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不断呈低龄化与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其突发性、随意性、新奇性、模仿性等犯罪特点不仅反映了青少年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水准和信念意识,而且也反映出了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消极因素和社会法制弊端,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堵截犯罪之源,增强法制意识,提升全社会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2.
3.
范忠信 《法学家》2003,(4):88-93
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中唯一受过正规法律教育并从事过律师职业的人.其法制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依法办事",但未上升到强调党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强调党员干部守法的模范义务,但未强调法治意义上的法律平等;强调国法与党纪同等重要,但未能真正说明两者的正确关系;强调党领导政权的正确途径及党与政权的分工问题,但未能析及"以党代政"体制的根本弊端,未能阐清党的政策与法律的正确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 一、前言最近对于青少年,除批判他们没有毅力、不关心、不负责任的所谓三不主义之外,还批判他们是退步与冷漠的一代人等。那末他们究竟想些什么他们究竟以什么作为自  相似文献   

5.
楚乔 《法制与社会》2011,(32):14-15
本文对我国自封建社会就形成的官本位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阐述了官本位形成的原因及对当前法治社会建设的影响,提出了人本位的概念以及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导致青少年们对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观点、政治观点由欣赏走向趋同,从而冲淡思想道德教育的正面效果,对青少年德育培养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和网络环境给青少年德育培养提出的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网络环境下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坚持的原则和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培养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振玉 《中国司法》2009,(12):36-37
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面对新的形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试图围绕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的实现途径,进行思考,对于深化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制观念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男生占据绝大部分的理工类高校而言更是不可缺少.在高校人数逐年攀升的背景下,法制观念教育却没有相应提升,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效果越发低下.对于这种情况,本文从理工类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的基本现状入手,逐一分析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以及诱发原因,提出了一些加强法制观念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 一提到法制建设,就会想起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以及国内立法问题。但法制建设并不限于国内法,国际法领域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从五十年代后期起,"左"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潮笼罩了我国整个法学界,国际法学界也不例外。那时,国际法被笼统地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修正主义"的。这套东西被认为是"可有可无";对这套东西就是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本文重点探讨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影响,同时试图就这一亟待解决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56年前,作为革命家和法学家的董必武,提出了依法办事和增强法制观念的法制观。董必武的法制思想具有正确性、重要性、预见性、科学性及超越时空的有效性。董必武法制思想是邓小平法制思想借以继承、丰富和发展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表现。它丰富与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理论宝库,对当前法治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推动了流动人口的形成,这当中自然包括了流动青少年群体的产生,由于我国城乡差异的存在,流动青少年基于教育、工作、生活等差距的存在,很难真正融入当地城市生活,并由于各种不公平待遇激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前,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足以引起重视,本文主要从流动青少年的含义出发,在了解当前我国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特征与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全面有效的预防其违法犯罪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青少年犯罪在各类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大,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之所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是由青少年自身心理不成熟与外界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防与矫正,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是全社会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雍自元 《法学杂志》2008,29(2):134-136
青少年被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社会对于青少年被害预防宣传不到位、保护力量有限、立法存在缺陷、救助机制不健全、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被害预防教育不重视、个人缺乏被害预防意识等。预防青少年被害,需要国家加强宣传和保护,完善立法,建立救助机制;需要学校和家庭加强对青少年被害预防的教育;更需要个人提高被害预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从"客观化时期"向"主观化时期"发展过渡,这个过渡完成得好不好,事关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把握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加强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培养,特别要培养他们"接纳自我"的积极意识,指导他们完善自我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在由未成年到成年转化过度时期,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熏染,加上教育失当,青少年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情形,特点,内在根源入手,探讨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逐日递增,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的焦点。21世纪的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性问题,中国21世纪的青少年是否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家庭教育是基础和关键。本文主要探讨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消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三大部分就此问题予以分析,即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之现状及发展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之原因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分为三条战略防线。强调以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作为教育青少年一代,塑造青少年一代人格的重要内容,立足防患于未然、将然和已然,以便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