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说的是人生的短暂。人生虽短暂,却也"春夏秋冬,忙忙活活"。忙活些啥?无非两个"皮":一个是面皮,一个是肚皮。人不能没羞没臊,没脸没皮,谁不想活得光鲜  相似文献   

2.
“在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最常问自己的一句话是:我能为国做什么?初中毕业进厂当工人时,我这样自问;刚到上海市委党校坐‘冷板凳’时,我这样自问;在党校理论教学和科研领域进入自己的‘黄金时期’后,我仍不断白问;去年因患病不能再上课了,我问自己的还是,患病期间我还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吴冠中先生喜欢引用凡·高的话“苦难永远没有终结”来描述自己的创作人生。他说,画了一幅画,就像生了一个娃娃,当然很喜欢;但是没过几天,就遇到新的困难:下一张怎样画?我不愿重复自己,于是又开始痛苦。一幅幅作品,就是在不断出现的新痛苦中诞生的,“苦难永远没有终结”。创作的苦难、创作的快感,就这样循环往复,陪伴着杰出的创造者,不只是艺术家,还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4.
2000年6月.一家电视台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进行专访。当记者问:“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幺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问:“没有必然么,在这里面?”丁肇中依然回答:“不知道。”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能让自己在今天作出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的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确实这是事实。不知道的.我绝对不能说知道。”  相似文献   

5.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的这首《短歌行》之所以能够千古传诵,就是因为他道出了“人生苦短”的共同感受。的确,在人生的千愁百结中,生命短暂的哀愁无疑是最深刻、最难排解同时又是最富有意蕴的情结...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农民戏称,“农民培训是政府花钱了事,农民出人‘陪训’”。培训为何变成“陪训”?究其原因,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4个主要问题:培训方式呈现“零散型、突击性、短暂式”,甚至出现“走过场”现象;培训内容与农民的需求联系不紧密,培训效果不明显;一“培”了之,没有配套的服务,知识不能转化成致富能力;农民没有学习习惯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小康》2009,(8):7-7
不像大学是从事专业研究的,高中阶段仍是人生“全面打基础”的时期;因此,湖南将率先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此消”很有必要。不过,“此消”之后,特别要严防“彼长”——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严防“彼长”?首先,根据新版课程内容,先亮出“高考大纲”,必修课只考哪些基础内容,选修课只是哪些方面“适当拔高”,好让师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未来的高考只考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再搞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相似文献   

8.
李浩夫 《今日广西》2010,(24):12-14
毒品,一个充满着神秘和恐怖意味的名词,它不仅吞噬着吸食者的灵魂和生命,而且严重干扰着整个社会的治安稳定。也许没有什么比毒品更能摧残人的意志,也没有什么工作比戒毒更长期、更艰巨。在几幢白色楼房里上演着多少人生悲剧?多少人能够从这里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9.
婚姻的胃     
泓秋水 《今日广西》2008,(13):71-71
朋友是一位生意人,婚前生活极没有规律,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一顿饭吃下两只烤鸡。问他,不饿得难受吗?朋友拍拍肚皮说,还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饿呢!再问,胃受得了吗?朋友再拍拍肚皮说,不怕,咱这是铁打的胃!  相似文献   

10.
据说现在的运输司机有“两怕”:白天伯执法的,夜晚怕犯法的。这话很浅显,揭示的问题却很深刻。司机不是恐惧因为违法违章而受到制裁,而是恐惧执法不公;不是惧怕破财消灾,更严重的还要担心生命的安全。白天惧的是滥用的权力。晚上怕的是凶残的暴力。滥用的权力与凶残的暴力并没有因字面上的差异而于实质上有所分别,可怜的只是司机和那些普通的人们,无论是在戴着大盖帽的还是拿着刀枪匕首的面前,他们只能成为龟孙子。凡是与“法”字有关的都足以引起他们的不寒而采,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如何了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没有法。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1为什么不再严厉些?例如,为了防止“走西方性解放的老路”,干脆把搞婚外恋的人判刑、枪毙;为了防止“草率离婚”,为什么不规定必须分居5年、10年?显然,人们还是有所顾忌的。那么,我们到底顾忌些什么呢?如果是顾忌“法不责众”,就等于承认这样的修改并不代...  相似文献   

