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沉冰 《瞭望》1987,(10)
春天里,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各地的大学生们结束了寒假,回到学校投入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但是,他们都还在回味着刚刚过去的令人难忘的寒假生活。如果说,大学生们的这一个寒假的生活有什么特点的话,那便是大批学生以各种不同方式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到工厂、农村、边防、军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通过这些活动,大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培育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从高等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如果放松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学生思想涣散,不仅学习搞不好,且易受不正确思想的影响。教育方法不当,又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我们高校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使学生长期脱离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五年第十四期《理论信息报》发表了诸仲欣在一九八五年首次社会主义思想史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诸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向设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无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马克思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原则,那是后来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第一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实 《瞭望》2001,(14)
在“十五”计划纲要的 26章中,第 12章是“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把人才单列一章,是以往的五年计划所没有的。这表明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已作为国家“十五”期间要切实抓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九五”时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开展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积极调整人才结构,为科教兴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各类人才总量超…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1,(21)
13年前,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他又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科学的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常识告诉我们,生产力最基本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说明,生产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向来都与科学技术分不开;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流行的观点认为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童天湘撰文对此提出异议。文章说,高技术首先是高智力。固然高技术是高资金投入和高产值产出的技术,然而最本质的还是高智力投入和新知识产出的技术。高智力是比高资金更重要的高投资。高技术之所以能取得高效益,也是因为有了新知识产出,有了技术创新,从而具有高竞争力的缘故。高技术产业是研究升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法大学四年级本科四百多名学生风尘仆仆地回到校园。他们欣喜地向老师、同学报告:实习三月,胜读三年书啊! 政法大学的这些学生是一九八三年八月到十一月,由学校组织分赴石家庄、邢台、邯郸,唐山,承德。保定、张家口和廊坊等八个地、市实习的。在校园里已苦读三年的大学生们,象鼓翼初翔韵海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由此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呢?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因为它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力量.对于生产力的要素.现在理论界一般公认为: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科学技术这五个方面的要素.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其它四个要素,起着进一步提高和促进其向前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中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实现财富的创造,……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这种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以及和它有关的其他一切科学的发展,又和物质生产的发展相适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217页)马克思在其它著作中也有过类似的观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  相似文献   

12.
杨庆华  冯英凯 《学理论》2012,(24):62-64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经济基础薄弱,要实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人才资源建设迫在眉睫。文章对人才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发展人才资源的重要意义、如何选才用才、重庆市人才资源发展状况进行概述,并提出进一步加强重庆市人才资源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是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到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又进一步升华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特别是对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到来后的科学——技术——产业革命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08,(19):28-30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提起社会调查,许多人并不陌生。不就是到社会中去了解情况,向有关的人们提出一些问题,再从他们的回答中得出结论吗?当我们翻开各种社会科学杂志,比如《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青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等,经常可以读到有关各种问题的大篇社会调查报告;就是在一些非专业报刊上,甚至在许多通俗读物中,我们也能不时看到“对……的调查”这样的标题和字眼。  相似文献   

16.
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之解读不应当局限于唯物与辩证相结合的哲学范式,而应当立足于实践哲学的视阈,才能跳出传统认识的盲点,解蔽该论断的真实意义,进而理解整个《提纲》乃至整个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体系、叙述逻辑和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7.
三中全会以来,一股锐不可挡的改革潮流在各行各业中逐步兴起,形势喜人又逼人。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思想障碍。例如:有些同志思想不解放,习惯于按老规矩办事,因而不愿改革;有些同志则用平均主义的思想理解社会主义,害怕改革会引起贫富分化,因而不敢改革;还有一些同志求稳怕乱,一股劲地叫喊条件不成熟,主张慢慢改革;有  相似文献   

18.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讲了三个治理的问题,一个是国家治理,一个是政府治理,还有社会治理。我在学习文件的时候想两个事情,什么是社会治理?怎么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讲四个方面的思考。第一,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发展;第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关键是理顺政社关系;第三,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虚拟社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虚拟社会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分析了虚拟社会实践的生成依据,提出应从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视野把握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本质属性,探讨了虚拟社会实践的主要特征,研究了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基本内涵,指出这种虚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模拟生活、增长知识、扩展能力、演练成长的一种新型社会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刘同昌 《学理论》2008,(16):44-46
民生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弱势群体,改进国家政策制定程序,解决民众的利益诉求,畅通其表达渠道。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从而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