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尧都信联)以省联社提出的"五讲五树五跨越"和"三千三百惠农工程"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年初提出的"15368"工作思路,深化改革,规范经营,立足"三农"服务宗旨,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内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各项工作实现了稳健、可持续发展。尧都  相似文献   

2.
哲民  建平  旭峰  卫华 《前进》2007,(4):F0003-F0003
临汾市尧都区信用联社是山西省最大的县(区)级信用联社。尧都区信用联社在以党委书记、理事长卢天录和联社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致力于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建设,在全省同级联社中做到了“五个率先”:率先发行“天河银联卡”,实现了纸币结算向电子货币结算转换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临汾地区和驻地县级临汾市设立地级临汾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请示》(晋政字[2000]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临汾地区和县级临汾市,设立地级临汾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尧都区。二、临汾市设立尧都区,以原县级临汾市的行政区域为尧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鼓楼东大街。三、临汾市辖原临汾地区的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  相似文献   

4.
临汾地区行政公署:你署《关于撤地设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请示》(临署请示[1999]11号)及补充报告收悉。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临汾地区和县级临汾市,设立地级临汾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尧都区。二、临汾市设立尧都区,以原县级临汾市的行政区域为尧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鼓楼东大街。三、临汾市辖原临汾地区的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和新设立的尧都区。原临汾地区的县级侯马市和霍州市由临汾市代管。临汾市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自行解决。  相似文献   

5.
卢天录简介51岁,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山西省临汾市人大代表,临汾市尧都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尧都区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从事金融工作33年,荣获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多种荣誉。卢天录是个居功不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人。2004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他面对严峻的形势,带领全区千余名信合员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经受了考验,夯实了基础,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概括来说,他通过六大创新,取得六大成果,推出六…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相应法律制度的缺位,当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安全受到污染的危胁时,除了向有关部门反映外,恐怕也只剩下"集体下跪"这条路了。山西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吴家庄中心小学附近一家名叫山海化工厂的不法企业肆意排放含苯废气和废水,导致该校学生和吴家庄村民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等症状。当地村民持续3天在工厂门口抗议,并集体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鼓楼东信用社在主任吕元平的带领下,抓人才、抓服务、抓科技、抓管理,为企业带来了活力、磁力、张力、动力,使信用社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各项业务经营指标实现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8.
《前进》2009,(5):F0002-F0002,I0001
临汾市尧都区信用联社2008年12月改制成为一级法人单位,设有15部3室,下辖1个营业部、31个农村信用社、57个信用分社。现有1485名员工,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县(区)级信用合作联社。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在全省率先实施县域经济民营战略,推行国有企业全面民营,全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了尧都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一、率先实施全面民营发展战略尧都区是临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有工商企业起步较早,到80年代已基本形成煤炭、化工、纺织、电子、服装、化肥、造纸、印刷、机械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产业工人近2万人,在经济建设中曾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支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区国有企业同全国大部分地方一样日益走入困境,到90年代末期,全区200多家国有工商企业总资产8…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7,(5):5-6
山西移动有限责任公司临汾公司尧都区营业部迎春街营业厅成立于1999年10月,是集业务受理、咨询于一体,设备完善的营业厅。现共有员工25名,均是女性,平均年龄23岁。营业厅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服务一流,业绩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为目标,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建立了一支诚信、敬业、高效的员工队伍;以一言一行树移动形象,一心一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6,(11):F0003-F0003
2006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尧都区推进煤炭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该区煤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煤炭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相似文献   

12.
杨旗 《前进》2014,(7):52-54
<正>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保障山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尧都区委、区政府认真总结以往农业调产的经验教训,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核桃种植,探索出一条保障山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新途径。5月13日,我们深入到尧都区对核桃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调研,启示颇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山西政报》2006,(23):42-42
临汾市尧都区辖区人口69.9万人,育龄妇女19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2.3万人.占总人口的17.6%。“十五”期间,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尧都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存工作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五年来.我区计生工作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目标,坚持“三不变”原则,落实“三为主”方针,推进“三结合”工作,改革创新,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12,(10):16-18
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富强湖北"是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湖北发展的"钢结构"。推进"富强湖北"建设,是"五个湖北"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深刻把握"富强湖北"建设的时代背景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繁荣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小康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12,(10):13-34
论"富强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富强湖北是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未来湖北发展的"钢结构"。推进"富强湖北"建设,是"五个湖北"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深刻把握"富强湖北"建设的时代背景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繁荣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信用联社(下称信用联社)设八部一室,下辖31个信用社,1个营业部,55个分社,1400名员工。2007年以来,信用联社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转变作风年”的总体部署,围绕省联社提出的“五讲五树五跨越”学教活动,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思维,以重塑尧都信合新形象为切入点,以提高全员执行力为着力点,以支持“三农”经济和支持优质客户为落脚点,转作风、强管理、优服务、强效益,实现了稳步、协调、均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许克振 《政策》2012,(8):24-27
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五个湖北"的重大决策部署,描绘了荆楚跨越的新蓝图,提出了加快支点建设的新使命。"富强湖北"位列"五个湖北"之首,加快建设"富强湖北"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一、深刻认识建设"富强湖北"的丰富内涵建设"富强湖北",就是要...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二者的关系,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举措,包括建设"三农"信息商务平台、建立农业信息站、建立"农民信箱工程"、推广"三电合一"模式、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公开有关信息资源、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等.  相似文献   

19.
王智 《中国民政》2013,(3):40-41
日前,日照市委、市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结合实际,提出着力打造"蓝色日照"突出经济建设、打造"幸福日照"突出民生建设、打造"平安日照"突出社会建设、打造"生态日照"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文明日照"突出文明文化建设等"五个日照",实现率先创新优质发展.民政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在总体布局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全市民政事业六个新突破,为"蓝色、幸福、平安、生态、文明"五个日照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民主"、"法制建设"、"有效政府"、"政经结合"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四点基本共识.中国推进民主现代化的进程需要克服"制度起点高"和"基础比较低"的巨大落差,继续坚持"四点基本共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坚持经济建设和公民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建设和政府职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