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外汇管理秩序,对刑法作如下补充修改: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骗购外汇,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相似文献   

2.
骗购外汇犯罪的特点所谓骗购外汇犯罪,是指单位或个人以进行走私、进汇、洗钱、骗税等犯罪活动为目的,使用虚假、无效的凭证、商业单据或者采取其他手段向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数额较大的行为。骗购外汇罪作为我国刑事法律所规定的新增罪种,其行为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使用伪造、变造的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骗购外汇;其二,重复使用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骗购外汇;其三,以其他方式骗购外汇。从骗购外汇犯罪的具体状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骗购外汇犯罪基本上都是通过有进出口代理权的外贸公司实施的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假报关单,或者利用真报关单擅自填写虚假的内容,钻外贸工作管理滞后的空子,以委托方的身份向有进出口权的贸易公司申请代理进口业务。代理方在  相似文献   

3.
骗购外汇的行为认定使用伪造、变造的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骗购外汇的行为对于行为人不仅骗购外汇,而且还亲自伪造、变造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行为,达到法定的追诉标准时,应以骗购外汇罪认定。同时,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规定对此行为要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8年12月29日)第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向外汇指定银行购买外汇,数额较大的行为是骗购外汇罪:①使用伪造、变造的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的;②重复使用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的;③以其他方式骗购外汇的。 (一)骗购外汇罪与下列几种犯  相似文献   

5.
修订刑法颁布以后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 1998年 12月 2 9日制定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文中简称《决定》)中 ,补充增加了骗购外汇罪的新罪名。本文就此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依法惩处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对审理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以进行走私、逃汇、洗钱、骗税等  相似文献   

7.
骗购外汇是指以虚假或者无效的凭证、合同、单据等向外汇指定银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购买外汇的行为。我国为增强对外支付能力,提高综合国力,保持人民币稳定,促进外资流入,顺利实施宏观调控,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骗购外汇行为直接违反外汇管理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指的外汇犯罪,是指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中规定按骗购外汇罪、逃汇罪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罪定罪处罚的非法买卖外汇行为的总称。本文在分析了外汇犯罪的立法演进并对98年《决定》的新变化进行了概括的基础上,对外汇犯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进行了评析,并就外汇犯罪的主体问题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依法惩处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对审理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以进行走私、逃汇、洗钱、骗税等犯罪活动为目的,使用虚假、无效的凭证、商业单据或者采取其他手段向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的,应当分别按照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二节、第一百九十条、第一百九十一条和第二百零四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与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勾结逃汇的,以逃汇罪的共犯处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和单位无视国家外汇管理法规,通过伪造或变造买卖凭证、商业单据等非法手段骗购外汇和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国家金融外汇管理秩序,影响了国家税收政策的实施和宏观经济运行。实务中,司法机关对逃汇罪、骗购外汇罪等涉外汇类罪名的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等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鉴于此,本刊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遴选典型案例,共同邀请专家,就涉外汇类犯罪的司法疑难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2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自1997年新《刑法》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修改补充《刑法》的第一部重要法律。其对于完善刑法、打击当前涉...  相似文献   

12.
经济自由与安全的矛盾孕育了刑事法律的嬗变和更替,骗购外汇行为的非犯罪化与犯罪化随着这一矛盾的冲突而逐渐展开.自<决定>将骗购外汇行为犯罪化伊始,如何认定本罪便成为理论探讨的题中之义.<决定>之前<解释>的法律效力如何,司法实践中怎样把握法律适用的标准遂成为理论探讨的归宿.  相似文献   

13.
论骗购外汇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设置骗购外汇罪的立法背景外汇收入是一国经济建设和国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资金来源。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贸易、交流及国务活动日趋增多,需要大量的外汇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及国务活动。此外,外汇能够转移国际间的购买力,实现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能够提高资金效益,加速国际间的商品流通;能够调剂国际间资金的余缺,缓和国际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的矛盾①。鉴于外汇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如此巨大的作用,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外汇实行管制,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汇价,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增加外汇收入,保证国际…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外汇管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统称外汇管理机关),依法履行外汇管理职责,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  相似文献   

15.
为正确理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以下分别简称为《决定》、《修正案》及《修正案(二)》、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统称外汇管理机关)依法履行外汇管理职责,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谢杰 《人民检察》2017,(8):63-66
比特币与各国法定货币之间能够进行低成本兑换,并可藉此实现人民币与外币的间接跨境兑换,对我国外汇犯罪刑法规制实践产生实质的冲击。利用比特币交易实施的骗购外汇、逃汇、非法经营外汇业务、隐瞒境外存款等外汇犯罪行为,在既有的货币监管规则与刑法规范解释框架下难以认定为犯罪。金融刑法有必要在立法、司法与执法层面进行全维度的制度优化,以应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等"去中心化"互联网金融工具对外汇犯罪刑事法律体系的冲击,从而有效维护我国的货币与外汇市场安全。  相似文献   

18.
1.5亿多美元、近1.3亿港元从云浮市骗购了出去,这是广东省建国以来最大的骗购外汇案。 2000年8月份,案中几个主犯的申诉,被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驳回。至此,这个惊天大案算是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2月25日颁布,已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两高对《刑法修正案(八)》之前的七个刑法修正案和《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所涉及的罪名,陆续发布了四个罪名补充规定,及时解决了新罪名设置和原有罪名修改问题。《刑法修正案(八)》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1997年刑法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刑法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和补充,其中涉及到许多新罪名,“两高”也制定了多个有关罪名的司法解释。请问,目前我国刑法共确定了多少个罪名?云南读者永强永强同志: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1997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四个刑法修正案,对其作了一系列修改补充。为了正确适用刑法,统一认定罪名,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于2002年3月15日和2003年8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