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银禄 《各界》2010,(11):10-15
江青与李讷 李讷1940年8月3日生于延安(为江青所生)。江青不止一次跟工作人员说:“共产党员只有工作、工作,不应该生孩子,生孩子是党外人士的事。我生下李讷就是一个失误。我怀她的时候就不想要她,可是主席喜欢小孩子,我也只好生下她了。”  相似文献   

2.
一 凡是研究过“文革”历史的人,对江青的印象都比较深刻,国外有的报刊还不时对她有所报道。在“文革”期间,江青倚仗毛泽东的权威和她自己的地位,呼风唤雨,权力极大,影响极深,这是不容置疑的。“文革”开始以后,陈伯达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江青任第一副组长。陈伯达有一段时间因病休假,中共中央任命江青为代理组长,负责文革小组的全面领导工作。即使陈伯达在组长的岗位上时,江青也是实际上的一把手,往往是她说了算。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江青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中央核心领导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3.
《各界》2015,(1)
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江青过分挑剔食之后,毛泽东发话了:“我就是土包子.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生活习性.她是洋包子吃不到一起就分开.今后我住的房子、穿的服、吃的饭菜,按我的习惯办.江青住的房子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菜,按她的习惯办.的事不要她管,就这样定了 ”从此,毛泽和江青分开吃.即便是在一个饭桌上吃饭,也各吃各的菜.  相似文献   

4.
在江青的办公室、卧室甚至餐厅,都安装着叫护士或服务员的电铃。江青是一个人住在钓鱼台11号楼的,整栋楼几十个房间住的都是她的工作人员,包括厨师、警卫员、护士和秘书等,这和其他领导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江青与李讷 李讷1940年8月3日生于延安(为江青所生).江青不止一次跟工作人员说:"共产党员只有工作、工作,不应该生孩子,生孩子是党外人士的事.我生下李讷就是一个失误.我怀她的时候就不想要她,可是主席喜欢小孩子,我也只好生下她了."  相似文献   

6.
我在江青身边工作的几年里,有三次看到她真诚地伤心流眼泪. 1968年11月份的一个晚上,北风飕飕地吹摇着无叶的柳枝,天空中飘撒着零星雪花.江青吃过晚饭,叫我打电话给姚文元,"文元同志,一会儿,江青同志到17号楼去看电影,如果你有时间,想看的话,江青同志请你跟她一块看,如果没有时间,不想看的话,也不要勉强."  相似文献   

7.
为谢富治流泪 谢富治是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情况非常复杂,那时,中央文革小组代替了党的八大选出的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权力很大.谢富治是中央文革碰头会的成员之一.江青对谢富治很看重,看重的原因,根据我的看法,主要是谢富治和江青观点一致,又听江青的话,江青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以后,江青担心别人知道她在30年代的上海一些不太光荣的历史,想把有关那些历史的材料清除干净.叶群找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安排其心腹江腾蛟,派人假冒红卫兵到上海抄了郑君里等文艺界人士的家,谢富治就参与过对抄回材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1980年10月,北京正义路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上,审判长威严地告诉工作人员:打开幻灯机.白色的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个老人被揪斗、毒打的情景.人们看清了,这位老人就是“文化大革命”中第一个被害致死的部长——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 幻灯片放完了,大厅内又响起了审判长的声音:“江青,这是你诬陷张霖之以后,发生的批斗场面,因此,对于他的死,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承认吗?”江青从椅子上站起来,努了努嘴唇,什么也没说.“我再问一遍,你承认对张霖之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吗?”审判长说到第三遍时,江青才勉强地点点头.“你应该明确回答本院提出的问题!”江青不能再沉默了,她用极低的声音回答道:“我承认,承认对他的死有责任.”  相似文献   

