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正的财富     
乔布斯在临终遗言中说: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纯真的感动,以及和物质无关的爱和情感,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无独有偶,巴菲特来华时也讲道,他一生赚了无数财富,但过去的52年却只住在同一栋老房子。他说:“为什么要换新房呢?这房子有我和家人相处的所有快乐时光及记忆,是世界上我最想住的地方。”世界首富的睿智引人深思:是爱与情而非豪宅和钱财,才让房子变成幸福的家。  相似文献   

2.
20多年过去了,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往事变得模糊起来。独有这张照片,依然还那样清晰、明亮。每次拿起它,我的思绪就飞向过去难忘的岁月。我曾是贵州《党的生活》编辑,后在水钢工作几年,便调到《贵州日报》社工作。刚到报社时,办记者证要贴照片,摄影记者陈维均同志就给我拍照。我身上穿的还是钢厂的工作服,本想换一套服装,又觉与当时的心态和社会环境不合拍,于是就顺其自然了。现在有的人看了这张照片,认为大“土气”,甚至说照片上的我“呆头呆脑”。我却不以为然,总觉得它真实地记录了我走过的一段人生路程,是我当记者生涯的…  相似文献   

3.
许海玉 《廉政瞭望》2012,(16):65-65
全世界只有英国还保留着贵族阶层的世袭制,时至今日,英国贵族的一些生活方式还沿袭着过去的陈规。英国人一般不会说“贵族生活”.而以“乡间生活”来暗指。今年是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大庆,前不久英国旅游局举行皇室英国主题下午茶会,同时也分享英国贵族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人生三态     
刘巽达 《求贤》2010,(6):28-28
有人用水说人生.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人生也有这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也只有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汪常态下的水.  相似文献   

5.
一位哲人说:人生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只有达到“三知”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俗话说:“知足常乐。”世间的财富、名利等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实际上非常少。我们每个人都要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不要站在这山,  相似文献   

6.
传承     
许爱馨 《求贤》2009,(10):16-16
打我记事起,常听爷爷说:“富不过五代.穷不过三代”.后来我才逐渐闹明白,他是在教育晚辈节俭励志.说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据说,爷爷管教八个孩子个个成器,却从没伸手打过一个,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据说,这还和一个关于警察的故事有关。今年是共和国60华诞.我总想收集点与共和国发展有关的记忆,自然就想到了爷爷。可他说.他记忆最深的就是一个警察。  相似文献   

7.
经典语录     
林奇 《党建文汇》2010,(12):54-54
中国人活得太累了,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词,“成功”和“拼搏”……我很奇怪,他们连快乐都感受不到,却想追求幸福。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社会学家卡尔·里夫金考察中国后深有感触地说  相似文献   

8.
申国强 《党课》2012,(18):127-127
老爸60岁生日那天,他对全家人说:“人生六十一甲子,然后从头再轮回,如今我巳活过一甲子,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开始一岁的生活了。”全家人本以为老爸是在开玩笑,没想到他却真的过起了“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9.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3):73-73
阿朱和她丈夫“清道夫”就像那句话“人生有一半是问题.另外一半是如何解决问题。”前半句说的阿朱,后半句是说她老公。阿朱负责挣钱生活,她老公负责思索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次“人生选择”?这大概难以说清。但谁也逃脱不了“人生选择”,这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宽泛的角度来看,启蒙的幼儿是选择学钢琴还是学画画,便已开始了人生的某种选择。到高中毕业,是报考文科还是理科,对本来在人生问题上还无忧无虑的青年学生却成了一个决定未来命运的严峻选择。步入社会,可能因某种政治困素而改变了你职业的选择,可能固家庭的变故而使你重新选择生活,也可能团一次偶然的机遇而决定你选择新的人生追求。今天的下岗职工不正因改革的时代需要而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位置吗。选择,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  相似文献   

