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中,钟爱杭州、眷恋西湖的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外,就数陈云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40年间,陈云来杭州不下数十次。尤其是从1977年起。他每年春季都要来西湖小住,长时数月,短时数十天。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前线》2011,(1):55-55
夜读《萍州可谈》,见记:苏东坡曾任杭州通判,相当于“公务接待”办公室主任的职务,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陪同上级和各地来的官员及眷属吃喝游玩,最多时曾一个月游了二十多次西湖。而且他还不胜酒力,每天疲于应付,痛苦不堪,发牢骚说杭州通判这个差事简直就是“酒食地狱”。  相似文献   

3.
营造城市环境与提高生活品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杭州市不仅在城市发展战略决策上提出了几个叫得响的“关键词”,而且在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上策划了几个大的手笔,在全国产生了影响。如“钱塘江时代”提出,令杭州实现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使杭州的城市建设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第二次任职杭州时,适逢大旱,葑田已占湖面的一半,令他十分痛心,疾呼:“若再不整治,更二十年无西湖矣!”决心疏浚西湖,保住这一人间瑰宝。但整治西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当时还有人出于私利强烈地反对。出于拯救西湖的一腔热情,苏东坡亲手撰写了《乞开杭州西湖状》,上书朝  相似文献   

5.
西湖龙井茶是杭州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隋朝以来,杭州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西湖龙井茶是杭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的方面,可谓源远流长,久盛不衰;西湖龙井茶是特殊自然环境、品种资源和炒制工艺的结晶;西湖龙井茶是杭州城市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西湖龙井茶是杭州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孙国 《湘潮》2005,(1):7-11
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吸引了无数古今中外名人来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曾39次到杭州,在宁静秀丽的西子湖畔工作、生活了800多个日日夜夜,他踏遍了西湖的山山水水,写下了《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等名篇,在西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话和荡气回肠的故事。但他最后一次在杭州所做所思所想却一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吴钩 《廉政瞭望》2014,(10):47-47
今天的人们如果想表达意见,可以上网发帖。古人呢?可以写写“题壁诗”。宋朝的题壁诗繁荣昌盛,我们耳熟能洋的一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相似文献   

8.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中心的小岛上,是我国四大名亭之一.提起湖心亭,会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杭州西湖及西湖十景,想起整个杭州的园林风景区.杭州园林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西湖则以湖心亭为中心,也许这就是它之所以著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杭州西湖“鲍庄”,是一院旧宅,别号“一庐”,是西湖的名胜之地。旧宅的正堂雅名“君子堂”,君子堂里有一副对联,为明代大剧作家《牡丹亭》作者汤显祖当年在浙江任遂昌知县时所撰: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相似文献   

10.
宋安娜 《党课》2014,(14):119-121
满觉陇的桂花开了,香得人心碎,远远地闻见,就走也走不动。第一次到杭州,朋友陪我赏西湖,开一辆小车绕湖水周游。额头贴着车窗玻璃,朋友指指点点,白堤、苏堤、岳庙,西湖美景一一从指尖掠过。忽然,一股暗香袭来,时隐时现,现时悠悠荡荡直入肺腑,隐时无影无踪倒又惹人牵挂。我连忙问道:“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三月的西湖,桃李竞发,暖风拂面。在这样一个令人心动的季节,本刊推出的“西湖大讲堂”与读者见面了。与本刊其他的栏目不同,这个栏目通过生动亲切的叙述方式,将精深的学理与生动的实践融成一体,让更多的读者感知我们这座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脉搏的律动,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理性自觉。一座都市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须臾离不开科学理念的引导,杭州所走过的道路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深入浅出的,贴近杭州实际又极富启迪性的好讲座出现在这个栏目中——这也算是我们共同为杭州的发展尽到的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月生 《党建文汇》2001,(6):32-32
杭州,因拥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而被世人誉为“人间天堂”。然而,在这座“天堂”里曾任职8年的原杭州市副市长叶德范,却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偷吃“禁果”,最终将自己送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13.
西湖觅秀     
王文山 《奋斗》2001,(12):54-54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北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一首《饮湖上初晴雨后》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将西湖永远定格在美仑美奂的境界中。我是被大师的诗句从松花江边牵引,特来到西子湖畔觅秀的。西子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云山一面城”。以西湖为中心,东面是靠近市区的湖滨公园,环湖远望,西南依次有南高峰、龙井山、大慈山、南屏山、凤凰山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总结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筹委会和各有关部门、地方统一思想、各司其职、精心组织的结果。谈判协调有力有效,会议安排严谨有序,安全保障严密稳妥,新闻宣传有声有色,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后勤保障全面可靠,使杭州峰会落实了“西湖风光、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同”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在二十国集团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  相似文献   

15.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古谚道尽了杭州的舒适与秀丽。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千年古城更加发达、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国内生产总值达1225亿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自1993年以来,杭州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等七项荣誉称号。但是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相比,市政建设滞后、行路难、住房难、用电难不同程度地存在,人的文明素质也有一些与社会全面发展不相适应之处。“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透着群众的惋惜和焦虑。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初召开有关会议,学理论、谈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7,(10)
我国的四大名湖本别为杭州的西湖、嘉兴的南湖、武汉的东湖、济宁的北湖。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我国30多处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引人入胜之处。也被誉为人间天堂。北宋时期,诗人苏东坡任杭州太守,他  相似文献   

17.
“湄潭在贵州的中部,是个风光明媚的小城……杭州之美在西湖,湄潭之美在湄江,湄江是一条不太宽的河,环绕在县城的周围,河水清澈,岸旁青翠欲滴……傍晚的时候,人们总是三三两两出城到湄江散步。”这是当年在湄潭浙江大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张抗抗 《党课》2014,(20):125-127
说起青藤茶馆,如今怕是很少有人不晓得的。细细追究起来,“青藤”是90年代在西湖边发出的新芽,并不是河坊街的老字号,仅仅七八年间,长藤弯弯、青叶缠绕,架起一座浓荫蔽日的硕大茶棚,不说是个奇迹,至少也是带了些传奇色彩的。尤其,店主是两个年轻的杭州女人。七八年前,差不多还是茶叶嫩尖一般新鲜的女孩,如何就能把一片片茶叶变成蜻蜓的绿翅膀,在西湖的暖风里飞起来?  相似文献   

19.
杭州这座城市长期受到西湖山水的浸润,由此产生了富有特色的城市精神。这其中,有关西湖的诗词对杭州的城市精神影响尤大,使后者有了诗性的品格。杭州的城市精神包含着诗词的韵律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显露出以人为本的基调,而且西湖诗词还赋予杭州海纳百川的气度。  相似文献   

20.
之江 《党建》2011,(9):58-59
2011年7月19日上午,波光潋滟的杭州西湖上,翠叶红花交相映,白鸟黄莺相与还,一幅“人间天堂”美景。而此时,曾主政这里的原西湖区区长、区委书记、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却心境黯淡,自知正分分秒秒接近人生的末路: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他因犯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将被依法执行死刑。回顾人生路,蓦然惊觉的是,围绕土地产生的贪腐最终将他拖进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