他是必须作证还是可以作证?如果不能,那么吴律师解除与委托人的委托关系之后,他可以作证吗?  相似文献   

5.
[案情]王某在李某的电脑维修点工作。王某的朋友张某有一辆价值2万元的笔记本电脑需要修理,经王某介绍到李某的电脑维修点进行检修。电脑维修好之后,王某对李某谎称要给张某送电脑。将电脑抱走。后李某见王某迟迟不归。便打电话给张某询问电脑是否收到。原来,王某在电脑维修点工作期间。因李某对其待遇不好.遂产生报复李某的念头。王某与张某也是刚刚认识的朋友,并没有其详细地址与联络方式。李某报案后不久,王某被抓获。  相似文献   

6.
李非 《江淮法治》2007,(9X):34-35
当涂县青年大陈平时喜好上网聊天,两年前,大陈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网名为“诚实的小弟”的网友张某。不久,大陈与张某见了面。此后,张某经常到大陈家闲聊。今年6月16日凌晨,张某又来到大陈家,自称刚从网吧出来,没地方睡觉,打算在大陈家借宿一天。大陈见朋友相求,当即将他留宿家中。当天下午1时许,  相似文献   

7.
被告人张某系搞批发生意的个体工商户,1999年12月,经朋友担保,他向李某借款2万元,约定月息为4%,借款期限为8个月。今年3月25日晚,张某来到李某家,谎称还钱,要李某看看借条上的利息是多少。李某拿出借条给张某查看,张某在拿到借条后随即拨出携带尖刀,威胁说:“你要过来,就别想活。”李某只得让张某逃走。张某抢得借条后,即将其销毁。对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抢夺的借条只是一种债权凭证,本身不属于财物。而抢夺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债务,并不一定能…  相似文献   

8.
蔑视的目光     
我刚从事律师工作时,由于缺少案源,收费少,所里的任务一直没有完成。于是,我每日奔波于同学、同事、朋友之间,寻找案子,心中很是着急。一日,我去了某法院,成到夜大同学张某。他在经济庭当自判员。在他0公室里,闲聊中我提出让地结”介绍”些案子。张某和我的天系不错,国民英快地说“没问题”。正在说话间,从外面走进一人,认识张某,一奇说起某厂欠他十万元货款,一喜拖欠,佳备通过法院解决。我一听,心想合案子曰0了,很是高兴,区向张荣使了个眼色。张某领去了我的意思,区对那人说“老军,你的事后我们结0,但你必须请个律师…  相似文献   

9.
张某系某市环保局监察站站长,负责监察辖区内环境卫生,2000年5月,张某得知其管区内有某商品楼的土方施工工程,于是找到其朋友李某,问李能否承揽该工程,因为张某和该工程总承包方熟识,可以从中介绍.李某答应承担该工程部分作业。之后张某找到该工程总承包方该市某国有建筑公司经理孙某,要求孙某把部分工程分包给没有施工资质的请托人李某。孙某答应。工程完工后,2001年4月,李某将一套价值20万元的商品房赠与张某,作为感谢张某为其介绍工程的好处费。  相似文献   

10.
《江淮法治》2012,(2):54-54
编辑同志: 2011年2月初.张某进入某化工厂做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岗位。同年10月20日.厂方未与张某协商.擅自变更张某的工作岗位。为此双方发生争执。由于张某顶撞厂方的主管.化工厂遂以张某严重违反厂方规章制度为由让他结清工资后走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检察官》2010,(6):69-69
[案情]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张某一直希望找一个背景“比较硬”人帮忙。经朋友介绍。张某找到王某,请王某想办法解决两地分居的事情。王某提出,必须准备一笔钱用于打点相关工作人员。张某应王某的要求分多次交给王某现金共计15万元。王某每次要钱打点关系时,均声称是送给机关某个具体工作人员,并拒绝张某一同前往。半年后,张某始发现自己上当受骗,遂到有关部门告发。经查,王某将15万元中的大部分用于自己挥霍.仅有3万元分别送给了相关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2.
3年前,小清与丈夫张某离婚,约定不足两岁的孩子明明和她一起生活,张某每月付明明抚养费500元。可按约付了一年抚养费后,张某再没付给,且从此不再露面。前几天小清在一个朋友那里得知,最近张某在一次车祸中死亡,数十万元的死亡赔偿金都被他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案情 2012年3月17日下午.被害人刘某因所购车辆存在质量问题来到4s店要求调换。与该店经理郭某(另案处理)发生争执。郭某在刘某走后.指使朋友张某驾车对刘某的车辆进行撞击,以达到造成交通事故后不予调换车辆的目的。当晚19时,张某驾驶车辆尾随刘某进入高速公路,行驶至柳林收费站与荥阳收费站高速路段时,张某在双方所驾驶的机动车都处于高速行驶的状态下,故意对刘某驾驶的车辆进行撞击。导致其车辆受损.经评估损失达5565元。  相似文献   

