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洁璠 《前沿》2010,(16):157-159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的联姻,是大众传媒语境下文学批评转型的典型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在赋予大众参与文学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力、构建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构建动态、完整的文学批评活动过程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小平 《求索》2011,(8):197-199
从接受美学转向了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沃尔夫冈.伊瑟尔的理论迁移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一贯性,同时也体现出理论视野由微观的阅读反应的审美分析到宏观探究文学的人类学本性的显著变化。经由对文学存在的人类学动因的追问,文学人类学强调虚构化作为人类自我呈现和超越的重要意义,在"文本游戏"与"人类学展演"中,文学拓展了人类超凡的可塑性。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思想在欧美批评理论界远未赢得比肩接受美学的赞誉,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和检讨。  相似文献   

3.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后期 ,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建的一种新的文艺理论。本文通过对接受美学的代表作《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书的解读 ,阐述了姚斯接受美学的贡献及其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史记 《求索》2011,(3):217-219
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他开创了自由体新诗,打破了传统诗歌韵律的束缚,其民主、平等、博爱的思想更是超越了当时的资本主义时代。从"五四"开始,惠特曼的诗歌及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早期的田汉、郭沫若,以及后来的艾青、顾城等几代诗人都受到了惠特曼诗歌的很大影响,他对自由、平等的呼唤同样对近代中国的思潮产生了极大的震撼。然而,不同时期的中国诗人和民众对惠特曼的理解和接受却不尽相同。根据尧斯的接受美学范式,读者先前的经验、背景、素养等因素综合形成读者的"期待视野",这使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读者会对惠特曼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本文具体分析了各个时期中国对惠特曼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5.
许文胜  张柏然 《求索》2006,(7):190-191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与功能主义标准,为“非忠实”的、迎合目的语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本土化品名找到合法性理据。阐明对于以目的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为中心选择品名形式与内容的本土化策略,分析了接受美学理论原则亦是有力的判据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晓雪 《前沿》2010,(18):174-176
广告翻译是一项目的性极为明确的交流活动,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主动性和中心地位,对广告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广告翻译中,译者既要尽量满足译文读者的心理和审美情趣的期待,又要时刻关照译文读者的文化接受能力和语言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7.
刘祥文 《求索》2008,(3):194-195
肖洛霍夫作品在我国经历了一番由高度肯定到全盘否定再到理性评价的接受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领略肖洛霍夫作品的精神价值与艺术魅力,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读者大众是期刊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期刊的消费者,读者接受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期刊的价值和意义,也只能在接受维度上体现出来.有鉴于此,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揭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的关系,探寻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  相似文献   

