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以生产决定分配的观点来研究分配问题;反对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又防止过分悬殊;他认为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必然产生个人主义,这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社会基础;"既得利益集团"概念的提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的谈话中,一方面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之一确定下来;另一方面,又指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同样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理论。 在分配问题上,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中实际上是把搞平均主义当作了共同富裕。这种观点,由于毛泽东同志,把按劳分配当作资产阶级法权来批判而得到强化。毛泽东同志非常赞赏过去革命战争年代实行的供给制,认为建国后改供给制为工资制是向资产阶级的让步,把它作为产生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他的这些思想,使平均主义在我们的经…  相似文献   

3.
韩庆祥撰文指出,应从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根本力量中去寻找时代的先进性,根本性包含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应代表那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根本力量。这种根本性就是“三个代表”所代表的三个根本方面:(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二)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文化已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决不可轻视的重要因素和精神力量;(三)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4.
1961年毛泽东倡导和亲身实践的调查研究,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人民公社的实质问题,即两个平均主义.在制定、修改"六十条"的过程中,通过压缩社队规模、停办食堂、取消分配供给与工资制、改变基本核算单位等办法,有成效地解决了人民公社内部队与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这在相当的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于当时已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力的恢复起了很大的作用.失误的是这次调查研究没有解决生产队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农村社员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方式"包产到户"、"责任田"不仅没有被毛泽东在制定、修改"六十条"时吸纳,反而被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加以严厉批判.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才充分肯定了这一新生事物.这就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迟缓了将近20年.  相似文献   

5.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而在建国前夕 ,作为新中国的立国理论和政策导向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却显得极为初步和不足。因此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 ,党和国家领导人 ,把全面系统地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特别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定位和基本属性问题 ,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并达成共识。但是事实上 ,建国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存在极为短暂 ,“过渡形态”也离开了原始设想的相对稳定的初衷。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些肤浅的分析。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 ,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6.
国防大学顾训中、朱永红在《试析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的一个缺陷》一文中认为:平均主义思想是处于小农经济中的中国农民反对封建剥削压迫意识的最集中的反映。其矛头首先是对准封建土地占有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均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它还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性、反动性的一面。长期以来,毛泽东同志及我们的党,对于这个问题的后一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是“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是造成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压抑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推动改革,就必须认真批判和清除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亦称绝对平均主义。主要表现为主张消灭一切差别,要求人与人之间在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物质分配和个人需要等方面的绝对平均。平均主义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是小生产者的平均观念在物质分配上的反映。早在一九二九年八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就针对当时红军党内存在的绝对平均  相似文献   

8.
群众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极具特色又极为重要的内容,它曾经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也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令人遗憾地误解和扭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理论又令人欣喜地获得了一系列重大新发展,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毛泽东群众理论的萌发研究毛泽东群众理论的萌发,有两个前提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毛泽东从小生活在下层,与劳动人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特别是湖南长沙一带,由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广大人民群众依然过着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这对青少年时期毛泽东的思想形成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二是毛泽东从小喜爱独立思考,在  相似文献   

9.
韩庆祥撰文指出,应从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根本力量中去寻找时代的先进性,根本性包含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应代表那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根本力量.这种根本性就是"三个代表"所代表的三个根本方面:(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二)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文化已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决不可轻视的重要因素和精神力量;(三)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晚年探索发生逆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思想因素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没有认清我们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观的某些理论简单化、教条化甚至曲解误解;二是中国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和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三是毛泽东早年所设计的社会蓝图对其晚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彬 《求实》2001,(Z1)
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考察分析社会历史 ,对于生产力在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展生产力 ,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建树。深入研究和分析他们的思想 ,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毛泽东作为我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 ,非常注重革命对于解放生产力的意义 ,先后明确阐述了解放生产力的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不仅对马列理论等社会科学知识的钻研孜孜不倦、勤学不缀,而且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历程中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考察、分析和研究科学技术的各种问题,提出许多重要的见解。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将近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1990年,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50年来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雄辩地汪实了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揭示的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认真学习和研究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仍会给我们以极大的指导和启示。一、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理论体系。首先,毛泽东提出了他的中国社会发展观和中国革命发展阶段论。他说:“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发动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声势浩大的“三反”“五反”运动。这场运动对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起到了好作用。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毛泽东作出这个决策,也是有原因的。增产节约中发现的问题1951年,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出了增产节约的号召。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问题是我国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之一。20世纪初,毛泽东正是在关心农民、研究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取得了革命战争的一系列胜利。建国后.也正是在如何对待农民问题上.毛泽东作出了影响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进程的决策。研究毛泽东有关农民问题的思想.特别是关于农民合作思想的探讨.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提法是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分配沉痛教训的明确纠正。这一提法符合列宁的思想,符合邓小平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的决定作用和分配的反作用的灵活运用。当前收入差距拉大不应归咎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必须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证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而人又是最活跃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已证明 ,领导中国革命和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 ,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肩上。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正是以“三个代表”的思想在实现着这一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合理分配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奎 《唯实》2009,(7):36-40
合理分配是社会公平的实际体现。毛泽东关于实现合理分配的思想及其探索为中国即将迎来的社会主义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合理分配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思想,是在本人的实践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调查研究经验的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对指导我党社会调查研究的开展,从而帮助人们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超过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探讨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思想和社会调查实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刚 《探索》2011,(5):18-23
公平与效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范畴,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这对范畴的认识经历了“打破平均主义、优先考虑效率”到“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历史过程。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而突出的问题是公平问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和形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