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红利     
正天生丽质得天独厚让贵州农产品风行天下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与此相应,贵州坚持“把小品种变成大产业、把土特产变成大品牌”思路,让绿色农产品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贵州省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山地生态绿色农  相似文献   

2.
最近,《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以下筒称《规划》)已审定通过。按照四川农业的比较优势原则,《规划》选取了马铃薯、茶叶、柑橘等10大优势特色效益农产品,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形成核心生产区和产业带,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开发,大幅度提高产品优质率、加工转化率、品牌知名度,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四川农业产业体系。 如今,这些优势特色效益农产品的发展恃况如何?它们究竟拥有怎样的特色和优势?本期选择了几个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农业部副部长韩长赋不久前提出,入世后我国农业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实施“四大战略”。一个中心,即围绕全面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这个中心。我国目前农业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许多农产品质量低、成本高、加工程度低,品质、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呈蓬勃发展之势,特别是“十一五”之后,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产品优势产区和产业带加快形成,以粮食、棉花、特色林果、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是我省农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的关键阶段,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在深入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产品品牌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以一定优势农产品生产地域范围为基础,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已成为时代强音背景下,“农产品上行”借助互联网科技优势,精准链接消费需求,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实践证明,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农产品上行”,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质量,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黄世贤 《求实》2001,(1):58-59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及其竞争力的评估,指出江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正由土地密集型产品转移到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来.在我国农业直面国际化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的今天,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与方向,明确哪些行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应重点发展,哪些行业具有潜在竞争力而应着力培养,哪些行业在可预见的将来难有竞争力而应"积极放弃",从而进行"有进有退"的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8.
“农业不仅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能够成为重要的新的增长点”。究竟从哪些方面着手培育这个新的增长点呢?结合我省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热点,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努力实现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向质量优化型增长的转变。农业结构的优化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内在素质的高低。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当是: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热点,围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以调整品种、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扩大高质高效的名、特、优、稀、新产品生产,依靠农产品品质和品种结构的升档晋级,实现农业质量优化型增长,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元化、多品种、多层次的需求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在结构调整中,能否顺利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增长到质量优化型增长的转变,关键在于能否选准路子。为了选准路子,顺利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各地应注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我国必须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业劳动力太多,因此,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发展“1.5产业”可以较大量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湖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拥有众多的农业产品,但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名牌却不多,怎样把资源优势变为市场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全面提升湖北农业国内、国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自今年年初开始,从省到各市县都在为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进行规划和论证。但湖北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要过好五道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入世,要先入超市”正成为我国入世后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理念。超市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成熟的标志。与传统的农贸市场相比,超市要求有产地、质量标准、产品标准、包装标准,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牌信誉和质量,低质量的农产品进不了超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可从超市中反映出来。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它的农副产品竞争力如何?如何提高竞争力?就此我们选择了武汉四家有代表性的超市———家乐福、中北仓储、徐东平价、广东商城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和研究。一、武汉市超市农产品调查情况综述在四家超市,我们重点调查了水果、蔬菜、大米、茶叶、干…  相似文献   

12.
石雷 《共产党人》2010,(12):14-15
五月,记者来到西吉县——中国马铃薯之乡. 2004年,西吉县被中国特产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以来,西吉县确定了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桂林农业应提高认识,准确定位,做大做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发挥资源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培养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流通体系,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谢科进 《唯实》2008,(8):175-17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农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不断融合,农业竞争日趋激烈,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分析“一村一品”促进农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提高主导产品的产业化、品牌化水平,构建发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董玲 《共产党人》2011,(8):41-42
<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发展品牌农业已成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固原市作为一个西部落后地区的农业大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以现代先进的理念、设施、技术来提升农业,更需要以现代科学的经营形式来推进农业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打造"六盘山"农产品品牌上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6.
“推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高马铃薯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马铃薯是世界第三、中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历经20余年快速发展,马铃薯现已成为我国诸多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曾经是马铃薯生产大省,种植面积曾多达600万亩,是马铃薯种薯和淀粉加工薯优势产区。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农业部颁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以来,我省农业部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打造四川独树一帜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最近,凉山马铃薯、南部脆香甜柚、崇庆枇杷茶、万源马铃薯等4个农产品经过材料审查、专家评审和公示,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我省农业系统首批地理标志农产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知名品牌,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作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七大专项任务之一.我省于2006年8月颁布实施的《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6-2015年)》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实施特色优质农产品和畜禽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打造一批上规模、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湖南是农业资源富集的大省,在实施国家中部崛起和开展“泛珠”合作战略中,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注意发挥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比较优势,适时谋划湖南粮油棉麻、肉奶水产、果蔬茶、竹木林纸、烟草五大优势产业链的发展,将此作为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从而努力缩短由“农业大省”走向“农业强省”的路程。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形象,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