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月24日,克林顿作出了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沙漠惊雷”计划,国际社会为避免海湾战火再燃,外交斡旋一刻不停。 2月23日,在伊拉克外交部,安南同阿齐兹签署《备忘录》,海湾紧张局势缓解,但——  相似文献   

2.
世纪回眸     
1990年—1992年 海湾战争爆发 1990年8月2日凌晨,由于石油价格、债务和边界等问题争执不休,伊拉克出动300多辆坦克、几十架飞机和数万人的地面部队侵入科威特。针对伊拉克的侵略行径,联合国安理会连夜举行紧急会议,通过了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的第660号决议。然而这一切无济于事。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风暴”的行动计划,海湾战争自此爆发。战争开始后,多国部队出动各种战斗机对伊占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军事目标和设施进行猛烈轰炸;伊拉克则向为多国部队…  相似文献   

3.
田开砚 《两岸关系》2003,(12):32-33
民进党上台以来,为了推行“台独”分裂路线,加大了对军事的依赖程度,妄图达到“以武拒统”的目的。尤其是今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对台湾军事方面的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伊拉克战争以美军迅速获胜,伊拉克政权的土崩瓦解而结束。台湾“国防部”在派员观察美伊战争的“活教材”后,对美军新军事革命成果和高技术战争形态“惊骇”的同时,加快了台军的“新军事革  相似文献   

4.
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其首次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邪恶轴心”说,正式表明随着阿富汗反恐战事渐近尾声,伊拉克已经成为美国第二阶段反恐的首要打击目标。3月11日~20日,总统切尼出访英国与中东10国。其目的在于巩固美国和中东各国的反恐联盟,即说服阿拉伯各国支持美针对伊拉克的政策,成立反伊同盟,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创造政治、外交和军事条件。然而,中东各国一致表示反对美对伊进行军事打击,使切尼吃了闭门羹。随后,阿拉伯国家联盟还在第14次首脑会议上推动伊拉克与科威特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迈出和解步伐,由此致使美军事打击伊拉克…  相似文献   

5.
一场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的战争引发了“先发制人”的战争新理念,借助高科技以强胜弱的战争模式书写了信息化战争的新纪元。在世界军事史上,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伊拉克战争都是对世界军事发展“激励”最具特色的一场战争。它对21世纪世界军事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世界军事变革的序幕正由此而拉开。  相似文献   

6.
<正> 1991年1月17日,伊拉克当地时间凌晨2时40分,在伊拉克拒不执行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情况下,停泊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军舰向伊发射了百余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这次海湾战争与当时的海湾危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海湾危机是伊拉克、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控制中东战略计划的重要步骤。它具有政治“单边化”、经济“美国化”、化“透析化”、军事“非对称化”的特点。双方作战样式各有所长,战争将给世界格局、全球经济、生态环境、伊拉克人民带来重大影响。它对现代战争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倒萨”运动紧锣密鼓,伊拉克上空战云密布,在一触即发的“第二场海湾战争”中,美国的私人军事公司被舆论称为是对伊作战的“秘密军队”。私人军事公司最早出现于1975年,美国弗吉尼亚一家军事建筑公司和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个月,美国媒体不断“泄露”军方针对伊拉克所进行的打击方案;中东地区的美军频频向伊拉克附近地区调动;海湾国家陆续对美国可能打击伊拉克进行表态;伊拉克则从外交和军事两个方面加以应对和防范。海湾地区局势一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美国发动第二次对伊战争似乎已经不可避免。美国为什么要积极谋划攻打伊拉克?对此,布什政府的有关说辞始终都是不能令人信服。而且,除了一贯追随美国对外政策的英国布莱尔政府外,它的西欧盟国非但不积极支持,反而颇有不满。至于阿拉伯国家,更是一片反对之声。既然在对伊拉克用兵的问题上国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8,(7):44-45
作为新华社年轻的女驻外记者,近年来,洪漫多次前往危险地区和艰苦地区工作。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伊拉克、危险动荡的巴以地区,还是条件恶劣的印度洋海啸灾区,她都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忠实地履行了新华社记者的职能,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沙漠玫瑰”。  相似文献   

