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天险,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南挺进。5月上旬,闽浙赣省委机关和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主力部队,在江西贵溪同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十四师胜利会师。二野四兵团四十四师在游击队配合下,于5月13日,解放了闽北重镇建瓯,5月底,闽浙赣省委机关迁入建瓯,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成立暨与南下大军会师50周年。这是福建革命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有力地策应了解放大军渡江南进,为迅速解放闽浙赣边区全境、解放全福建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市(原为崇安县),于1949年5月9日解放,被誉为"福建解放第一城". 解放战争时期,崇安是闽北游击纵队开展爱国游击战争的中心地带.1946年11月至1947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建)瓯地区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上,中共福建省委改设闽浙赣区党委(9月改称省委);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告闽浙赣全体党员书>等文件,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委员王文波任中共闽北地委书记.  相似文献   

4.
中共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原闽浙赣省委书记曾镜冰同志追悼会,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八日下午三时在福州西湖宾馆举行。曾镜冰同志是广东海南岛琼山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革命,历任共青团吉安县委书记、中央儿童局书记、共青团闽赣省委宣传部长、福建闽北分区共青团书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师代政委、福建省委书记、闽浙赣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游击纵队司令员兼  相似文献   

5.
1948年11月21日,根据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经闽浙赣省委批准,中共浙南特委改为中共浙南地委,我担任地委常委、组织部长.25日,经闽浙赣省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浙南游击纵队正式宣告成立,龙跃为纵队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我担任纵队副司令员.  相似文献   

6.
孙克骥,1917年出生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这位开国老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中共福建省委、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等4个省级机关驻地。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闽北地委和闽北游击纵队活动的重点地带。  相似文献   

7.
7月6日,原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指战员苏华、黄?禹、许集美、张翼、祝增华、林志鲜等老同志代表、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及党史工作者100多人,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座谈会,纪念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成立暨与南下大军会师50周年。省政协主席游德馨,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营官出席了座谈会。陈营官代表省委作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和南下大军光辉的战斗历程。扔出,指战员们和老区人民发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巨大的牺牲,建立了丰功伟绩。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是我军和福建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将永远铭记在福建人民心中。他强调,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落实省委的各项部署,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在  相似文献   

8.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纵队诞生40周年,也为了完成原中征委交给的闽浙皖赣四省协作的写史任务,闽浙赣省委领导下武装斗争研讨会筹备领导小组于1989年5月决定编写《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区武装斗争史稿》一书并相应成立了编审组和编写组。当年9月写出初稿,于1990年1月在福州市武夷大厦召开审稿会征求意见。这次  相似文献   

9.
挺进江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于一九四九年上半年间完成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中共闽浙赣省委根据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客观要求和本省对敌斗争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战略决策。一九四九年初,三大战役已全部胜利结束。随着全国解放战争形势迅速发展,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进军江南,解放全中国,已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21日大军突破长江江防,以排山倒海之势挥师南下.南平于5月14日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紧紧追击国民党刘汝明残部,一直追到南平.我们闽西北游击纵队部分主力进城与二野胜利会师,会师的场面隆重、热烈、感人.本来二野的任务是解放大西南,解放福建是三野的任务.二野解放了南平后,奉命停止前进,三野又集中力量攻打上海.  相似文献   

11.
闽浙赣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城市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三日在福州举行。出席会议的七十多名代表中,有的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闽浙赣地区坚持党的城市工作的老同志,有的是省、地、市、县党史部门和省直有关协作单位的同志。中共福建省委顾委会、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程序、王洪祥、张格心、王一士、左丰美、卢叨、钟子湖、黄扆禹、张翼、汪大铬、林志群、杨兰  相似文献   

12.
关于1949年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领导的游击武装整编为泉州团队的性质问题,近来有些同志持有异议。归结到一点,即泉州团队的上级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是未经中央批准成立的,整编后的部队番号没有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并保留“游击”二字,因此认为,它的性质不能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是地方游击队;也正因此,它不  相似文献   

