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1956年开始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当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主要表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到首要地位;在生产关系上盲目求纯,急于求成,以致于20年间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失误。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反思中,…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工作始终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必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作出了一系列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发展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系统梳理这些重要理论成果,把这些重要理论成果深入贯彻到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者面临的首要任务。马克思在约150年前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仍然具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 《求知》2020,(9):4-7
正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理解。之前,我们已经安排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的题目。这次,我们要通过重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坚 《理论探索》2004,3(6):70-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也是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邓小平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有机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区域优先发展为手段、全社会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区域经济理论。认真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 ,对于正确看待和处理当今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 ,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理论视野》2021,258(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过时的"时代之问",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现实,不断揭示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的新特点、新形式、新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政治经济学著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认真学习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是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的理论发现:一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20多年,也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时期。邓小平的发展观系统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中一系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新时代,历史要求我们党用新的思想来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客观地反映和揭示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我们进一步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方法,也为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0.
认真学习和切实掌握邓小平的道德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重大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第一,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问题。义利问题是道德理论中的根本问题。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袁赛男 《求知》2008,(12):38-40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对于普及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探讨并加以大力推进。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略论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刘振平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成立以后,大体呈现出三种研究范式:应然层面的规范分析、或然层面的文本解读、实然层面的经验叙事。三种研究范式受制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社会实践三重定位,在研究中呈现出相互独立和决然分割的状态,这影响到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纵深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进一步整合现有的研究范式,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促进应然、或然以及实然的贯通,结合规范分析、文本解读以及经验叙事,突出马克思主义实证研究,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脉络,形成马克思主义方法体系,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介入到中国乃至全球的学科分工体系当中,从学科自觉走向学科自信。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者的杰出代表。他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民的儿子,并为祖国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奋斗了一生。在南巡讲话中,他深情地说: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邓小平不仅以自己毕生的实践,做到了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对国家和民族应有的贡献,而且从时代的高度和世界的广度上阐明了爱国主义的诸多重大问题,在理论上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想作了创新发展,对于我国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重要的指  相似文献   

15.
冯彩虹 《学理论》2014,(11):20-21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崛起的一个新的领域。其理论流派: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分野在于:在政治与经济关系上谁是决定性的,分析的对象是国家、个人还是阶级,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本质特征是什么。研究上述理论对于解决当今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实现全球和平发展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当代中国意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连志 《理论导刊》2006,3(6):23-25
如何认识阶级分析理论的当代中国意义及其命运是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命题。必须明确,阶级是客观历史存在,并且首先是包含一定经济意义的政治范畴,因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阶级关系的狭隘政治解读。必须从阶级斗争和“左”倾意识形态话语下解放出来,在回归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全面辨证地理解阶级关系,并结合变化了的时代历史条件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做出新的发展。阶层分析并非与阶级分析相对立,更不能代替阶级分析,而是内在地包含在阶级分析之中的具体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17.
赵坤 《学理论》2013,(9):116-1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体现。它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等方面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全球正进入了一个高度交往的社会。交往乃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中心课题,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交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是社会有机系统的主要粘合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主要推进器,是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解读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深入研究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蕴涵,探讨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的价值,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交往理论有一完整的认识,也有益于对唯物史观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9.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时代化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常态与生存方式并不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常识,而是一个有待于重新界定与正确理解的问题,是一个有待于理论证明的问题,是一个亟需实践智慧予以中介的问题,是一个需要结合时代实际对既有理论进行重新阐释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对社会上流行的、熟知的术语、口号想当然,因为熟知的未必真知,理论现实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合就可以一笔带过,而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有许多环节需要建构,因此,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生存之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高茜  刘志松 《学理论》2009,(27):29-30
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犯罪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根据我国各个特定时期的国情制定、实施了相应的形势政策,通过不断的思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犯罪预防思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犯罪预防理论逐渐吸收其他犯罪学理论的合理因素,并融合中国传统犯罪预防思想,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社会状况的,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犯罪预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