11.
岁月如流水,往事如烟。对于一个南征北战、跃马横戈、叱咤风云的战将来说,也许许多往事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淡忘。然而,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虽然井冈山斗争在他人生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却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记得1972年11月间,他重回井冈山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历历往事如潮奔涌般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1928年初,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部队辗转来到湘南,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发动了著名的“湘南暴动”,1月下旬,又歼灭国民党军许克祥部1000余人,革命烽火在湘南熊熊燃起,宜章、郴县…  相似文献   

12.
说到“吃”,我不禁想起那段往事来。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家里生活非常艰苦,我们弟兄三个正长身体,食量大得惊人,父母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也只能勉强度日。一年到头饭桌上顿顿都是清淡的南瓜稀饭,汤呢,只有放了盐的苦菜汤。清楚记得那天是大年三十,空气中游动着一股浓烈的年味,可我们家里却冷冷清清的。太阳西坠了,母亲搂着我们弟兄仨坐在院门口盯着入村的路口,等待着父亲的归来。  相似文献   

13.
八角楼之夜     
50多年了,漫长的岁月以浓重的颜色抹去了人生多少多姿多彩的记忆,把往事化为一缕青烟飘走了。然而,有些记忆是深深铭刻在心里的,永远不会被抹掉,岁月的风尘,只能使它更凸显,更鲜明。  相似文献   

14.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人生是一条长河。它运载着无数的波涛和浪花,一泻千里,永不复返。它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和踪影,但却留下了记忆。 人生是一部大书。这部大书是用自己的脚步铺写而成的。大书中包容着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犹如人生长河,波涛汹涌,高潮叠起。 “在人生的长河中,给你留下的最难忘的记忆是什么?在人生这部大书中,你最满意的章节是哪些?”我曾不止一次地这样问过诸多老红军。 “长征。” 他们无一例外地这样回答。其中包括我正在采访的原武汉军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1994,(1)
彭德怀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本色.他常常“鞭策自己,手中有了故但决不要腐化.”他给自己提出了拒腐防变的“三诀”:第一,自己不贪;第二,别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捎回去.彭老总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在北京工作期间,他最反对奢侈生活和摆阔气,从不搞特殊化,处处想到的是人民.他常常对自己的侄儿、侄女说:“我们现在比起过去的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要和过去比.”现在,我便广冬天有暖气,洗澡还生个热火炉,象我们这样的生活,全国人民要50年以后才有哩。”他家人口多…  相似文献   

16.
西尧 《奋斗》2008,(3):54-54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同身边的朋友比,同心中的榜样比.同自己的过去比。可以说,我们大都是在比较中生活,在比较中发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比较意识”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脑海。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退休后,他的女儿毛毛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到走。”这一回答虽然是针对毛毛提的具体问题,但笔者认为,“跟到走”对于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经历来讲,却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邓小平之所以能从平凡到伟大,几乎都可以说是从“跟到走”过来的。比如,他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毛  相似文献   

18.
昔日红岩托儿所的孩童们,如今也大多年逾花甲。但那些与父母一起经历的艰苦岁月、时不时听到的父母亲们深情谈起的那些往事、那些人,却深深镌刻在记忆深处。时值南方局成立70周年,本刊特向他们约稿,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日历就像早春窗外纷扬的雪花,悄悄飘逝,不知不觉,农历猴年春节过去了.夜深人静,独坐斗室的书案前,翻阅着封面已经微微泛黄的<党的生活>杂志,心头却一阵阵热浪翻滚.拂去尘封的日子,一件记忆深刻、清晰如昨的往事禁不住浮上心头.  相似文献   

20.
离休以后,心绪常常是平静的,但一个人的时候,特别是大段大段地回忆过去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那逝去的往事却往往令我激动不已.而在所有的回忆中,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在<党的生活>编辑部的那八年零一个月的工作和生活(1979年11月至1987年末,1980年3月我任副总编).每当我回想起这段经历时,总会被那种团结向上的精神所感动.那是一种和谐、真诚、拼搏、进取的精神.现在,我离开<党的生活>已经近十七年,件件往事却恍如昨日,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记忆中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