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战前,作为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经济具有了以下这样一些殖民地经济特征:(1)作为美国的原料供应地,菲律宾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形成了“单一种植制”经济,农业畸形发展,主要发展四大经济作物(甘蔗、椰子、马尼拉麻、烟草),四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02年的47万公顷迅速扩大到1939年的163万公顷,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农业在马来西亚经济中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1979年,农业占国内总产值的24%,占出口的41%。该部门有劳动力2∞多万,占成年人的43%。虽然在发展农业方面国家和本地资产阶级一年比一年积极,但外国资本仍然在农业中占有牢固的地位。据土地及农村发展部付部长苏列曼·达乌德宣称,在种植橡胶、棕榈、椰子、茶叶、可可等作物的280万公顷耕地中,约有48万公顷属于外国大公司。其中,32.12万公  相似文献   

3.
一、外国资本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菲律宾的对外贸易一向为外国资本所垄断.就连1946年菲律宾共和国成立后,最大的进出口公司也仍为美国垄断资本所掌握.英国资本,虽然已永远失去了它在19世纪所占的地位,但仍在起着颇为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在进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迅速开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和东南亚早就有经济关系,进口该地区的锡、橡胶等工业原料,推销自己的工业产品。十九世纪末,由于菲律宾沦为美国的殖民地,大量的美国商品、资本涌进菲律宾,文化渗透和传教活动也加强了。于是美国对菲律宾的情况和问题才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是直到第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研究还是非常薄弱的。出于历史的原因和“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美国大学中涉及国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方倩华 《东南亚》2003,(2):38-43
在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 30 0多年时间里 ,天主教成为殖民地政权结构不可分割的部分。殖民地政府与教会之间 ,形成相互支持、相互牵制和相互渗透的“捆绑”式发展模式。进入美国统治时期以后 ,菲律宾殖民地政府与宗教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政治与宗教活动开始分离。由于菲律宾殖民地政权结构完全沿用宗主国美国的政治统治模式 ,实行三权分立制 ,宗教势力作为一种强大的传统政治力量基本上被排除出各级殖民地政权之外。在旧的天主教势力被不断地分化、弱化的同时 ,基督教新教的影响也只是局限在教育文化领域 ,而且它是附属于政府 ,为政府…  相似文献   

6.
前言外国银行从殖民地时代开始便以宗主国银行(马来西亚属于英国系统,印度尼西亚属于荷兰系统、菲律宾属于美国系统)为核心,渗透到今天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进行活动。但从本世纪初叶以来,它们的活动变得更为突出了。即使在战后由于当地民族主义的兴起,外国银行的渗透活动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是随着外国援助额和民间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外国银行又展开了积极的渗透活动。特别是在进入七十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7.
一、国家概况 墨西哥是拉美大国,面积197万平方公里,5/6左右为高原及山地,人口9700万,其中近90%为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约1000万,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墨西哥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土著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享誉世界。1519年墨西哥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21年宣告独立。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宣布国名为墨西哥合众国。 墨西哥国民生产总值在拉美居第二位,1997年为3700亿美元,人均3800多美元。主要产业有农业、矿业和制造业,旅游业也占重要地位。墨西哥地理上属于北美,在经济方面与美国有  相似文献   

8.
美国统治菲律宾近半个世纪。在此期间,美国殖民者推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影响、改变菲律宾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这些政策之一便是在菲律宾建立美国式的教育制度。美国教育的移植和实施,对殖民地时期乃至独立后菲律宾人的生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渗透作用。如对这个问题进行历史的考  相似文献   

9.
主要供应者     
要不是由于最近的货币改革(这种货币改革是由日元的调整比价和美元的贬值而引起的)大大改善了美国的国外贸易地位的话,日本将会继续成为菲律宾的最大供应者(特另U是资本设备和生产资料的供应)。1971年,日本约提供菲律宾进口额的32多或约  相似文献   

10.
移民开拓边疆是一个涉及到人口、经济、社会、政治、自然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作为一项由政府组织推行的活动,它在菲律宾已有较长的历史。在菲律宾沦为美国殖民地时期,殖民地政府就曾组织过移民拓边活动,其目的不过是为了适应殖民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扩张的需要。菲律宾独立之后,为了减轻人口稠密、租佃率高、农田碎小、农业收入低的地区所存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开发边疆,增加农业生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是一个农业国家,七十年代末期,农村人口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1980年底,在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为905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0.1%。菲律宾有可耕地1,400多万公顷,到1978年已耕地约为1,200万公顷,约占可耕地面积的86%。战后以来,由于菲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国民经济,改造经济结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以1972年固定价格计算,农业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946年的44.3%降为1981年的25.6%,同  相似文献   

