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存在"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两法衔接"问题方面的理论研究薄弱、理论没有对实践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立法规定较为粗疏、规范性文件位阶过低以及衔接机制不完善等,导致实践中对行政机关移送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此,可以采取完善两法衔接的立法、细化衔接标准和程序,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处罚衔接的检察监督机制、建设互联网+两法衔接信息平台等措施来消除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以来,非法广播电视台的涌现,严重干扰了广播电视正常播出秩序。如何加大打击非法广播电视台的管理工作,是目前一项重要的任务。非法广播电视案件存在着发现难、定位难、取证难、查处难问题。打击非法广播电视台应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坚持"属地监管"、发挥技术监测监管等方面着手,加快制定我国《广播电视法》、加大打击非法广播电视台违法行为的宣传、加强对打击非法广播电视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对非法广播电视台设置规律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经济犯罪案件中的大要案件较多,而其中疑难案件又占有相当比例,这都与经济犯罪本身的特点有关。重大疑难经济案件的形成原因也有其自身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犯罪主体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作案智能性强、发案单位制度不严、管理混乱;关系网重重;被害者贪图暴利、有案不报;现场条件普遍较差;侦查工作某些方面的易失误性。侦破此类案件的基本方法有:注意取得有关上级领导的支持;坚持将赃款赃物的调查控制作为侦查工作的重点;注意搜集、利用间接证据;强化公秘结合、设计用谋;强化协作。  相似文献   

4.
"控制下交付"是目前打击跨国、跨地区违禁品犯罪十分有效的一项特殊侦查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理论上讲,"控制下交付"既是一种秘密侦查手段,同时又是一种综合性的侦查措施,因而在实施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公安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担负起三大历史使命,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结合盂县公安局路家村派出所警务改革的具体做法,就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探讨,从"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加大打击力度、实现警民互动"四个方面归纳分析了公安工作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一个新的罪名,该罪的构成特征、司法认定、处罚等方面有其特殊的地方.应注意该罪和相近罪名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受案、立案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惩处违法犯罪的初始环节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自公安部推动完善受立案制度至今,各地公安机关有案不接、不录、不受,受案不查、立案不实、立而不侦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立足于深化公安改革的大背景,尝试挖掘公安机关受立案工作不规范的根源,从而梳理并查找受立案制度改革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探寻公安机关受立案制度改革的破局之路。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对于系列杀人等重大刑事案件一般都采取"不破不报"的态度,但此举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促使了案件后果的升级.因此,我国应当构建系列杀人案件信息披露机制,其理论基石至少存在以下三个公共信息的公开成为实现民主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其政治基础;避免系列杀人案件向公共安全事件的恶性转化是其心理学基础;公众知情权的有效保护是其法理基础.在构建系列杀人案件披露机制时,必须研究信息的性质、信息公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披露的运作步骤、信息披露反馈意见的应对与总结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受案、立案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惩处违法犯罪的初始环节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自公安部推动完善受立案制度至今,各地公安机关有案不接、不录、不受,受案不查、立案不实、立而不侦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立足于深化公安改革的大背景,尝试挖掘公安机关受立案工作不规范的根源,从而梳理并查找受立案制度改革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探寻公安机关受立案制度改革的破局之路。  相似文献   

10.
加强最小作战单元建设,是适应首都公安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是一种全新的警务理念,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通过拓展最小作战单元建设,真正地与"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有机统一起来,并逐渐渗透到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细节,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扁平化指挥,进而将"四张网"建设向纵深推进,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现行刑法对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规定过于概括,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进行探讨.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主体只能限于特定单位;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其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罪犯刘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杀15人,并掠财奸尸,穷凶极恶、令人发指。本文从犯 罪学、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罪犯的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以及智力水平缺陷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 了优化家庭教育方式,强化心理素质教育,遏制社会不良刺激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实践路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简称TSAH)在法医病理实践和临床法医鉴定中并不少见,但有关血友病人在头面部轻微外伤后出现单纯性TSAH的相关报道较少,在临床法医鉴定中有一起损伤和疾病同时存在的特殊案例,在该案例鉴定中有一些体会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于2005年4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务员法》的出台,昭示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本次公务员法的制定着眼于对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公务员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而最后颁布的公务员法确实没有令长期关注此的公务员和广大人民失望,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创新之处甚多,让人感到“新鲜扑面”。而且,与国外通行的公务员制度相比,公务员法规定的众多制度独具中国特色。这些创新之处,都围绕着“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  相似文献   

16.
刑事悬赏问题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悬赏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内是1999年开始的事。我国所以采取悬赏制度有其经济、文化的背景。悬赏存在着争议,但从价值取向考虑,悬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悬赏的法律归属于契约,是一种特殊的契约。实践部门运用悬赏应注意区别举报人的动机和保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阶层的利益冲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各阶层的利益冲突的表面原因是收入差距的拉大,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管制失灵所造成的资源配置的不公.要解决由政府管制失灵造成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利益冲突,必须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期刊品牌创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什么产品,谁能构筑起令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品牌,谁就拥有了宝贵的市场资源,就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特殊商品的期刊,在扑朔迷离的市场形势下自然也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而期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牌的竞争。期刊要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就必须采取措施,努力铸造自己的品牌,以期在市场大潮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处女嫖娼”:一起荒唐错案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女麻旦旦被派出所以嫖娼为由被处以拘留处罚,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少女多次做"处检",处罚虽最终被撤销,但500万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因为无法律依据而没能实现.因此,这一制度值得反思,有必要在国家赔偿法引进金钱性的精神赔偿.案中派出所司机参与执法的行为应视为志愿者的自发行为,不能由公安机关代替承担责任,所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方式不仅于法无据,而且从法理上也说不通.对于刑讯逼供的损害证明责任,不应直接适应有关司法解释,证明责任由谁承担更为合适,在目前经济状况下,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0.
The Charity Law is a promotive law with the legislative intent to “develop charity cause”. It adopts the concept of “wide charity”, covering a broad area of philanthropy, including public fundraising, non-cash donation, charitable trus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ransparency, and the promotion policies, which show the higher legislation level and high sense of involvement. However, without convergence with tax law, the essential concept of “charity” in The Charity Law may lack substantive legal connotation, pulling the promotive legislation intent into a vacancy or awkward situation called “chicken ribs”. To make The Charity Law enact as a promotion lever to charities, tax law revision is needed to clarify the tax-exemption implication for organizations, who in turn should improve their own cognition of public charity, and meanwhile, the legislative coordination inside the legislation system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