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立胜 《人民调解》2009,(10):20-21
山东省青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矫正工作,积极采取社区矫正工作“1363”措施,强基础、重规范、抓质量、求实效,有效预防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市12个镇(街道)全部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共接管社区服刑人员820名,矫正期满解除矫正257名,现有矫正期内社区服刑人员563名,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均思想稳定,人心思进。  相似文献   

2.
《人民调解》2009,(7):17-17
北京市昌平区社区矫正服务中心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注重用“真心、爱心和热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着力解决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心理和就业等问题,取得了实效。目前.在昌平区矫正服务中心的协助下.全区管理的371名社区服刑人员。无脱管现象发生.无一人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江阴市申港街道司法所自2005年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已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13名,其中64名已顺利解除矫正.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在坚持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社区服刑人员的同时.采取“以心暖心”的工作方法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以此来促使其安心改造和悔罪自新。  相似文献   

4.
《法治纵横》2014,(20):33-33
吉林省社区矫正工作自2006年2月开展试点、2009年12月全面试行以来。截至今年8月,全省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4万人,累计解除2.6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1.79万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为0.06%,大大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  相似文献   

5.
许振奇 《中国司法》2011,(11):71-77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很大的国家,有约7亿人口生产生活在约100万个村庄。作为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我国的现有社区服刑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截至2010年3月,全国已试行社区矫正的地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303234人,其中属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212833人,占70.1%。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  相似文献   

6.
陈国强  张莉 《人民调解》2009,(6):22-22,27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05年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根据省、市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要求和部署.以提高矫正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探索出符合江汉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47名.正常解矫118名.建议提前收监1名.正在接受矫正的128名社区服刑人员思想稳定、行踪稳定、生活稳定,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我区社区矫正工作连续被省、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7.
《法治纵横》2014,(4):32-32
记者近日从司法部获悉,2013年,全国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保持在0.2%左右,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特大案件。截至去年10月底,各地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66.5万人,累计解除矫正100.7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65.8万人。  相似文献   

8.
张久春 《人民调解》2008,(10):19-20
“司法所社区矫正干部帮我办下户口.教育我怎样做人:村干部给我分了土地.发给我养老金.又安排工作:兄弟在生活上接济我……像我这样的人还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社会真是太好了!”这是在社区矫正效果评议会上.社区服刑人员田某进行自我评价时的一段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2009,(2):13-15
他们曾失足落马.抑郁沉沦;他们曾迷失方向,自暴自弃;他们曾逞凶斗狠,穷困潦倒……而今。他们迷途知返。乐观从容;他们脱胎换骨,勤学向上;他们弃恶从善,勤劳致富……从2005年开始.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在12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几年来.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社区、村落、学校以其特有的宽容接纳了238名社区服刑人员;同时.以其特有的攻心策略、改造手法和关爱方式.使116名社区服刑人员顺利解矫.演绎了一个个走向新生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0.
高志超 《人民调解》2008,(10):18-19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自2006年3月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区以来.按照“两院两部”文件精神和省、市工作要求.以试点先行为己任,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核心.以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目标,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地深入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丰泽实际、具有丰泽特色的“丰泽矫正教育模式”.即“八化”工作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目前.丰泽区累计接管的127名社区服刑人员中先后有53人次受到表扬.有15人次被评为矫正积极分子.仅2人次受到警告处分。未出现一例漏管、脱控或重新犯罪现象.累计有40名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健康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09,(2):16-16
“社区矫正给了我幸福的家庭.使我的生活充满阳光,走出了阴霾;使我的世界美满幸福,不再悲伤;是社区矫正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体会到了世间一切都充满了美好。”这是社区服刑人员沈某在矫正小结中的一段心里话。  相似文献   

12.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10,(3):65-65
自2003年社区矫正开始试点以来,截至去年9月份,全国共有27个省(区、市)共有208个地(市、州)、1309个县(区、市)、14202个乡镇(街道)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35.8万人,解除矫正17.1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18.7万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朱宜山从法律服务所退休,受聘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司法局顺河镇司法所,成了一名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和千千万万社区矫正工作者一样,老朱几年如一日,在社区矫正工作岗位上奉献着。一身正气老朱在顺河镇的社区服刑人员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这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2008,(5):18-19
宁波市江北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去年4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坚持以思想帮扶为主.经济帮扶为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已经累计接收各类社区服刑人员131名。已经成功解矫30名。社区服刑人员无一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重庆市社区矫正工作在司法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培育亮点、形成特点”的工作思路,采取组织领导体系化、教育改造成果化、制度建设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举措.大胆探索.狠抓落实,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4年来,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7000余名.无一人重新犯罪,得到了司法部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巴南区从2005年开始在花溪镇、南彭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全区全面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巴南区社区矫正工作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培育亮点、形成特点”为目标,坚持把教育人、挽救人放在第一位。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72人.解矫88人,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自2006年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始终以提高矫正质量为根本任务.以确保社区服刑人员顺利重返社会为宗旨.立足依法矫正,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截止目前.新仓镇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7人.其中已有20人被解除社区矫正。已被解除社区矫正的.无1人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8.
孔超 《中国司法》2010,(12):77-81
200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下简称“两院两部)联合召开了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经过6年多的试点,正式转人全面试行阶段。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兵团均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3万多人,重新犯罪率为0.2%左右,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上海市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为例,通过对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从社区服刑人员所具有社会性别特点的事实出发,研究和探讨社区矫正中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提出并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根据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针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该在微观社区矫正实务工作方面和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性,实施分类矫正,提高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自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江苏省海门市司法局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摸索、创新社区矫正的工作思路和机制.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中实施“四化”战略,大大降低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