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而侨联工作是叶的事业,我愿做一片饱含新绿的叶子。这是我所接触到、所听到的侨联工作者的心声。《海内与海外》杂志正是将这一片片饱含新绿的叶子,架起一座绿色的桥梁;编织成一条绿色的纽带,将国内外侨胞的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融。今年以来,重新定位改版的《海内与海外》杂志满怀热心、爱心和精心出现在社会和侨胞面前,引起了社会及海内外侨胞的广泛重视。中国侨联的有关领导也充分肯定了他们办刊方向。为什么过去很平常的一…  相似文献   

2.
《海内与海外》这本刊物,已创办五年子,今天在这里举行刊庆五周年联谊会。首先,我代表中国侨联、代表杨泰芳主席向《海内与海外》创刊五周年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出席今天联谊会的新闻出版界、文化艺术界和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热情地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海内与海外》杂志工作的社会各界和在座各位表示衷心地感谢!  相似文献   

3.
《海内与海外》2020,(1):F0003-F0003
《海内与海外》杂志是中国侨联主管主办的唯一一本人文性、文史性综合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内与海外》主要栏目有:封面人物、本刊特稿、侨的故事、侨界人物、侨乡新貌、神州风物、人在海外、域外见闻、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海内与海外》2005,(12):24-24
《海内与海外》编辑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贵刊。拜读之后,耳目一新,受益颇多,感受如下:其一,内容真实,真实地反映历史,真实地描写人物,真实地展示时代,是贵刊最鲜明的特点。其中有的文章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有的文章是重要事件亲历者的讲述,有的照片鲜为人知。学术性和史料性的和谐统一,真实沟通历史与现实,沟通海内与海外,是贵刊赖以生存的基础。其二,版式新颖,贵刊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品位高雅。尤其是版式设计上很新颖,版面上很少使用横线竖线生硬的隔断文章,尽量保持一篇文章的完整性。版面安排得紧凑,边角利用得体,起到了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年10月,迎来《海内与海外》杂志五周年生日。回溯漫漫五载路,虽较之历史长河不过白驹过隙,但对“从无到有”的创业者却不乏“西西弗”的滋味。然穷尽五载甘苦,其中孜孜以求的是杂志的定位及个性的雕塑。 侨联为什么要创办《海内与海外》杂志?创刊后的《海内与海外》杂志应该办给谁看?这一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海内与海外》杂志创刊五周年之际,为总结办刊经验,找出差距,使《海内与海外》杂志在日趋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逐步实现经济自立,从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作用,近日,中国侨联文化工作部召集机关各部  相似文献   

7.
▲《海内与海外》1998年1、2、3期杂志均已收到,因为收发信件报刊是由图书馆负责,他们收到后即放在阅览室供师生们阅读。……据了解,《海内与海外》杂志深受师生的欢迎,大家争相传阅,都觉得该刊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格调高雅,可读性强,质量很高。———摘自广东梅州市乐育中学校友会1998年4月13日来信▲《海内与海外》拜读,确有特色。———摘自香港著名诗人王一桃1998年7月16日来信▲10月份去福建晋江市参加“中国侨乡社会经济国际研讨会”;11月下旬又出访菲律宾。在菲华文坛前辈施颖洲家,均看到《海内…  相似文献   

8.
《海内与海外》杂志社尊敬的陈权先生:您好!兹邮去(明2000年)《海内与海外》订阅回执单乙件,请查收。贵刊办得的确不错。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泼,连装帧也十分精美———所有这些都很令人喜之不尽、爱不释手!加之,邮寄也认真负责、及时,每一期我都是从头到尾、一篇不漏地仔细阅读,有的甚至还反复阅读,每读都感到获益匪浅,深受教育!借此谨向您及贵社全体领导和同志表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读者林志坚作者、读者谈《海内与海外》(二)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总编先生 :我经海外亲属推荐 ,于1998年预订了1999年贵社出版的《海内与海外》。刊物到手后 ,每文必看 ,每页必读。本人认为 :贵刊所登文章 ,内容丰富 ,史料详实 ,宗旨明确 ,所有作品都具有明朗的风格。读完1 -12期 ,果真受益非浅。用海外亲属的话讲 :由祖国发行到国外的书刊 ,《海内与海外》杂志 ,阅读性特强 ,收藏价值极高 ,尚属精品。为此 ,我恋上了贵刊 ,今年我订阅了贵刊 ,今后将年年订阅贵刊。为更好地落实贵刊的服务宗旨 ,本人对贵刊提出以下建议 ,请参考 :一、贵刊是中国侨联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 ,…  相似文献   