12.
曾经     
站在青春热血的青年人角度眺望,人生宛若一个无穷无尽的遥远的未来;站在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角度回眸,人生就像一段非常短暂的逝去的往事…… 问题在于,走过了一截青春的人们不能沉醉于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短暂辉煌;问题在于,度过了一程人生的人们不宜老捧着自己过去曾经拥有的眩目荣誉……  相似文献   

13.
(Situation:Johnconsultshisfriend,XiaoLi,onaproblemhehasencountered.)约翰:有一件小事我不太明白。小李:什么事啊?约翰:我今天去李老师办公室,很不巧,他不在。我问另一个人,“请问,老李呢?”那人奇怪地看了我一眼。难道我说错了吗?小李:你确实说得不合适。对自己的老师不能称呼“老…”约翰:有的书上说,称呼“老…”是表示尊敬、亲近,我为什么不能这样称呼呢?小李:书上的说法不全面。能不能称呼“老…”,要看双方的身分、地位。学生对老师,孩子对父母,都不能这样称呼。约翰:嗅,原来是这样。汉语的称呼比英语复杂…  相似文献   

14.
水滴·大海     
每当我看到那浩浩森森的大海的时候,总被它那波澜壮阔的气魄所感动。它总以那宽阔的胸膛拥抱着万吨巨轮,吞吐那千百江河;令人感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忽然想到这么一个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久不于涸?”弟子们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能把它吹没,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能有几何?怎么会不干呢?弟子们始终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弟子们冥思苦想为什么找不到答案呢?这是因为他们只是从一滴水去考虑,把一滴水孤立起来,把它看成…  相似文献   

15.
婚姻的尊严     
一对看起来很和睦的夫妻突然离婚了。不知情的人们纷纷打探缘由,却都不得而知。“为什么?”每每有人如此问他们。“不为什么。”他们每每如此回答。“讲吧,讲出来你也好受些呀。”有人劝女人。“是吗?是你们好受还是我好受?”女人笑笑,依然不发一言。于是有人骂女人...  相似文献   

16.
悦读     
《中国残疾人》2013,(11):12-12
谁这么有才,发明了这两个字——悦读?快乐地读。应该为这个始作俑者记上一功。比起“阅读”来,悦读,少了些艰涩,多了些愉悦。读书难道不应该是件快乐的事吗?尤其是存当下。  相似文献   

17.
电影明星     
如果黑夜是白天的归宿,“老”是否是人生中另一种境界?如果“老”是生命时空坐标中最终的一点,天空中的每一颗星星是不是都有一个关于年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陶红星,1958年出生于豫东沈丘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岁就为生计所迫开始外出打工。后来,他从一把瓦刀起家,带领由几十个农民组成的建筑队,辗转于豫陕甘宁等地,饱尝了人间辛酸。1994年,他成立了宝丰红星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1998年3月,该公司被省工商局、省私营企业协会命名为“百强私营企业”。 随着事业的发展,奋斗的成功,陶红星开始了新的思索:“有了钱,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好日子,难道就是人生的终点吗?苦苦挣钱是为了什么?有了钱又该干什么?有了钱不能忘本,不能忘了党的恩情!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如果不…  相似文献   

19.
和读者朋友们聊聊天郑晨迎“编辑部夜话”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和众多不曾谋面的读者朋友们聊天儿的好机会。可是在短短的篇幅里聊些什么呢,酸甜苦辣?不不。一个人,无论他做什么工作,一生中总会是充满酸甜苦辣。在这里,我最想和读者朋友们聊一聊栏目,聊一聊稿子,套用...  相似文献   

20.
幽默·艺苑     
简单 艺术、政治和人生三者有一个共同点——最高境界都是简单。 有些人认为简单很简单,便简简单单地追求简单,其实简单并不简单,有些人以为不简单很简单,便很不简单地求取不简单,其实不简单很简单。 求简单的人未必求得到简单,求不简单的人未必求得到不简单。民间笑话 年高几何 从前,有个人很怕老婆。有一天,他趁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一盒年糕,晚上让老婆发现了,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并罚他跪到三更。第二天,他越想越气愤,他搞不通自己的命为什么这样苦,便上街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算命先生问:“请问贵庚多少?” 他赶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