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当前,全社会大力提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通过创建文明行业、开展“共铸诚信”等活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们铁路运输企业要以此为契机,注重塑造诚信形象,开展“诚信列车”、“诚信岗位”、争当“诚信职工”等诚信文化活动,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落实到铁路运输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之中。一、加强宣传,深化推进诚信铁路建设的认识诚信建设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到铁路进行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诚实守信构建了整个社会运行的信用环境,诚实守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诚信建设步伐是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铁路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自身的生存发展。中间站虽然是分布在城乡中的铁路小“窗口”,但其诚信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铁路企业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建设税收信用体系 弘扬诚实守信风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推动和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对于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努力,目前中国的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建设税收信用体系非常必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衡量公民道德建设情况的重要标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我们在新时期搞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确立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要求。其核心就是“以诚实守信为重”,建设诚信社会。价格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探索并加快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价格管理,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诚信的核心是信用。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市场的基本细胞是企业,企业的信用如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当前,要构建这一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就必须加强诚信建设,尤其是深化企业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并要求“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大力加强诚信铁路建设,对于进一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萍 《前沿》2004,(9):119-12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信义之邦 ,自古推崇言而有信 ,“言必信 ,行必果”。然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却出现了“诚信”危机 ,我们今天特别提出“诚信”建设问题 ,是适应入世之必须、整顿市场秩序之必然、公民道德建设之必要。基于此 ,要强力构建诚信社会 ,须遵循立法先行的原则 ;竭力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并发挥其示范激励作用 ;同时要与时俱进 ,以市场为主导 ,积极稳妥地解决“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提高职工文明道德水准必须加强诚实守信教育。文章认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要加强诚实守信的宣传和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9.
倡导诚实守信 ,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也是维护经济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通过建立健全诚信机制 ,形成诚信致富、诚信待人的良好风气 ,努力打造“诚信中国”。一、迎接挑战 ,加快发展 ,必须致力打造“诚信中国”作为现代文明重要的基础和标志 ,信用是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中国 ,打造以讲信用、诚实守信、坚持信用至上原则为核心的“诚信中国” ,是大势所趋 ,也是当务之急。其…  相似文献   

10.
马麟 《思想工作》2008,(7):34-34
一、新形势下,加强我区企业诚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铸造诚信人格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章记 《公安教育》2005,(10):38-40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同的法则、共同的渴望和永恒的追求。诚信要求人们互相践诺、守约、守信。孔夫子有句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朋友信之”;“民无信不立”。说的就是诚实守信的道理。今天,我们提出诚信这个话题,是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执政党要取信于民,执政党就必须讲诚信;一个企业要立足社会求发展,必须要讲诚信;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做人也必须讲诚信。一、时代的呼唤与学校的职责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是诚信的民族。从古至今无数有志之士信奉诚信,弘扬诚信,践行诚信。南宋名将文天祥奋力抗元,留下“人…  相似文献   

12.
白鹤祥 《当代广西》2006,(19):16-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诚信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为忧的社会氛围,才能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当前,企业、…  相似文献   

13.
程文浩 《小康》2006,(10):37-37
诚信社会不可能自发实现,必须借助政府的强力推动。政府在诚信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两重作用:一是建规立制,严格执行,二是以身作则,为民表率。前者是指政府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奖励诚信行为,惩罚失信行为。后者则是指政府本身首先要诚实守信,成为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于预防腐败的重要作用1.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形成诚实守信、崇尚廉洁的道德文化。构建以诚信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形成崇尚廉洁的精神文明具有根本性意义。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部分党员干部发生渎职失职等政治上的信用缺失以及在经济交往中大量收受物质贿赂等违法乱纪行为,其根源在于诚信道德的严重缺乏和廉洁意识的极其淡薄。弘扬信用文化、培育信用道德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积极探索诚信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互动的有效形式,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和尊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商业伦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诚实守信,它是商业道德的最重要的品德标准,是其他标准的基础。诚信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个诚信社会。诚信伦理是契约化经济运行的保证,是实现主体经济利益的核心伦理,也是克服市场经济自身弱点的有效法则。而诚信伦理在当前面临严重的冲击,必须从健全法制、构建健全的信用体系、加强诚信教化等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6.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是道德建设的根本,也是人类交往、商品经济活动必须要遵循的守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企业诚信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仝尧 《淮海论坛》2014,(2):40-42
2011年10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18.
何洪周 《人大研究》2006,(11):30-32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和社会极大发展的21世纪,我们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重塑中国信用体系,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一、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一)诚信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部分”,明礼诚信是公民道德乃至一切道德的基石。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把“承诺的兑现”(信用)看做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我国更…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范畴。在新时期 ,我们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教育工作 ,促进诚实守信、诚信敬业的良好道德风尚与社会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孟桂英 《理论月刊》2003,(8):113-115
诚实守信这一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诚实守信不仅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更是一种重要资源。要使诚实守信成为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就必须加强道德教育,并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在社会上创造出一种德行有用、德福一致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