14.
犯罪嫌疑人王某与朋友张某等四人在一起玩牌,其问因玩笑王、张发生口角,王某情急之下,一拳击中张某腹部,张某当即倒地不起,见此情景王某忙与另外两人将张某送往医院,途中张某死亡。法医鉴定结论为:张某是脾脏特别肥大患者,属于特异体质人,其死亡原因系外力打击导致脾脏碎裂致死。  相似文献   

15.
《法制与经济》2005,(7):62-62
张某为母祝寿,请亲友在饭店用餐,他根据餐厅服务员说明的服务项目和价格,按餐厅提供的菜单点幕。用餐后,在结算饭款时.张某提出要发票,饭店以票已用完为由,不给张某开发票。张某提出不给发票不能付款,店家与张某因此发生纠纷。如诉诸法律,张某应否付款?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0月22日上午,被告人汪某接到住同一住宅区的张某的电话寻呼,回电后得知张某需要毒品,即携带毒品租乘摩托车前往张某住处,在张家门外楼梯处被在此守候的公安人员抓获,从其身上查获毒品海洛因2.73克。汪某供称,他送毒品给张某是为共同吸食之用。对...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表哥田某和同村男子张某是一块长大的好朋友,两年前张某准备扩大其经营的养鸡场规模时,向他借1.5万元钱作周转资金。考虑到张某的生意蒸蒸日上,田某未及多想就慷慨地满足了对方的要求。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张某陆续归还了部分借款,但尚欠着数千元钱未还时,其养鸡场便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张某从此就表示无力还款,  相似文献   

18.
[案情]张某到王某经营的饭店请朋友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张某突然发现饭菜中有人的手指甲,遂把店主王某喊来解决此事。此时正值就餐的高峰期,王某为了不影响饭店生意.遂将张某等人带到办公室解决此事。张某等人不同意王某赔付实际损失600元的建议。提出总额3万元赔偿请求。否则将以饭菜存在质量、卫生等问题向卫生、质检、工商等多个部门举报。王某考虑到自己的饭店刚开业不久,不想惹那么多的麻烦,遂按照张某的要求进行了赔付。  相似文献   

19.
[案情]姜某与张某之间的纠纷经县人民法院两次民事判决,姜某仍然不服,并对张桌产生仇恨。为发泄心中不满,姜某到村一石料厂工地.盗走炸药4卷、雷管5枚、导火索3米,然后在县城东河菜市场的租房处,用葡萄糖瓶装炸药制作爆炸装置.以准备炸张某的车来吓唬张某,也给法院施加压力以尽快解决他和张的矛盾。这时被邻居王某发现,一边劝姜某,一边打“110”报警。  相似文献   

20.
[基本案情]被告人王某和曹某乘坐从重庆到上海的长途客车,在南京收费站时,经王某下线张某的举报.其二人在下车时候被侦查人员抓获,并缴获曹某随身携带的两个共计装有500克冰毒的鞋盒。其后,侦查人员在王某的住处缴获冰毒300余克。归案后,曹某供述是朋友王某邀请其来南京旅游。并将装有毒品的鞋盒交给其在路上携带保管,答应到站后给其2000元好处费。王某归案后如实供述了其三次贩卖毒品500克给其下线张某,其中供述的细节与张某的证言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