12.
一、序言从战前开始,东南亚各国的华侨资本就与欧美殖民地资本主义并存,并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不断发展,时至今日人们对华侨资本仍然十分关注,这说明它具有相当顽强的生命力。从历史上看,东南亚地区先有中世纪的阿拉伯商人势力,其后有葡萄牙、西班牙等封建性的殖民地资本主义势力,再后又有英国、荷兰、美国等近代资本主义的统治交替消长,直到战后荷兰、英国资本退出东南亚。其中,只有华侨资本与近代资本  相似文献   

13.
在东盟国家中,除了新加坡和文莱外,其他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是农业国。本文拟探讨战后以来这四个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成效与问题。一、改造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多样化农业战前,东盟四个农业国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这些国家不仅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单一,而且农业经济内部结构也单一。二次大战后,它们相继取得了政治独立,共同面临着打破殖民地时期形成的经济结构并克服全面经济落后状况的严峻任务。为了打破这种单一经济结构,战后以来它们先后以工业化作为本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14.
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后,发展民族资本的利益要求摧毀其经济中的殖民地性结构和取消外国资本的阵地.排挤外国资本的斗争是首先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开始的,因为对外贸易是外国垄断资本把印尼保持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依附地位的一个主要手段.帝国主义者利用对外贸易从印尼攫取去大量利润.不等价交换则助长了印尼经济殖民地性的保留.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业原料,和几乎全部矿产品被输出.同时印尼又不得不输入一切工业品以至于粮食.对印尼来说,商品输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外汇又是清算国际支付、输入商品和在国内为实现工业发展计划提供资金所必需的.这也决定着把外国资本从对外贸易,以及从国家一切经济生活中排挤出去的必要性.长期的荷兰殖民压迫造成了印尼经济的落  相似文献   

15.
一、美统时期菲律宾华侨经济发展的背景1898年美国击败西班牙取得菲律宾,接着又镇压了菲独立运动,于1901年完成了对菲的占领和控制。此后直到1946年7月菲宣布独立,菲律宾为美国殖民地。其中ig35年9月以后为自治领,1942年1月至1945年7月为日本占领时期。美国统治时期,菲律宾的生产有了发展,经济也趋向活跃,美菲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使美工业品得以向菲倾销,而菲之农业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亦可运销于美。西班牙对菲经济开发无所作为,美则力促菲的经济开发,它鼓励建立农场,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发展交通运输事业,设立银行信贷机构。…  相似文献   

16.
一、占支配地位的美国资本在过去的二十七年期间内,美国在菲律宾的投资比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已大大增加了。而且,它的许多投资特点也已发生了变化。独立以前,一大部分的投资是居住在菲律宾的美国企业家在当地的资本。投资的行业范围也不太广,主要是投资于矿业、政府证券、种植园、公共事业和商业部门。然而,今天美国的公司则已遍及菲律宾经济的各个领域。美国公司迄今在菲律宾的最大投资是制造业;银行和金融资本的作用也已大大扩大了。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控制着菲律宾,并把菲律宾变为它们经营业务的一个场所。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菲律宾粮食、工业原材料、就业机会等重要来源,而且也是菲律宾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1950年,农产品出口在菲律宾出口总额中约占85%,到1960年仍约占70%.七十年代以后,由于菲律宾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逐渐上升,农产品在出口中的地位才趋于下降.尽管  相似文献   

18.
1月1日马科斯发表新年文告,说菲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障菲律宾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其次是确定和实施新阶段的国家改造纲领。1.3下2日一九七六年菲货物出口价值共达二十一亿七千二百万美元,比一九七五年所出售的货物价格约低一千万美元。中央银行认为出口产品价格降低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外国市场的需求减退。《联合日报》1.2.  相似文献   

19.
沈红芳 《东南亚》2002,(2):17-21
一、菲律宾农业发展轨道菲律宾是个农业国 ,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70 %。全国约占一半的劳动力以农业为生。菲律宾的农业主要由农业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组成。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三分之二以上。由于菲律宾农村缺乏水利灌溉、仓储和交通设施 ,农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农业收成主要仰赖气候好坏 ,生产呈不稳定状态。在风调雨顺的年景里 ,农业的增长率一般在 2 %至 3%。一旦气候恶劣 ,自然灾害发生 ,农业增长便陷于停滞 ,甚至负增长。尽管菲律宾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大部分年份里略有增加 ,但是 ,由于90年代后菲…  相似文献   

20.
战前菲律宾的对外贸易,和今天一样,主要是对美国.和欧洲「共同市场」(荷兰、西德、比、法、意、卢)国家贸易的重要性不被放在眼内.欧战以前五年,同欧洲共同市场诸国的总额稳定上升,自1935年的16,856,521比索增至1939年的32,945,061比索,就百分比看从全部对外贸易的4.68%增至5.87%.自战后至1950年,对欧洲「共同市场」诸国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一如战前.但是自1951年起,菲律宾发展工业所需的资本器材的进口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