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事故致因的"4M"要素理论认为,人类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良和管理欠缺导致,这一理论将人的因素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能引发事故的人的行为差错,这种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行为,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人的行为受主观和客观、生理和心理、外部和内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最难以控制和驾驭的因素。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管理,是控制事故发生根源、强化源头  相似文献   

2.
正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推行以来,铁路主要运输单位详细研判安全风险,严格评估风险源,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检修、流程优化、管理规范、安全大检查、标准化建设等举措,使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恶性风险源得到有效控制,但职工"两违"问题仍时有发生,从各铁路局每月安全例会反映的安全问题来看,职工违章和违纪引发的责任事故仍然是主要问题。探究深层原由,职工不安全心理引发的事故占比不小。安全心理学研究发现,因职工不安全心理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警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警察的不安全行为是引起事故和危险发生的根本原因。警察的不安全行为是指由于生理、心理,工作环境及组织管理等因素引起的容易产生事故或危险的失误或不规范行为。预防和减少警察不安全行为要从转变安全价值观、保持安全工作状态、加强安全教育训练、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激励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警察执法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安全是铁路运输企业的永恒主题,是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化,打造安全文化,规范职工安全行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已在每个铁路企业中形成共识。特别在铁路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铁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手段。为此,笔者就如何打造铁路安全文化谈几点看法。一、立足制度完善,发挥安全文化的有效功能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劳动  相似文献   

5.
<正>事故给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对2014年至2016年发生的铁路机务系统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后发现,由于环境不可抗力发生的事故数量极少,其余事故基本都是与人因有关。以往我们分析事故时较注重查找当事人违章违纪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违章违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关注较少。管理者加强对机车乘务人员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分析与控制,切实减少违章违纪的人因"两违"行为十分必要。一、机车乘务员职业压力测量与数据分析(一)数据来源人因安全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通过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实行安全管理七项制度等措施,铁路安全生产状况总体平稳有序,但由一线职工"两违"、现场管理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仍时有出现,给基层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压力。鉴于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个安全管理关键点的卡控要求,笔者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切入点,将运输一线职工,特别是与高铁安全、旅客安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员系统作为典型的人机系统,其安全性取决于人车的协调,尤其是能够防止事故发生的汽车主动安全性,更是受到人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许多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行为能力达到极限所引起的,在开发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时,应首先掌握人车系统的特点,特别是人的生理、心理极限和行为特征,才能开发出适合人的特性的安全装置,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正确保安全是铁路改革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最根本的保障。近年来,铁路非常重视安全管理,提出了事故"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思路,从管理源头入手,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按照这一思路分析,铁路安全事故的背后,是安全管理的问题,终极原因和人的因素有关,是人因失误所致的安全文化缺失。因此,需要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治本之策,用安全文化建设统领铁路运输生产,实现铁路长久安全,引领  相似文献   

9.
正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多年来,专家学者与广大干部职工在铁路安全生产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明显地提升了铁路安全生产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但是,目前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制度的完善、已发生事件的研究等方面,对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利用安全行为观察方法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管理,有利于  相似文献   

10.
金磊 《中国减灾》2012,(5):46-48
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自然灾害、城市灾难频发,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到底是何原因使安全GDP的观念推进举步维艰?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扶梯突然下坠造成一死几十人伤的事故、7月23日甬温线特大铁路动车事故之恸乃至薄弱的校车管理"血染校车"事件等,都成为2011年必须留下的深深记忆,它不仅是撼动"官本位"的试金石,更是对中国"十二五"开局年安全状况的一记"猛掌"。本文试从分析城市人为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23日至8月23日)国内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8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2.
正铁路施工安全事关铁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社会安定和谐、职工幸福安康。加强铁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对于及时消除铁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加强铁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任何施工项目都存在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因素是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铁路施工企业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对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和中心内容。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职工作为铁路企业的主人,是决定铁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他们的幸福指数决定了其能否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行为自觉投入铁路安全运输和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去。而让职工幸福的前提就是要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这条生命线。因此,铁路企业要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  相似文献   

14.
王锴 《当代建设》2002,(2):56-56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建筑施工现场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密集、机料集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是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安全施工是施工现场重要的管理目标。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人的因素在事故形成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基于行为塑造理论的道路交通参与主体安全行为改善的理论基础,最后提出了道路交通参与主体安全行为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3日晚,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根据以往的事故处理经验最初提出了17.2万元的赔偿标准。7月27日,"7·23"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善后工作组表示,在温州动车脱轨事故中罹难的每位乘客,将无差别从铁道部  相似文献   

17.
心思决定心境,心态决定状态。由"心"及"形"的自然互动反应,掩饰不住人的心理变化及行为表象。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  相似文献   

18.
安全风险管理是系统性工程,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路出发,加强对安全风险的全面分析、科学研判,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构建安全风险管控体系,通过管理使人、机、环境和谐运作,最终实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的目标。铁路的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之间存在固有的关系及规律,系统科学的思想、技术和方法在铁路推行的安全风险管理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安全生产工作"攻坚年"和"落实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面对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势、特点和任务,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努力做到重落实、敢落实、善落实,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整改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法制建设;全面实施安全规划工作;逐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宣传培训工作。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1至6月份,全省工矿商贸企业、道路交通、火灾和铁路交通四类事故共发生8710起,同比减少6598起,下降43.1%;死亡973人,同比少死亡192人,下降16.48%。  相似文献   

20.
各行政公署,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省境内铁路行车密度增大,道路机动车流量增加,铁路与道路平交道口的安全隐患日益突出,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自1996年南昌铁路局成立以来,已发生道口事故44起,造成26人死亡、48人受伤,损坏机动车辆35辆。产生铁路道口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平交道口数量多,目前全省境内共有325处铁路平交道口。二是个别道口管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