9.
杨银禄 《各界》2010,(9):13-18
毛主席送江青五个玉米 2009年6月,我看到《湘潮》上曹英的一篇文章《毛泽东在林彪事件前的关键决策》,该文披露:“姚文元在1970年9月15日的日记中这样记载毛泽东在8月15日中秋节。毛主席送给江青五个玉米,而且指定是五个,江青同志送张春桥和我各一,我在吃晚餐时吃了。一面嚼着清甜而韧的玉米粒子,一面凝神细思主席的用意所在,觉其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李光濂 《各界》2013,(2):9-11
吃 江青,这位自称“旗手”和“战士”的人,在当时中国人生活艰难的年代,是怎样生活的?我们从当时报刊公开发表的,关于她吃穿玩乐的文章,就知晓了。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1991年6月4日发布消息说,江青自杀.其实,江青自杀时间是1991年5月14日.美国作家R·特里尔的<江青全传>中写道:3点30分,一名护士进来,发现她已经吊在浴盆的上方,其他的医生和护士匆忙赶来,但已经太晚了.这位集演员、政治家、文艺女皇和毛泽东妻子于一身的"白骨精",在她77岁的时候死去了……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清明节我去福田公墓扫墓时,朋友说这里有一块奇怪的墓碑.果然在一群普通的墓碑中,我看见一块鲜花簇拥的白色碑石,上面刻着:先母李云鹤之墓,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九一年,女儿、女婿、外孙敬立. 乍一看与周围的墓碑没有什么两样,普普通通,可是为什么落款不写立碑人的名字呢?这不能不让人产生很大的怀疑.再一细想,这不就是江青吗?生卒年份不差分毫.  相似文献   

13.
矛矛 《党政论坛》2008,(20):12-13
兴趣吴仪的兴趣广泛,从音乐到绘画,从医学到古诗词,还有设计、种花种菜等等都喜欢,总之她是一个什么都有兴趣,什么都想亲手尝试的人。  相似文献   

14.
江青与陈伯达是从延安开始认识的.那时,陈伯达是毛泽东的政治秘书,江青涉及政治工作较少,她主要负责照顾毛泽东的生活.所以,江、陈之间没有矛盾.据陈伯达说,江青曾两次向他表示想离开毛泽东,一次在延安,一次是解放初期在北京的西山.一段时期江青因身体不好,毛泽东就送她去苏联治病.  相似文献   

15.
江青有过一句“名言”:片子,就是骗子。片子者,电影片子之谓也。江青为什么有此一说,在下与她有天上地下之隔,不得而知。按理推论,估计有两层意思:一、电影中有不少特技(现在还加上电脑的制作,更是如虎添翼),观众所见与拍摄现场大不一样;二、电影中人物的喜怒哀乐,都是演员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表演出来的。前些时看一部电视连续剧,结束前将拍摄现场的一些内幕性的镜头展示一二,戏中严肃极外加哭泣的表演刚完,转身竟哈哈大笑,就属这类。江青说的片子即骗子,不知指的是两者还是其中一项;如果不因人废言,她说的确有一定道理。之所以想到这句“名言”,是读报刊上关于  相似文献   

16.
钱江 《各界》2014,(3):21-24
江青在1969年春中共九大召开之后逐步插手体育界,她的关注点从乒乓球入手,最终将“文革”中升任国家体委主任的庄则栋完全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曲折离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杨银禄 《各界》2010,(5):6-10
1977年11月上旬,中央“王、张、江、姚专案组”写了一份批判“四人帮”的意见。意见说,要根据每个批判对象的罪行,选择一些突出的问题进行批判。例如对江青,揭发批判她迫害毛主席、迫害工作人员,里通外国和反党乱军等罪行:对张春桥,要批判他的《一九七六年二月三日有感》;  相似文献   

18.
陈大斌 《各界》2014,(1):19-23
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正在全国蔓延。妄图篡党夺权的江青乘机到处煽风点火,在天津市宝坻县小靳庄表演了一出闹剧。当时,笔者作为记者受新华社派遣,随同江青在小靳庄采访,亲眼目睹了她的那场“表演”。  相似文献   

19.
正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唐凤雁的人生格言是:我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因而我一直不停地走在上坡路上……在抚顺市的书画界,提起唐凤雁的名字可谓大名鼎鼎。她的书画作品究竟参加过多少次比赛和展览无人能说清楚,她所获得的各种奖项连她本人也数不清。的确,这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阳光的老人。随着记者的采访,一个强烈的感受呼之欲出:她是一个一般人无法与之相比的"神奇"老人,她的退休生活简直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相似文献   

20.
《各界》2012,(1)
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10名主犯进行了公开审判。电视直播时,万人空巷。无数被冤屈、受迫害的人们,都期待着惩办“四人帮”,还历史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