10.
正《海内与海外》是中国侨联主办的社会性.涉外性、文化性综合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自创刊以来,深爱广大读者喜爱,现已成为海内外侨界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一切为了读者!"——在过去的一年,《海内与海外》杂志社同仁锐意进取,不负读者厚望,从内容到形式对杂志进行了全新改进。今天的《海内与海外》,以独特视角充分展示海内外侨界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等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的风采,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在中国与侨居国所作的贡献和他们在当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方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编辑先生:收到寄来的2010年第12期《海内与海外》杂志,非常高兴。这本刊物华贵大气,印刷精美,让人耳目一新,刊中文章题材广泛,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让人爱不释手。我给有关人士看过,都说很有新鲜感。刊中下列文稿值得赞美:  相似文献   

12.
海内与海外,同在蓝天下。归侨与华侨,置身于四海的华人,共为炎黄子孙。让我们笔揽五洲风云,墨塑‘龙’之风骨,在《海内与海外》高吟中华颂歌。  相似文献   

13.
《海内与海外》亲志社: 我是个泰国老华侨,现已年逾古稀,希望在世之年返回祖国家乡福建永吉县修复祖坟,不知是否允许。我老伴已病故,也希望安葬在祖国的家乡,不知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2月,由中国侨联主办的北京《海内与海外》杂志发表拙作《我与陈立夫的鸿雁之谊》,记叙了我与陈立夫先生近二三年来书信来往的情况,还刊出1995年11月立公应我的请求为部著《中华传统文化十日谈》一书题签的手迹。1997年间月30日,我在应邀去台湾参加第五届世界华语文教育研讨会之际,专程去台北阳明山旁的陈公馆拜访了心仪已久的陈立夫先生。陈公馆是一幢白色的二层楼公寓,立公在会客室接见了我,与我亲切地交谈二十多分钟。他虽然年高九十八岁,显得瘦骨鳞峋,但精神情遭,面色红润。他面露慈祥的笑容,手持拐杖从内室健步走来,…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刊在手,百读不厌;四海风云、尽收眼底!《海内与海外》是中国侨联主办的社会性、涉外性、文化性综合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自创刊以来,深爱广大读者喜爱,现已成为海内外侨界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一切为了读者!"一在过云的一年,《海内与海外》杂志社同仁锐意进取,不负读者厚望,从内容到刑式对杂志进行了全新改版。  相似文献   

16.
《海内与海外》杂志社: 我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准备自费出国留学。据说侨可以得到适当照顾。我们是侨眷,叔叔在国外定居,舅舅在香港做主意。不知需要办些什么手续,才能取得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先祖文达公纪晓岚的戏说影视剧影响很大,而且续剧不断拍下去。常常有海内外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询问:大才子纪晓岚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今年恰逢纪晓岚逝世200周年,《海内与海外》杂志多次向我约稿,希望向读者介绍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我不揣笔陋,将我所知的先祖纪晓岚其人其事介绍给海内外读者,以期对这位为中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海内与海外》杂志社: 我是个日本华侨,妻子在国内某研究所工作,我们夫妇分居多年,彼此感情不好。最近妻子从国内来信提出要求离婚,我准备同意她的要求,不知手续怎么办理,请贵刊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海内与海外》杂志是中国侨联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其宗旨是:展示  相似文献   

20.
来函照登     
《海内与海外》杂志社编辑部: 进入新时期以来,全国各级侨联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侨务工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全国各地侨联相继创办了不少经济实体。为了发挥《海内与海外》的“窗口”作用,全方位地为侨界服务,建议介绍一些侨属企业产品的供需情况,以便加强横向联系。不知可否? ——甘肃省一位侨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