13.
1949年4月我解放大军渡江后,国民党反动军队部分溃逃入闽.5月,二野先头部队追击残部,解放了闽北,前锋到达南平.国民党残部九十六军吉星文部流窜至闽清县,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激起闽清县4支游击队和群众的极大愤慨.在闽中特委和城工部的领导下,游击队迅速发动群众,扩大武装队伍,4支游击队发展到300多人.同时,游击队主动派人北上迎接解放军,积极进行战斗,保护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14.
闽中支队司令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的一部分,是中共闽中地委直接领导下的一支武装队伍,成立于1949年2月。指挥机关设在莆田大洋。主要领导成员有:司令员兼政委黄国璋(未到职),副司令员陈亨源,副政委林汝楠,参谋长康金树,政治部主任祝增华,秘书长宋梅影,供给部长吴珊。至1949年8月,司令部下辖的部队共有:莆田、惠安、福清、长乐、平潭、永泰、仙游、闽清、林森(闽候)游击大队,泉州团队及所辖的晋江、晋南同、晋南永游击大队,泉州团队独立大队,同安游击队,暂编南安大队,闽  相似文献   

15.
1947年4月,古田澄洋暴动后不久,江作宇奉令从古田鸟仔垅带领一个班前往大东,在前洋村后山一个叫粪箕壑的小山厂与左丰美、余三江会合,组建了闽浙赣游击纵队第二大队。大队长余三江,政委江作宇,我当时任第二中队事务长。在此后三年的解放战争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江、余部队里战斗和生活。1948年底,我调到省委警卫队任指导员,继任省委机要员,余三江那时负责纵队教导队,我们还经常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忆"边纵"     
为了迎接新的胜利,1949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在大埔县漳溪村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由我任司令员,铁坚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魏金水任政委,朱曼平任副政委,林美南任政治部主任,王汉杰任参谋主任,统一领导各支队的武装斗争,配合南下大军作战.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知真向“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献交了一本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著名烈士黄道的遗著——《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知识》。这本书是黄道调离闽赣省委,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宣传部长兼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期间所著,1938年8月由解放社出版。在这本书中,黄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分析、估价了我党领导下的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条件、发动组织、战略战术及游击队的行军、宿营、侦察、  相似文献   

18.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头自然村山边。1938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与东南分局的指示,原属闽北管辖的江西省部分党组织划归中共江西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和中共闽东特委合并,成立中共福建省委。8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头村成立,省委书记曾镜冰、组织部长范式人、宣传部长王助、军事部长左丰美、民运部长汪林兴、职工部长俞雅鹿、青年部长王文波。省委下辖闽北、闽  相似文献   

19.
闽北地区与江西、浙江省毗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4月,闽北划归闽赣省领导,成为中央苏区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闽北党组织与中央失去联系,独立坚持斗争。1936年,与闽东、浙西南勾通联系,成立中共闽赣省委。从此,闽北红军游击队,在闽赣省委领导下,在福建的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顺昌、光泽、南平、松溪、政和、周宁、寿宁、屏南、将乐;江西省的上饶、铅山、广丰、金溪、资溪、贵溪;浙江省的庆元、龙泉、江山等二十余县的范围里开展殊死的游击斗争。“西安事变”后,中共闽赣省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成了闽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相似文献   

20.
战斗在闽北     
1949年初,为了迎接大军南下,省委书记曾镜冰带着闽浙赣游击纵队向江西挺进,沿途打了好几仗,震慑了敌人,鼓舞了群众,扩大了影响。根据当时的形势,省委召开了"五一"工作会议,许集美、林志群、蒋荣得、闽东邦兴、南、古、欧各县的书记参加了会议,人马一下增加了好几百。机关一时忙得不可开交,搭棚的搭棚,垒灶的垒灶,开操场的开操场,以安置各路游击健儿,整个山坳里歌声、操练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