9.
苏玉娜 《传承》2010,(21):144-145
读者大众是期刊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期刊的消费者,读者接受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期刊的价值和意义,也只能在接受维度上体现出来。有鉴于此,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揭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的关系,探寻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文学在美学原则上和接受美学暗合之处,是把接受美学运用到古典文学教学的前提。古典文学教学可以借鉴接受美学一些观念,展开新的教学思路。重视学生的接受要落实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上;开展教学活动的着眼点要多放在文本的“空白”处;把“第二文本”当作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自西方输入的"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作品,而"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涵盖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故自学科诞生之日起,名称问题就困扰着研究者。这一困惑的成因在于"criticism"在语源学的含混,它来自希腊文"krinein"一词,虽然意思仅为"判断",但这一术语在十七世纪渗入各国方言时,含义便扩大起来。二十世纪,学科分类意识加强,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区分之必要凸显,自然与"文学批评"这一术语的固有含义发生牴牾。因而辨析"文学理论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思想史"、"文学学史"、"诗文评史"等学科名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自西方输入的"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作品,而"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涵盖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故自学科诞生之日起,名称问题就困扰着研究者。这一困惑的成因在于"criticism"在语源学的含混,它来自希腊文"krinein"一词,虽然意思仅为"判断",但这一术语在十七世纪渗入各国方言时,含义便扩大起来。二十世纪,学科分类意识加强,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区分之必要凸显,自然与"文学批评"这一术语的固有含义发生牴牾。因而辨析"文学理论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思想史"、"文学学史"、"诗文评史"等学科名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谭东峰  唐国跃 《求索》2013,(1):165-167
当下的文学批评正面临种种诘难与怀疑,批评的品格发生了蜕变,批评的信誉也已降到了冰点。此时,生态批评出现在当下的文学批评领域中,颇引人注目并已取得大量学术成果。但生态批评仍旧面临着学理困境、生态思想与文学文本的兼容困境、生态批评的对象困境等。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引入生态批评,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生态维度,可能是化解生态批评困境的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左少峰 《求索》2011,(12):138-140
实践美学与20世纪后半叶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息息相关。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是中国实践美学发展的一个缩影。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时期是李泽厚实践美学萌发时期,它侧重从社会历史实践角度探讨美的本质问题;七八十年代,李泽厚实践美学侧重主体性实践美学体系的建构;80年代末至今,实践美学呈现出多元化“后实践关学”的发展格局。将李泽厚实践美学放入20世纪后半叶中国关学,甚至世界美学发展的语境中,对实践美学的维护、质疑与颠覆具有重要意义。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发展过程,展现出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学术氛围的活跃,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的、中国的各种思想资源被借鉴并纳入实践美学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剧本杀游戏通过赋予青年玩家主导权而实现其地位变革,同时迎合了近年来文娱节目及社会风向带来的更新“期待视野”,青年玩家在协作参与中形成社交意义上的“共同创造”。本文认为,游戏沉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当代青年所面临的“主体”文化困境、“理性”理想困境及社会“脱域”困境。这些困境既与具体的文化生产机制相关,又是青年群体步入现代社会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虽然剧本杀只是一个可以让玩家暂时“抽离”现实的意义空间,却也蕴含着青年的内在需求与改变社会的潜力,需要加以积极引导。通过接受美学视角诠释剧本杀青年受众的接受现象、接受心理与接受成因,有助于把握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娱审美趋向、内在需求以及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语境与文学批评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求索》2010,(1):177-179
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本解读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传统理性主义进行了挑战。大卫·杰弗里等学者指出后现代语境下对文学批评道德观的忽视,不利于文学学科本身的发展。文学研究的道德原则对于中国学者了解和研究西方文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正斌 《前沿》2010,(10):136-138,155
本文借助"目的论"及接受理论,通过对变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影响其主体性发挥的目标语读者及译者自身素质等因素的系统论述,得出译者主体性在变译中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为此,译者在变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及读者的接受力,而且要提高自身翻译能力,采用灵活的变通手段和变译方法,在译前与读者达成共识,译后与读者达成共鸣。  相似文献   

18.
罗伟文 《求索》2007,(10):197-199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以融会中西而创新的学理自觉,李长之建构了灵妙与思辨兼容,饱含丰厚人文精神的批评理论。这一批评理论的独特性表现在:倡导感情的批评、强调理智的硬性、巧抓本质和进展。认真挖掘和阐释这位富有魅力的批评家,对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生态女性主义探讨了控制自然与控制女性之间的联系 ,其理论既是“女性的” ,又是“生态的” ;同时它又超越了两者。与文化领域内的生态女性主义相呼应 ,文学领域内也将诞生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旨在以解放女性和拯救自然为使命 ,探讨文学中双重统治的联系 ,深化对父权制文本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李长之与沈从文文学批评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之与沈从文同是"京派"文学批评的大家,但其批评观亦有各自的独特性。将两者的文学批评放置在"京派"批评的范式内做比较,可以彰显其批评个性。"京派"本是个倡导学术自由、宽容的松散学术团体,这种"和而不同"式的学术存在方式正是"京派"自身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众多"京派"批评家的批评实践也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百花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