11.
对于美国准备对伊拉克动武,欧盟主要国家态度分为三类:英国基本上紧跟美国;法国与美国拉开距离;德国坚决反对。德国的态度同德国的大选形势有关,反映了德美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同时也是德国大国意识觉醒的表现。从8月上旬以来,德国总理施罗德、外长菲舍尔以及政府其他要员几乎天天都要在伊拉克问题上批评美国的政策。他们认为,伊拉克同“基地”组织没有联系,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伊核武器计划取得进展,因此打击伊拉克是“师出无名”。他们还警告说,美国的军事打击将带来严重政治和经济后果,并导致国际反恐联盟瓦解。德国政府表示,…  相似文献   

12.
布什“倒萨”行动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7月5日的《纽约时报》披露了一份美军从三面合围攻打伊拉克的计划,即美军将从北面土耳其、南面科威特、西面约旦三国包抄伊拉克。在美欲实施大军压境之时,伊拉克周边国家土耳其、科威特、约旦等纷纷对美国的军事打击说“不”!  相似文献   

13.
海湾战争已经结束两年多了。为制止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从而爆发的这场以美、英联军为主体的解放科威特的(行动代号由“沙漠盾牌”变为“沙漠风暴”)的战争,震动了全世界。在海湾战争期间,最令人们感兴趣的,大约要数“爱国者”和“飞毛腿”导弹了。这是因为,寻常百姓人家第一次得以通过电视屏幕,亲眼目睹导弹袭击和相互截击的战斗场面。自然,当大家发现远离战场数百乃至上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月22日中午12时30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萨达姆总统第三号办公室的桌上,呈放有一份对多页的绝密资料,题目是:美国“按漠惊雷”行动方案。而这份绝密资料是昨天美国五角大楼在第三层地下会议室内刚刚研究制定的奇袭伊拉克的行动方案,会议从早上9时一直升到下午5时整,为什么会议才结束19个小时,这份绝密方案就泄辟了,而且已放置在萨达姆总统第三办公室的案头?1998年1月22日上午9时许,纽约中心邮电大楼内,一封寄往伊朗的加急航空信件,引起了美方特工人员的注意,信的大致内容是,“一个在纽约打工的男孩,近来患了一种奇怪的…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4,(3):72-73
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美国“9&#183;11”事件的教训.世界各国都开始了一场新的军事技术革命,引起了世人关注的目光。下面一组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军事技术进步的资料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美英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结束,有关伊拉克重建问题日趋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此间国际舆论认为,“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刚刚开始”。重建一个伊拉克要花多少钱?据估计在6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这将是二战后欧洲和日本重建以来的最大一项国家重建工程。围绕伊拉克战后重建,美、英、俄、法等国正在紧锣密鼓,纷纷角逐伊拉克战后重建“大餐”。  相似文献   

17.
美英情报部门称截获 萨达姆海外“密杀令” 2002年11月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透露,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日前已经命令其手下强大的情报机构,设法暗杀目前流亡在英国的伊拉克反对派领导人。萨达姆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美国和英国一旦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时,伊反对派趁势另立政府。而萨达姆的这一“密杀令”被英国和美国的情报部门截获。  相似文献   

18.
7年前的3月20日,美国的“战斧式”导弹划破巴格达夜空,呼啸着直袭萨达姆行宫,“斩首行动”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7年后的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全世界表示:“今夜,我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已经结束。‘伊拉克自由’行动结束了,现在伊拉克人民对自己国家的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美国人从伊拉克撤军,  相似文献   

19.
图闻天下     
1、2014年9月19日,2014仁川亚运会在韩国仁川举行2、当地时间2014年9月16日,伊拉克纳贾夫,加入伊拉克政府军的什叶派士兵在沙漠地区进行训练3、当地时间2014年9月19日,英国苏格兰,苏格兰独立公投计票结果公布,图为支持统一的民众欣喜若狂地庆祝。4、2014年9月18日,中国广东省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再次传来好消息,全球唯一存活大熊猫三胞胎长势喜人一三胞胎熊猫“开眼”了5、当地时间2014年9月16日,墨西哥墨西哥城,墨西哥举行活动纪念独立204周年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英语词库大大地丰富了一把,从此人们知道了什么叫“弹震症”(士兵因战争而得的一种精神疾病),“伞兵坑”、“闪电战”之类的军事术语也已经被广泛传播。越南战争中诞生了“鹰派”和“鸽派”,第一次海湾战争使词典上再添一个词条“战役之母”。战争的确是孕育新鲜词汇的一个温床。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语言学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已经开出了一个长长的新词名单。斩首:这个词的诞生有些渊源。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美国人就将伊拉克比做西方邪恶的象征——蛇。当时的美军指挥官鲍威尔曾说过,伊拉克就像一条蛇,我们要将其“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