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金砖国家都是全球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角色,面临共同的压力与挑战,具有大致相同的能源利益与诉求。金砖国家应该建立开放性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并在国际能源治理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金砖国家加强能源领域的多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整体推动国际新能源、新秩序的构建。金砖国家的能源合作应该坚持包容性原则,建立金砖国家的能源协调机制,深化能源合作的关键性领域,通过扩大金砖国家的国际参与,提高金砖国家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急剧变动的世界能源格局之下,中国未来的能源战略必须要统筹国内、国际两大能源发展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资源。中国能源“走出去”战略,旨在加大力度开拓境外油气来源,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革命与世界能源版图 新世纪以来,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新能源技术革命、非常规油气生产与供应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美国的“能源再平衡”战略逐步显现,对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和能源地缘政治正在和即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重要的经济与战略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重要生产要素。台湾能源高度依赖进口,能源供应不稳定性较高,但在开发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在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研究台湾能源供应状况、探讨两岸能源合作的途径与方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挑战与机遇相生共存:中美新能源合作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新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美两国积极开发本国新能源,并在新能源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合作,这不仅对两国关系和双边利益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将深刻影响全球新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新能源革命与世界能源版图新世纪以来,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新能源技术革命、非常规油气生产与供应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美国的"能源再平衡"战略逐步显现,对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和能源地缘政治正在和即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所指的新能源主要是致密油、页岩气和深海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而不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革命也主要特指北美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技术进步及其产业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是  相似文献   

7.
美、欧、日、印低碳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鸣  谢晶莹 《当代世界》2010,(5):47-48,51
发展低碳经济是时代的要求,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逐年减少,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为一种必然。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战略行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广新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实证明,21世纪,全球正兴起以新能源生态环境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国际发展实力的竞赛热潮,  相似文献   

8.
孔志国 《南风窗》2016,(4):93-94
正厘清能源领域的真问题、假问题,找到人类和能源关系的恰当切口与合适姿态,是非常迫切的问题,而这又以梳理能源和人类互相作用的规律,理性定格人类能源观等为前提。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世界不是已经处在能源巨变的过程中,那么也是处在巨变前夕。借助新发现或者科技进步,风电、太阳能、核聚变、页岩气、可燃冰等新能源,均被各自行业寄予承担能源领域"终极救赎"的厚望。而更多人则看到了互联网和清洁能源结合在一起的威力,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智能能  相似文献   

9.
清洁能源外交是为了保障国家绿色能源安全并推进能源转型,实现区域清洁能源善治,以及构建国际能源治理新秩序所采取的外交协作战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快清洁能源产业"走出去"注入了内部动力,沿线国家的绿色能源发展需求不仅是清洁能源外交的外部推力,也创造了资源互补、产能优化及绿色融资平台,这些都为中国清洁能源外交提供了新契机。针对目前清洁能源外交面临的政治经济安全风险、大国地缘博弈、生态脆弱性挑战以及政策标准的差异性等各种制约性因素,中国应全方位提升战略性能力建设,分别从绿色外交实力、制度性能力、资源协调能力、绿色金融引领力以及话语性能力这五个方面来推动中国清洁能源外交,并以此为契机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供需结构的转变,这一变化对全球主要大国地缘博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大国围绕能源供应、控制能源战略通道、影响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等展开竞争。此外,全球能源治理格局转变对重点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地缘博弈的影响更为深刻。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矛盾突出,其治理效率和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显现。为此,中国等新兴大国应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变革,一方面,深入推动国内改革,发展更加先进的能源技术,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升级;另一方面,主动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制度建设,提高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