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协天地》2016,(4):6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杰认为:"中国在低端和高端制造业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而庞大的中端制造业恰恰缺少的是精湛的工艺和实干精神,像是鲁班一样的工匠。"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工匠精神是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提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18,(7)
正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文化品牌是品牌的拓展延伸,是一个地区的金字招牌、重要标志,承载着这一区域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近期,上海发布《上海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引发各地各界的关注和共鸣。湖北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独特的文化氛围、卓越的文化品质是必要条件,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培育、打造一批有荆楚文化识别度、有市场竞争力和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大》2015,(4):56
"我们不单是在经营产品,更是在经营一份事业,一份关于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我们坚信,因为我们的共同努力,人类的健康品质就会不断提高。"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在接受"2014年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奖时如是说。经营企业是一种责任,经营药品企业更是责任重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好医生药业集团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严把质量关生产放心药好医生一直秉承"做好人、制好药"的企业理念,坚持药品生产按药典标准高  相似文献   

4.
江仕敏 《创造》2016,(10):22-23
正"工匠精神"坚守的是质量第一,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彰显的是持之以恒。品牌的塑造和形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持久战,尤其需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创新的最重要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潜力和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不仅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抓手,更是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基础上,结合上海、天津、四川、广州、苏州等地的成功发展经验,对武汉市如何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提出了若干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提及中国国家形象,首先联系起来的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但是,更进一步的产品认知就是中国产品的档次不高。有调查数据表明,66%的国际商业人士认为中国产品仅能用"廉价"形容;而94%的美国人叫不出一个中国品牌。《商业周刊》连续10年的"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没有一个中国品牌的身影。而中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中国是茶叶  相似文献   

7.
培育品牌企业,增强名牌意识,培植品牌经济,形成品牌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各个地区特别是各个城市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有实力、有活力的重要标志。青岛是全国率先提出"名牌战略"的城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青岛的名牌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培育和成长出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在培育品牌企业中政府应该发挥哪些作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介绍了青岛市政府在培育品牌企业中的重要举措,以期促进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新经济秩序的影响下,品牌经济已成为主流经济,品牌已经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经过多年不懈的发展,许多中国企业已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管理意识,过硬的质量、细致而专业的服务以及科学的管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经营常识,努力提升民族品牌的品质和竞争力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然而中国企业在发展战略、品牌建设和营销、企业文化、参与国际高端市场竞争等方面,与优秀的外来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努力建设民族品牌才能使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正>张立平:品牌要与质量挂钩品牌作为质量与创新的载体,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技术、管理、服务和文化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和认知,知名品牌的产品往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以创新驱动提升中国品牌已成为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的一个重要抓手。如同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一样,中国是产品大国但还不是品牌强国。要成为品牌强国,就要成为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0.
王焯 《人民论坛》2012,(23):70-71
我国"老字号"企业发展存在着品牌濒危;经营管理滞后、市场营销或缺;与现代城市规划相矛盾;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采取遵循市场规律,丰富产品形式;鼓励创新;加大"老字号"商业品牌挖掘和培育力度;积极推进法律法规建设等措施,振兴"老字号"商业品牌,进而增强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企业通过产品的形、色、质等组合的符号意义培育工匠精神作为传播沟通的纽带和桥梁,精神规范产品、媒体传播精神、消费者接受精神,三者相互制约下共同完成"创品牌"的目的 :培育尊师重教的工匠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培育至善至美的工匠精神谋求审美价值认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效益,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相似文献   

12.
<正>省政府近日提出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实施方案,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步伐。窃以为,把打造精品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壮大乡村旅游消费,与"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加快推进我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相融合,不失为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  相似文献   

13.
<正>如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做大做强我区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品牌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农产品品牌有利于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产品配  相似文献   

14.
创立于1996年的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经营休闲服饰为主的中国服饰行业龙头企业,也是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公司拥有"森马"休闲服和"巴拉巴拉"童装两大在线品牌,"森马"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巴拉巴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中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管理是突发事件中各参与主体在政府主导下实现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过程。突发事件打破了系统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改变了系统的价值分配模式,使公共产品呈现"高需求、低供给"的非常状态,这决定了突发事件中公共产品具有时间属性、空间属性、层次属性和权利属性。突发事件改变了人们的需求层次,不同的需求层次要求不同形态的公共产品供给。在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需要不同形态的公共产品;但具体到某一特定阶段,某种形态的公共产品需求会占主导。由于突发事件中公共产品需求的多变性和形态的多样性,公共产品供给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等有效参与、协调合作,以建立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品牌作为企业的"名片",是一个企业产品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的特殊标志,而支持这一标志的背后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行为和一种价值观。品牌的创立有以下着力点:企业家素质是品牌的基础人品是品牌的灵魂,人品决定产品,品牌决定企业命运。高素质的企业职工队伍是品牌的基础,是品牌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凸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坐落于新余市高新产业园区内,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6个亿,手机产能达到500万台以上的规模。公司以"品质最佳、服务最优、体验最畅"为品牌宗旨,以打造消费者最为信赖的中国手机知名品牌为核心经营理念,拥有优越的管理团队及强大的研发团队,致力于裸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动力;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竞争已经由最初单纯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发展到品牌竞争,创新发展、品牌战略已成为绍兴县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共识.品牌战略,从企业到政府.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关键时期的绍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扎实推进市场兴县、工业强县等进程中,充分发挥技术、品牌等硬实力在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实力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从培育政府与社会组织"伙伴关系"、完善评估体系、在公民社会中自我完善、以公益创投补短板、实现精准化培育等方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家繁荣富强。""我们要以品牌战略带动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支撑品牌战略,切实抓好商标、质量、标准、管理等品牌基础工作,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发展制度,着力提高企业的创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